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二、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次.气温高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2.
现将双孢菇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相似文献   

3.
1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2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0%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  相似文献   

4.
<正> 1 持续高温。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0.1%),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  相似文献   

5.
1.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  相似文献   

6.
在双孢菇的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死菇现象。根据近几年的推广经验,总结如下几点。1.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易造成死菇。防治:在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  相似文献   

7.
正一、采取遮阴降温措施搭设遮阴棚遮阴降温,是菌筒安全越夏管理的关键性措施。应提早搭设遮阴棚,不可抱侥幸心理。棚内温度过高或光线太强影响菌丝生长,易造成高温烧菌;菌筒内也易形成大量瘤状物,且棚内杂菌猖獗繁殖。因此,必须保证两层遮阴网,层间距在50厘米以上。棚膜要改成活动式的,利于下雨时遮雨、天晴时通风。遮阴棚覆盖范围向外延伸2米左右,防止外围菌筒遭阳光直射。  相似文献   

8.
<正>袋栽香菇往往产量不高,其关键原因之一是脱袋转色技术不过关。转色成功表现为绒毛状菌丝倒伏,呈现一薄层棕褐色有光泽的菌膜。而转色失败表现为以下几种:1.转色太浅或不均。菌丝呈灰白色或灰黑色,原因是脱袋后连续数天遇到28℃以上高温,或气温一直处在12℃以下的低温,致使菌丝体生长不良。挽救措施为:气温过高时应在早晚通风换气;气温过低,可在白天将菇棚上遮荫物拉开,利用阳光提高菇房温度,或采取增温措施,使室温保持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9.
赵安 《当代农业》2009,(23):37-37
双孢菇死菇原因主要包括: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危害、滥用农药等。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赵安 《农家致富》2009,(23):37-37
双孢菇死菇原因主要包括: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危害、滥用农药等。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兰亚图 《福建农业》2007,(11):25-25
一、菌丝徒长菌丝覆土调水后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覆土层,浓密成团,甚至形成不透水菌被,易造成迟出菇、不出菇的现象。成因有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种种性不佳等。防治办法:①选用良种,适时播种。②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湿度,抑制菌丝生长。③发现菌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在子实体分化、现蕾时,常发生烂菇现象.其原因主要有:长菇期间连续降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菇房湿度过大,杂菌易侵入,造成烂菇;有的属病毒性病害,使菌丝退化,子实体腐烂;有时因管理不善,秋季喷水过多,相对湿度高达95%以上,加上菇床薄膜封盖通风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使菇蕾无法正常发育而霉烂.      ……  相似文献   

13.
<正>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4.
一、怕通气不良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如果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薄膜覆盖时间过长,就会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即使是揭开了薄膜,小菇仍会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而难以正常长大,最终萎缩死亡。因此,在草菇菌种播下后4天内,一定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每天通风约半小时。随着菌丝的增大,还要适当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15.
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要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6.
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要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7.
1地蕾菇培养料入菇房时湿度过大、对菇房通风太久、覆盖细土过迟、温度较低等易产生地蕾菇。应适量喷水、通风,使菌丝吊在粘土之上、细土之下。2畸形菇通风不顺畅、育菇室CO:含量超过0.3%等,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易畸形。因此,管理上重点注意菇房的通气、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栽培过程中死菇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松茸 (Agaricusblazei murrill) ,又名巴西蘑菇 ,近 2年来人工栽培姬松茸发展较快 ,姬松茸栽培中出现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针对其原因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可以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1 温度过高菇棚连续几天 30℃以上高温 ,再加上通风不  相似文献   

19.
一、死菇 主要原因有:①出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足.②高温高湿,二氧化碳积累过量,幼菇缺氧窒死.③机械损伤.④培养基过干,覆土含水量过小.⑤幼菇期或低温季节喷水量过多,导致菇体水肿黄化,溃烂死亡.⑥用药不当,产生药害.⑦秋菇遇寒流侵袭,或春菇棚温上升过快,而料温上升缓慢,造成温差过大,导致死菇.⑧秋末温度过高,春菇气温回升过快,此时温度适合菌丝体生长,使小菇因养分供应不足而成片死亡.⑨严冬棚温长时间在冰点以下,造成冻害而成片死亡.⑩病原微生物侵染和虫害.  相似文献   

20.
<正>1.菌丝疯长平菇菌丝生长过程中,由于空气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极易发生"菌丝疯长"而不出菇的现象。防治措施:在生产前期的管理中,加大通风量,降低空气湿度,也可加强冷热刺激,以促进子实体形成。2.锈斑病草栽平菇常见菌盖、菌柄上产生锈褐色斑点,俗称"锈斑病"。其发病主要原因是菇房或菇棚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引起。防治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