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兔瘟 1.病原 本病是家兔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可达95%以上.1月龄以内仔兔极少感染.  相似文献   

2.
向多云  周平 《湖南农业》2007,(12):16-16
四、兔瘟 1.病原本病是家兔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可达95%以上。1月龄以内仔兔极少感染。  相似文献   

3.
一、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传染病,以全身主要器官出血为特征,俗称"兔瘟",被称为兔场的"头号杀手"。本病全球各个国家均有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95%。青年兔、成年兔和哺乳母兔病死率高,一旦感染此病,几乎是毁灭性的群体死亡。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感染,目前还未见在其他动物间传染发病的报道。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5.
家兔脱毛癣又称家兔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真菌寄生于兔体表并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皮肤病,对毛兔、獭免危害严重,主要感染仔兔、幼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也可感染本病,但症状较轻.本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营养不良、兔舍卫生差、采光和通风不良及高湿环境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6.
张翔兵 《新农业》2015,(3):40-41
<正>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仔幼兔水样、胶冻样腹泻为主要特征。1流行病学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长途运输、饲养不当、日粮  相似文献   

7.
一、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戴永利 《新农村》2007,(2):23-23
1.流行特点兔瘟毛用兔的易感性高于皮用兔和肉用兔;青壮年兔、成年兔的易感性高于幼年兔;哺乳兔和2月龄以下的仔兔一般不感染,月龄越小发病越少。感染途径是易感兔与病兔或带毒兔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兔毛、空气及饲养人员等媒介经消  相似文献   

9.
<正> 1985年5月,雁北地区暴发了一种对家兔危害极为严重的兔瘟(即兔病毒性出血病)。其特点是发病迅速,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一种毁灭性传染病。一、流行情况 1.发病率和死亡率兔瘟主要为害3月龄以上的青、成年兔和老兔,2月龄以下的仔兔很少发病,刚断奶的仔兔和乳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该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兔的烈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家兔传染病。传播迅速,表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减少,伴随神经症状,很快死亡。此病曾造成我国多省市巨大损失,近几年虽未大面积暴发,但是零星散发和小范围严重发病的情况依然不断。本病主要对3月龄以上家兔造成威胁,发病率达到95-100%,死亡率80%左右,随着疾病的发展,成年兔的易感性降低,幼兔的易感性逐步提高。无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相似文献   

12.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其特征为头肿大(大头瘟)、流眼泪、腿发软、拉绿屎。 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 所有鸭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间存在毒力上的差异。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经过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物品的间接接触而感染。鸭、鹅和天鹅对本病易感。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30日龄内雏鸭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13)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发病和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1流行病学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粪尿、皮肤、呼吸和生殖道排出体外,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感染。尤其是2月龄以上的青  相似文献   

14.
正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体内寄生虫病,该病是目前家兔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仔幼兔腹泻、消瘦,严重者出现死亡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兔球虫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兔是兔球虫病的唯一自然宿主。病兔、康复兔和成年隐性带虫兔是主要传染源。家兔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饮水、饲料、青草、笼底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球虫卵囊而感染。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各品  相似文献   

15.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感染率高,死亡率也很高.患球虫病的家兔抵抗力降低,极易继发其他疾病,耐过的家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 1.病原.兔球虫共10多种,主要有兔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等.寄生于肠管上皮细胞,引起肠球虫病,寄生于肝脏,引起肝球虫病,常见混合感染.每年6~8月为球虫病的高发月份.各种品种和不同年龄的兔都易感染,主要危害1~3月龄幼兔.成年兔一般不发病,但却是球虫病原体的携带者和散播者.  相似文献   

16.
一、羊病毒性关节炎1、病原:羊关节炎病毒属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梅迪-维斯纳病毒相似,血清学试验有交叉反应,因此,可用梅迪-维斯纳病毒抗原来诊断羊病毒性关节炎。2、发病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只在羊之间相互传染发病,无年龄、性别、品系间的差异,但以成年羊感染居多。患病羊,包括潜伏期隐性患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  相似文献   

17.
用兔出血症病毒(RHDV)分别感染5,15和25日龄家兔,接种后72h扑杀,对其肝,脾,肺,肾,胸腺,骨髓等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幼兔感染RHDV与成年兔病毒性出血症不同,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增生和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RHDV对一月龄以内幼兔抗亦具有感染性,并对其肝,肾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病理损伤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8.
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病期较短。该病四季均易发生,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各类品种的家兔均易发生,但以长毛兔对此病最为敏感。兔瘟主要发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达95%以上,幼兔发病率较低。此病对养兔业可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1概述随着博州地区养兔业的发展,在门诊接诊中兔病的发生在增多,其中家兔的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本病病原是兔艾美尔球虫。2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笔者门诊接诊统计,在博州地区以夏、秋季多发。各品种的家兔均易感,断奶后至3月龄的兔最易感,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20.
幸奠权 《饲料博览》2014,(10):57-58
<正>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病期较短。一年四季均易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病较多。各品种的家兔均易发生,但是长毛兔发病最为敏感。主要发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95%,幼兔发病率较低,对养兔业可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