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2.
奶牛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的血液原虫病,对奶牛危害大,死亡率高。该病病原体为焦虫的原虫,其中有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它们分别在牛的体内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繁殖;而在蜱的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并由蜱传播。由于蜱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焦虫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季节性,多发季节为春、夏、秋季。  相似文献   

3.
羊焦虫病是由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我国羊泰勒虫病的传播者为蜱,它主要寄生于绵羊、山羊体表。本病一般是从4月上旬开始,6月下旬终止,5月达到高潮,9月份有个别羊只发病。以1—6个月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羊次之。近几年来从外地新输入的羊群对本病的敏感性大,发病和死亡更严重,给本地养羊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牛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或牛巴贝斯焦虫寄生在血液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它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疾病,往往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特征是高热、贫血和血尿,故又称为血尿病。一、发病情况本病主要发生于华南、华中及西南等地区,近些年来由于牛的流动增加,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发现。该病是由焦虫在蜱内繁殖,当蜱吸食了病牛或带虫牛的血液后,在吸食健康牛血液时,将虫体传染给健康牛而使其感染发病。1岁~3岁的牛最易感染,8月龄以内的犊牛能耐过,1岁~2岁的牛发病较重,2岁~3岁的牛发病更重,死亡率也高。发病区当地牛发病率较低,死亡率约…  相似文献   

5.
正羊梨形虫病又称为焦虫病,是由泰勒科和巴贝斯科的各种梨形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其中羊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是使绵羊和山羊致病的主要病原体,疾病由硬蜱(草爬子北方称呼)吸血时传播。本病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多有发生,常造成羊大批死亡,危害严重。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40~42℃,呈稽留热。呼吸脉搏加快,肺泡音粗厉。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可视黏膜初期充血,以后出现贫血,并伴有黄染,有时有小出血  相似文献   

6.
奶山羊焦虫病是泰勒焦虫引起羊只突然发热、不食、便秘、尿黄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可能与传播者-血蜱的生活条件有关,多发生于5~8月份,此时的气温有利于蜱的活动和病原体的传播。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羊只均可发病,但购进的纯种比当地的羊发病率高,"本地羊有带虫免疫"。  相似文献   

7.
焦虫病是巴贝斯虫病的俗称,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类疾病。该虫可寄生在马属动物、牛、羊、猪、犬等多种动物,引起发病。德宏州是该病的常发区,每年都有零星病例发生,主要危害牛、羊,其次是马属动物,猪则偶尔发病。病猪以高热稽留、  相似文献   

8.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对牛危害严重、流行较广的血液原虫病。我国自杨平在贵州首次发现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南、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相继报道了该病。通过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资料查询,与焦虫病内容相关的国内文献53篇,均为对焦虫病治疗的相关报道,未见因北牛南养地区差异性导致焦虫病爆发的研究报道。因而笔者提出北牛南养要重点防治牛焦虫病,并开展了病原学鉴定,确诊病种为环形泰勒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探索出治疗焦虫病药物和驱除牛蜱药物及其有效安全剂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牛焦虫病的发生流行。为异地(从北到南)引种(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11年7月18日,芒市轩岗乡拉哏奶水牛养殖场有5头后备奶水牛的母牛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发热,食欲减退,可视粘膜发绀、黄染等临床症状。通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牛焦虫病,经用药物连续治疗6d后,除1头病情较重的死亡外,其余的各种症状消失,患牛逐步康复。奶水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焦虫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德宏州是焦虫病的常发区,早在解放前就有该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奶牛焦虫病也称作牛巴贝斯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牛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是牛蜱.lI缶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各种牛均易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牢很高.  相似文献   

11.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或称焦虫体,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于奶牛血液的红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等省区,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危害。由于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者为残缘璃眼蜱,虫体可继代传播病原,且虫体有较强的耐药性,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介绍诊疗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牛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寄生在牛红血球内而引起的一种呈急性经过的季节性原虫病,由于临床上患牛具有明显的红色尿液特征,因此该病又称血尿或红尿症。牛双芽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为突尾方头蜱和有距方头蝉,根据方头蜱的活动特点,本病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始发于5月,8~9月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冬季则很少发生。本病对养牛业的危害甚大,如牛发病后不及时采取特效的治疗措施即会导致大批牛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13.
牛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或牛巴贝斯焦虫寄生在血液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它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疾病,往往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特征是高热、贫血和血尿。故又称为血尿病。  相似文献   

14.
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梨形虫及其媒介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南疆散养户的牛场常发生梨形虫病,此病是蜱虫传播的一种地方性血液原虫病,死亡率较高。查清部分散养户牛场的梨形虫感染及其媒介蜱的流行情况,更好地预防、控制梨形虫病,减少此病对基层散养奶牛户造成的损失。【方法】现场采集病料(蜱虫和采血),带回校实验室,借助显微镜和有关梨形虫病的资料,对所采集的传播蜱及病原进行虫种鉴定和分析。【结果】综合判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和牛巴贝斯虫病,其主要传播蜱是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样检查结果为在所采样的50头牛当中,血液原虫的感染率为84%,其中牛的环形泰勒虫感染率为71.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40.5%,牛的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29%。【结论】基本查清了梨形虫病在部分散养户牛场发生、流行情况和当地媒介蜱虫的优势分布种类,发现在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存在几种梨形虫的交叉感染情况。研究为制定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牛泰勒虫病俗称焦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引起的通过蜱类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养牛业危害极大。此病在莎车县阿不来提汗牧场发生后使养牛业遭受巨大损失。此牧场170头牛,平均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6.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吸血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过去称为焦虫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等.近几年由于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和运输交易的频繁,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们从2001年至2003年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防治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泰勒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危害当年羔羊,多见于2~6月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来,随着辽宁省养羊产业的迅速发展,绵羊饲养量也在迅速增加,绵羊泰勒焦虫病的病例也逐渐增多,该病已成为危害养羊产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泰勒科的原虫引起的一种梨形虫病,主要侵袭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红细胞,进行裂体生殖。国内报道主要有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这3种羊泰勒虫。主要防治方法是切断泰勒虫、媒介蜱和宿主这3个必要条件其中之一。阻断传播媒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的一步。该病诊断与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液涂片镜  相似文献   

19.
正羊链球菌病即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及浆液性肺炎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病绵羊最为易感,山羊次之。绵羊焦虫病即绵羊梨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绵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引起,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20.
养牛灭蜱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些地区的牛场每年都有一些牛因患焦虫病、梨形虫病、牛泰勒虫病等而死亡,究其原因,都是蜱虫惹的祸.蜱又名壁虱、大肚虱、草爬子,是能传播包括牛在内的养殖动物100多种疾病的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