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1~ 3]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预后。为此 ,对我院近 5 a来收治的 6 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住院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均按典型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 6 1例 ,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4] ,男 36例 ,女 2 5例 ,年龄 33~ 6 8岁 ,平均 48.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5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9例。1.2 血钠测定血钠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正常值为 135~ 145mmol/ L。按低钠血症的程度分为 :轻度降低 (131…  相似文献   

2.
1鸡群常见病 1.1肉鸡腹水综合症 肉鸡腹水综合症主要危害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多发于4~5周龄.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及早春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剖检腹腔内有大量腹水,全身肌肉、器官发生水肿。  相似文献   

3.
唐妮 《新农业》2012,(6):45
肉鸡腹水综合征由多种致病因素引发,以腹腔内潴留大量积液和右心室肥大为主要特征,肉仔鸡易患此病,尤其是对生长快速的肉仔鸡危害更大。肉鸡腹水综合征流行范围广,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4.7%,我国为5%~10%,且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更应重视肉仔鸡腹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加用益生素制剂,判断其在腹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2004年间住院及门诊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均予综合保肝治疗,包括保肝、常规利尿、限钠、补蛋白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生素制剂(乳酸茵素片、整肠生、金双歧),以腹水消失时间为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平均腹水消失时间为21.2d,对照组为24.2d(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治疗过程中加用益生素制剂辅助治疗,可明显缩短腹水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5.
李霞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0):144-145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症,是以肉鸡腹中积蓄大量浆液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多发于4~10周龄,死亡高峰见于5~7周龄,肉鸡腹水症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该病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气候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但夏季高温时期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6.
选取210只1日龄三黄鸡,设计了高、中、低3种能量水平的日粮配方,能量值分别为12.81 MJ/kg、13.10 MJ/kg和13.38 MJ/kg,在常温下进行饲喂,试验期为42 d。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对三黄鸡腹水综合征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组从外观未见明显腹水症状;经扑杀观察,不同能量水平组均有腹水发生,但高能量水平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低能量水平组;所有腹水征病鸡的腹水量在2-114 mL之间,多呈桔黄色,较透明,无特殊臭味和腐败味。取腹水、肝脏、心脏等病料做显微镜检未见细菌,细菌培养呈阴性。有腹水症状的鸡只PCV、Hb、RBC、血清LDH、GPT等指标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7.
L—精氨酸对肉鸡肺动脉压和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AA肉鸡 180羽随机等分为对照组 (C)和试验组 (A、B)。参试鸡 14日龄前常规饲养。 14日龄后C组鸡继续常规饲养 ;A、B组鸡舍温度按每日 1~ 2℃由 2 5℃逐步降至 12℃ ,同时日粮中添加 1 5mg kg-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以诱发腹水综合征 ;B组自 14日龄起至试验结束在日粮中再添加 1% (质量分数 )L 精氨酸。分别于 3,4,5 ,6,7周龄测定各组肉鸡肺动脉平均压 (mPAP)、红细胞压积、右心全心比及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记录腹水发病率。结果发现 :低温添加T3 处理后 ,A组肉鸡腹水发病率增加 ,mPAP在 5周龄时升高 ,右心全心比在 6周龄时升高 ;B组肉鸡腹水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 ,血浆NO水平高于A组 (P <0 0 1) ,mPAP在 6周龄时升高 ,右心全心比在 7周龄时升高 ,此变化比A组晚一周出现。上述结果提示 ,日粮添加精氨酸后血浆NO水平升高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腹水综合征发病  相似文献   

8.
陈芬  张超 《长江大学学报》2005,2(6):120-121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并发腹水、胸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血防三所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22例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并发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并发胸水发生率约4.8%,胸腹水性质基本一致,胸水随腹水增加而产生,随腹水消退而消退. 结论: 只要没有肺部压迫症状,肝性胸水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与肝性腹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蒜素防治肉鸡腹水症的效果,建立了低温诱导肉鸡腹水症模型,研究大蒜素对低温环境腹水症肉鸡腹水心脏指数及脏器干湿比的影响。选取450只14日龄肉鸡,随机均分为5组,即常温组[(21±1)℃]、低温组[(10±1)℃]及3个低温大蒜素组[(10±1)℃,分别添加0.02%、0.03%、0.04%的大蒜素)],测定各组肉鸡3~6周龄肝脏、心脏、肺脏的干湿比和腹水心脏指数。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导致肉鸡肝脏、肺脏、心脏干湿比显著降低,腹水心脏指数增加;大蒜素可以显著增加低温环境肉鸡上述脏器的干湿比,显著降低腹水心脏指数,且以0.02%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腹水中细菌的杀菌作用。方法抽取4例肝硬化患者的无菌腹水,加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通入浓度为80 mg/L医用臭氧作用不同时间,采用悬液定量法、活菌计数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医用臭氧对不同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杀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结论 80 mg/L医用臭氧的杀菌效果随腹水中总蛋白含量降低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将760只8日龄艾维蔑雏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试验组从11日龄到38日龄按饲料重量的0.5%抖料添加中草药制剂运饮灵II号(本课题组研制)进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试验,对照组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6.05%和1.32%,试验组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1和0,结果表明,运饮灵II号对肉鸡腹水综合征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P<0.01,t=6.69)。  相似文献   

12.
肉鸡腹水症是令国内外肉鸡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与减蛋综合症,痛风并列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最常发生于生长期的肉仔鸡,尤其是某些较大型的肉鸡品系,多在3-5日龄发生,死亡高峰期见于3-4周龄,一般情况下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本病以冬季多发,死亡率也明显提高。所以,防治腹水症是促进肉鸡养殖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宣州区金坝乡某养鸡场饲养的近5 000羽肉鸡,从22~33日龄,陆续发病,发病率达60%以上,死亡率达40%,病程约2~4天.发病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拌料,恩诺沙星饮水均无明显效果,经临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肉鸡腹水症与大肠杆菌合并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艾维茵肉仔鸡群发生腹水综合症合并组织滴虫感染病例进行临床调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病鸡肝、心、肺、肾以及免疫系统等器官均有实质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肝脏组织内淋巴循环障碍、淋巴运输的代偿功能不全、组织滴虫所致肝脏损伤是腹水形成的病理学基础;支气管、气囊病变对腹水的形成起到了促发作用;腹水为肝淋巴渗出。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措施王森,韩俊超,扬曾国,王立伟,张法才,方本立(周口农业学校,周口466001)(周口市种鸡场)肉鸡腹水症(ARVF)以腹腔大量积液为特征,并常伴发有右心室扩张、肥大,肺水肿、肝变性等病症,故又名肉鸡腹水综合症。ARVF于30年...  相似文献   

16.
许毅  雷晓薇 《饲料博览》2002,(12):27-29
肉鸡腹水综合症(AscilesSyndrome,AS)简称腹水症,又名“心衰竭综合症”、“高海拔病”,此病首次报道于1958年。腹水聚集是该症区别于其它相关症状(如“猝死症”)的重要临床症状。本病多发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70%左右为雄性,最早在3日龄发病,死亡高峰期多在5~7周龄,严重者死亡率可达60%。腹水症、猝死症、腿病被并称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世界性新病。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不断发展,肉鸡腹水症的发生率呈急剧上升态势,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引起腹水症的原因加以综述。1环境因素1.1海拔海拔和腹…  相似文献   

17.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养殖业的一种新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腹腔内积有大量的液体,且在腹水出现之前就已发生心、肺、肝、肾等内脏的明显病理性损伤,因此又称肉鸡腹水综合症[1]。目前肉鸡腹水综合症已成为严重威胁肉鸡生产的重大疾病之一,是造成鸡群成活率下降,死淘率升高,经济效益减少的关键因素。临夏高海拔地区近几年肉鸡腹水症普遍发生,对肉鸡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比较大。笔者通过分析肉鸡腹水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临夏高海拔地区肉鸡腹水症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水症是引起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肉仔鸡养殖业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以前该病多发于高海拔地区,但近年来,由于现代化集约化饲养,饲养密度过高,鸡舍内通风不良,舍内氨气、尘埃含量太高,饲料能量水平不断上升等原因,低海拔地区的肉仔鸡腹水症发生率正在明显提高,死亡率也在提高,使饲养业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肉仔鸡腹水症多发于1~2月份,冬季较夏季多发,通常在3~5周龄发病率最高,公鸡更易发病(约占70%)。为了防止减少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生,人们曾在不降低上市体重的情况下,控制肉仔鸡早期的生长速度,以减轻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我国禽类腹水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肉鸡业新发现的三大疾病之一〔1〕.194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首次报道了火鸡腹水症〔2〕,1958年北美最先报道了肉鸡腹水症〔1〕.我国台湾省在1982年亦有发现.1986年我国大陆报道了第一例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由于腹水综合症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20.
肉鸡腹水症     
腹水症是一种主要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仔鸡,以浆液性液体过量积聚在体腔中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该病在肉鸡饲养业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由于死亡或降低屠宰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几年里,腹水症已波及到世界各地,美洲18个国家的统计表明4.7%的肉鸡患有腹水症。在加拿大由于腹水症引起的损失占肉鸡产品的总损失已由1986年的3.5%上升到1994年的19%(Maxwell,1996)。1992年日本全国肉禽检查统计,肉鸡因检出腹水症禁止屠宰的为16.6%,全部废弃的占12.6%(尚志军,1999)。自1987年以来,我国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且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