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茶类结构现状及发展规划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南朝时期,就开始种茶、饮茶,是福建省十五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7年霞浦县茶叶产量5000吨,产值I.8亿元;出口日本、欧盟的茉莉花茶500吨,营销额超6亿元。目前茶园面积8.6万亩,无性良种占面积的91.5%,主要生产绿茶,品种为福鼎大毫3.5万亩、福鼎大白2.8万亩、福云系列0.85万亩,产品为烘青、炒青、毛峰、银针、素坯等。霞浦是绿茶区,茶类结构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县新发展茶园面积较大,茶树品种多以制银猴茶的“福云池边3号”为主,同时还向外地引进特早生乌牛早品种,由于该品种前几年较紧缺,调入数量不能满足茶农的需求。外地调入茶苗经长途运输,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成活率较本地茶苗低;而且乌牛早苗价较高,补苗就成了一大难题。我县一茶农从1992年开始进行了少量的扦插繁殖,成活率都不理想,只有20%~30%。由于成活率低,普遍反映乌牛早品种难扦插,甚至有不宜扦插的说法。为了满足需要,克服外地菜苗内调的缺点,提高种植质量,探索提高该品种扦插成活率的新路子,1993年秋天我…  相似文献   

3.
前言 福云品种是福建省茶科所五十年代中期,以云南大叶种为父本,福鼎大白种为母本,经有性自然杂交后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100多个市(县)推广应用,栽培面积达45万亩,年产值约4.8亿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优良种优势,推广福云品种制造的大叶种绿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福建省茶科所与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共同合作,利用双方在资金、技术、销售、信誉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从今年秋季开始,以福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用新的制茶工艺,组织、加工了四千多担外形条索紧结圆直,内质香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爽的大叶种绿茶,投放市场后,消费者普遍反应良好,为了有利于广大茶叶消费者进一步认识了解福云品种及其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大叶种绿茶,本文特作如下系列介绍。  相似文献   

4.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平溪乡位于寿宁县西南部与政和县的扬源、镇前接埌,乡所在地海拔550米,多为高山丘陵红黄壤山地,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现全乡种植茶树近万亩,茶叶产量近万担,茶叶产值达800多万元,茶树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比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翻了一番多。茶叶生产已是平溪乡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存在问题1 品种单一 平溪乡的茶叶生产也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有种植茶树品种,以福云6号、福云7号为主以及少量的福云595,福安大白茶,和改植换种的乌龙茶品种梅占、铁观音等品种。2 产品单一 由于品…  相似文献   

6.
政和县东平镇地处中亚热带,土质肥沃,丘陵地带多为酸性红壤,适于茶叶生长。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就有茶树栽培,是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的生产地之一。现在,全镇茶园总面积已达1266hm^2,品种以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为主;茶叶加工厂68家,农户加工点1500多个,年产白茶1000t、珠茶2000t、银针、晾针、干针500t。其中,白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7.
高档烘青茶坯指的是品质高于《茉莉花茶综合标准》规定的特级以上的烘青茶坯。高档茶坯的原料基础是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695、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等优良品种的幼嫩芽叶制成的高级大白茶。它与由地方菜茶品种制成的烘青毛茶(级内茶坯的原料)相比,具有条索紧结肥壮,  相似文献   

8.
茶叶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选好良种与合理配置是整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七十年代,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已提出建设茶园要实行早、中、迟芽品种配搭种植的意见。但是,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闽东茶区受“明前茶”效益的驱动,推广单一的特早芽种“福云6号”,全市种植2.3万hm^2,占总面积的50%以上,其中周宁、寿宁等县种植“福云6号”,却占总面积的90%以上。当时只看到福云6号“早”的优势,忽略了芽梢易形成对夹叶的特性与品质欠佳的问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些茶区的茶品在市场失去竞争能力。有的茶区为了追求“早”的优势,还将高香的中芽种“梅占”、“毛蟹”等品种挖掉。单一的无性系品种造成春茶产量高峰相当突出,产生了采制劳力紧张,鲜叶在树上粗老,未能按时加工产品,影响原料质量。为此,笔者借此机会将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多年实践,重新对茶树品种合理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武平绿茶是福建省的绿茶类精品,主要分为梁野翠芽(扁形)、梁野炒绿(条形)、梁野雪螺(螺形)三大炒青绿茶系列。主栽品种长期以福云6号、福云7号为主,福云6号所制武平绿茶香清味淡不耐泡;福云7号所制干茶、汤色及叶底偏黄,花色品种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提高武平绿茶的名优茶比例和市场竞争力,2008年以来,相继引种了“茗科1号”、“丹桂”、“龙井43”、“乌牛早”、“黄观音”、“福鼎大毫”、“梅占”、“春兰”等茶树名优品种,分别种植在武东乡东兴村仙岩茶业公司茶场、桃溪镇新礤村义亨茶园、象洞乡京晨茶业公司茶场等地进行种性观察,翌年开始武平绿茶适制性加工试验,目前已获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披满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清甜、有毫香。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低温烘干。因采用鲜叶原料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生产白茶对品种和加工工艺都要求十分严格,造合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  相似文献   

11.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点,本文选用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18个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米质理化9项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结果表明,在辽粳系列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7、7%,达到2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2.2%,达到国家3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11.1%,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38.8%,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粳系列品种米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福安市现有茶园面积1·8万h茶叶产量12827t,平均单产83kg,面积、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和1.9%,位居全国前列,单产是全国的1.6倍,产值2.5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11.4亿元的16.7%,年创税2000多万元。全市22个乡镇、447个行政村,几乎村村产茶。茶业为振兴山区经济、促进茶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1茶树品种结构相对单一福云6号种植比重太大,随着近些年全国各地大面积普及种植福云六号,特别是南方一些省凭借有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茶树良种,冲击…  相似文献   

13.
福云新品种是于1957~1972年间,以我国国优品种——云南大叶种为父本,与以“银针”名牌品种——福鼎大白茶为母本,通过自然杂交,单株选择与无性繁殖法,培育出的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无性系新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8号、福云10号、福云20号和福云23号等。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社口镇共有2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有茶园2.6万亩,主要分布在114个村落。在海拔350~1000m高山地带,生态茶园1.6万亩;在海拔350m以下丘陵地带,有连片茶园1万亩。茶树品种以福云6号、福云7号为主,其他还有菜茶、福安大白茶、丹桂、春兰、  相似文献   

15.
连江凯捷公司的前身是连江县八一茶场,始建于1960年的国营茶场.茶园面积133.3hm2,茶树品种有:福鼎大毫、梅占、白芽奇兰、福云六号等.茶叶单产(667m2)从1985年91.5kg,降到1993年的62.5kg,1994年仅37.5kg,到次年后茶同处于荒芜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龙井43为对照,研究了茶丽纹象甲雌、雄成虫对不同品种茶苗的选择性和取食量差异,并比较了茶丽纹象甲取食诱导龙井43、黄旦、福云6号和丹桂4个品种茶苗所释放的4种重要萜烯类化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有食源选择的情况下,茶丽纹象甲雌成虫在福云6号茶苗上的着落率和取食量都显著高于龙井43,而雌、雄两性对龙井43茶苗的取食量均显著高于黄旦;但是,在无食源选择的情况下,同一性别茶丽纹象甲对4个品种茶苗的取食量之间不具显著差异.与同一品种的健康茶苗相比,茶丽纹象甲取食均可显著诱导不同品种4种萜烯类物质的释放.茶丽纹象甲对不同品种茶苗为害相同时间,各品种萜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有所差异,为害12 h,丹桂中芳樟醇的释放量和福云6号中DMNT、法呢烯的释放量显著高于龙井43;为害24 h,黄旦和丹桂中罗勒烯的释放量、福云6号中芳樟醇的释放量,以及黄旦、丹桂和福云6号中DMNT和法呢烯的释放量均显著高于龙井43.  相似文献   

17.
对相同培养条件的福鼎大毫、福云6号两品种的叶根外植体材料进行了茶愈伤组织绣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福鼎大毫嫩茎愈伤组织绣导率较高,其组织生长情况也较好,而两个品种都表明嫩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18.
茶树种植的方式,密度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我所从1976年开始对福云7号、福鼎大白茶、福安菜茶等三个品种进行种植方式与密度的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设四个因素、三个水平。条列数有一条、二条、三条的;丛距有0.5尺、1.0尺、1.5尺(福安菜茶);1.0、1.5尺、2.0尺(福云7号、福鼎大白茶);每丛种茶株数有一  相似文献   

19.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标准的20个茶树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分析,筛选出了3种PPO活性较高的茶鲜叶原料,然后以其匀浆液以及在匀浆液中添加速溶绿茶的方法,以催化速溶绿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为标准筛选了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结果表明,各茶树品种茶鲜叶PPO活性以夏季一芽二叶较高,酶活性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政和大白茶、福云6号及桃源大叶;不同品种茶鲜叶的PPO同工酶在谱带数目、迁移率和谱带染色深浅3个方面有差异,20个品种有2条相同的同工酶带,其Rf值分别为0.27和0.53,政和大白茶、桃源大叶、福云6号均有5条明显的同工酶带,且以政和大白茶的谱带染色最深;单位质量的政和大白茶鲜叶匀浆液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高于桃源大叶与福云六号;参加酶促反应合成茶黄素的儿茶素主要为EC、EGCG和ECG;添加速溶绿茶作为底物合成茶黄素的量远高于茶鲜叶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其中政和大白茶反应体系中茶黄素的质量浓度达212.01mg/L,为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质量浓度(39.05mg/L)的5.43倍。  相似文献   

20.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