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0。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小麦皖麦18皖麦18是安徽农业大学以百农3217为母本,安农8108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于199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和1995年两年在江苏省兴化市多点试种,产量5730~7725kg/hm2,比扬麦……  相似文献   

3.
皖麦3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栽培一粒”小麦与7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复合杂交、辐射诱变等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的安徽省第一个丰产多抗高蛋白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对安徽省江淮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平 《中国种业》2000,(4):34-35
为适应优质粳米市场的需求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 70 0 1S与 2 2 77配组而成优质两系粳杂新组合皖稻 48(即 70优双九 )。经试验示范和米质鉴定 ,表现优质、高产、多抗。1995年安徽省第 3次优质米评选它居粳稻组第 1名 ,被评为优质米。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5.
卓越 《中国种业》2013,(2):53-54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7.
郑稻1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粳稻新品种,在河南省粳稻区试和生试中表现突出,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 2006001)  相似文献   

8.
6两优9368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002号),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桂审定201108号),2010-2011年在安徽省试验示范,2012年在安徽省通过引种认定(皖农种(2012)343号)。6两优9368从201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种植,是一个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较广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范凌  马晓春 《中国种业》2023,(6):138-140,142
N 两优8424 是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N484S 和恢复系R8424 测交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并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221004。主要介绍N两优8424的选育过程及其作为再生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龙粳28(原代号为龙育04-146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常规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于早熟、优质、丰产、多抗、适应性强的大粒型水稻新品种。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9011"。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皖麦38的选育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38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兼顾,于1997和1999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审定,并在“九五”期间两次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在该品种的选育上,主要采用了早代测产,筛选组合;在高产组合中对品质性状进行选择的策略,从而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协调统一,在皖麦38的推广应用中,各地十分注意良种良法配套和实行产业化运作等。  相似文献   

12.
新稻20号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皖麦30皖麦30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以百农82-5034为母本,穗2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3~1995年在安徽省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6230kg/hm2,比对照增产7.3……  相似文献   

14.
临稻15号系临沂市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临稻10号为母本、临稻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25号.  相似文献   

15.
优质多抗新品种余水糯余水糯是湖南省水稻所育种室用水源290和余赤231-8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多抗高产中、晚稻两用型糯稻新品种。1992年列为湖南优质米重点开发品种,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株高96.6厘米,株型松散...  相似文献   

16.
皖薯8号(阜薯88-73)系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1988年用地方品种李村黄与阜薯010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栽培的食用型品种.于200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薯8号已被列为安徽省政府下达的"四个一千万亩"农产品优质化工程项目,并作为重点推广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洛单8号系洛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008年3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豫玉审2008003.  相似文献   

18.
夏维陆 《中国种业》2007,(10):60-61
皖稻1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温敏核不育系2301S(2000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与该所选育的广亲和恢复系H7058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于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品审03010377)。该组合近几年来在大面积示范推广过程中表现突出,产量达到10.28~11.27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8%~15.4%,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和抗病于一  相似文献   

19.
优质杂交油菜皖油18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油18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己发现的新型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为母本,以890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迅速将这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从中获得相应的直接经济效益,2002年秋,我们和合肥丰乐种业合作,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00多万元人民币,扣除返还和双方所有成本,共获纯利300余万元,其中我所获130万元。该品种第一年推向市场,就能销售近25万千克,开创了安徽省油菜新品种推广速度的先河。皖油18这一新成果之所以能迅速得以转化,在于科研院所和上市种业公司实行强…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汶农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凯  刘楠  张现社 《中国种业》2011,(10):47-47
小麦新品种汶农14号是用84139作母本、9215×876161作父本杂交,历经5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8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