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组(研究组39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可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PSQI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4%),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能较好改善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及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及前列地尔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浆凝血酶时间(TT)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评分(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及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指标,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200 mg/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注射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d,连续用药14d;比较两组的疗效、美国NIH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以及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和血浆PA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可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恢复期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75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5例,给予其常规内科治疗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5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ADL、NIHS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提高中风恢复期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临床需谨慎用药,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影像特征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LDH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MRI影像特征改变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膨出程度、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硬膜外压痕纵轴及血清P物质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SF-36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可显著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P物质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有关。MRI影像特征改变可有效评定LDH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应用法舒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川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结果:入院后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4%)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法舒地尔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提高总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剂量比索洛尔+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50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剂量比索洛尔+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ST2、GDF-15、NT-proBNP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DF-15、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MWD高于对照组(P<0.05),HR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与高剂量比索洛尔联合治疗HFpEF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ST2、GDF-15、NT-proBNP水平,有效调节心率,提高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52例)和正常组(50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入院后2周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高尿酸组治疗2周NIHSS评分、治疗6个月MRS评分和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高尿酸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正常组(69.2% vs 50.0%,P<0.05).治疗第2天,出现好转和无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无好转者(P<0.05).结论 血清高尿酸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相对较好,可适当补充尿酸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电抽搐(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总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 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BDNF水平则明显升高前,且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5.681,P<0.01),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血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04,P<0.05).结论 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增高血BDNF水平;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BDNF可作为抗抑郁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5.11±0.90)mmol/L和(6.23±1.00)mmol/L,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73±0.49)mmol/L和(2.42±0.51)mmol/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0.78±0.06)mmol/L和(0.56±0.05)mmol/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DNS评分分别为(8.7±3.3)分和(16.4±2.4)分,ADL评分分别为(74.1±7.4)分和(56.8±7.6)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陶钧 《长江大学学报》2018,(8):18-19,2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尿毒症患者15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8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组患者血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情况以及MIS营养评估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HCY、β2-MG、Cy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培酮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有效率、BMI、TC、TG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1.8%,对照组79.5%,差异无显著性(χ2=0.073,P0.05)。治疗前,2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评分无组间差异(t=1.147,0.211,1.377,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t研究组=17.139,5.639,13.338,t对照组=16.236,5.076,14.595,P均0.05),无组间差异(t=1.123,1.159,0.966,P0.05)。治疗前,2组BMI、TC及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0.000,0.302,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3.220,6.439,9.460,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t=5.470,5.519,9.381,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t=0.347,1.483,0.624,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近,奥氮平可明显影响患者脂代谢,增加患者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9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控制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胞磷胆碱。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TNF-、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TNF-、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剂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抗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奈唑胺治疗)和观察组(利奈唑胺治疗+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各63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59/63),对照组为79.37%(50/6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hs-CRP、WBC、NEUT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4例(6.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2例(19.0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利奈唑胺相比,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疗效.方法 90例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时间、治愈时间、恢复月经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β-HCG、CRP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治愈时间、恢复月经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并使用超声检查评价疗效。方法 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血脂、利尿剂、抗血小板凝集、地高辛、洋地黄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TnT、NT-proBNP、hs-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DV、LVESV、LVEF、LVESD、LVEDD。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hs-cTnT、NT-proBNP、hs-CRP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LVEDV、LVESV、LVEDD、LVESD低于同期对照组,LVEF高于期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能够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及血清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62)及对照组(n=62),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5.18±0.86)分低于对照组(9.78±1.18)分(P<0.05),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ADL)为(74.96±5.26)分高于对照组(61.42±4.85)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水平分别为(125.22±22.45) μg·L-1、(128.96±23.69) g·L-1、(1.52±0.47) mPa·s、(0.82±0.14)%,对照组治疗后D-D、FIB、CP、RCAI水平分别为(215.98±24.98) μg·L-1、(219.33±20.77) g·L-1、(1.78±0.38) mpa·s、(1.10±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8.52±1.63) μmol·L-1、(0.25±0.12) μg·L-1、(45.22±2.96) μg·L-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10.36±2.45) μmol·L-1、(0.40±0.18) μg·L-1、(68.96±4.85)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浆Hcy、UCH-L1、fibulin-5水平,有利于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强迫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rTMS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各34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以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oc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6.48,P0.05),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94.12%;2治疗后第4、6、8周末的2组Yale-Boc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但研究组在第3、6周末Yale-Bocs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32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rTMS对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显著,起效快,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