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了植物源农药博落回杀菌剂在露地不结球白菜(俗称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变化,为其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分别以浓度750 g/hm2、1 500 g/hm2的博落回杀菌剂处理露地小白菜,其在露地小白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变化表现为前5 d降解较快,15 d以后基本无残留;而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变化则表现为前7 d降解缓慢,7 d后降解速度则大大加快,32 d以后基本无残留;其农药残留半衰期分别为1.83 d和8.37 d,且最后残留量都低于我国对植物源农药的残留最大允许限量0.500 0 mg/kg。因此,博落回在露地小白菜及土壤中属易降解、低残留、安全性较高的植物源农药,适合在农业生产方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喷雾器(药械)喷洒化学农药后,青菜上的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农药品种和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喷洒,青菜上的农药残留比使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喷洒时高2.2 ̄4.5倍。蔬菜接近收获期不宜使用机动喷雾器喷洒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3.
代森锰锌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实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NY1500.56.8—2009《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香蕉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菊酯类农药降解菌剂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药残留降解菌Sphingobium sp.JZ-1对茶叶上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降解菌剂在农药用后24h施用降解效果好;降解菌的降解效果与其用量呈正相关,与农药浓度呈负相关;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对不同类型菊酯类农药的降解效果有差异,农药使用后3d菌剂对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的降解率达60%以上,农药使用后7d降解率达70%以上,而农药使用后3d菌剂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只有33.33%,农药使用后7d降解率为43.75%.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菌剂在茶叶上的推广应用将有力地提升茶叶质量,促进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惠州地区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和用气相色谱仪对惠州市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供试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都比较低;其中以白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种类最多,农药残留超标率也最高;蔬菜生产上以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主,有机磷类农药的使用则比较少,没有完全遏制禁用农药的使用.这一结果对于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意识、提出科学的蔬菜生产管理对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记者亲眼目睹了公共卫生监督所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后,又从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菜农使用农药有限制,其中7种农药被禁用,30余种农药的使用必须符合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据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杨依军博士介绍,蔬菜不同于粮食作物,内吸性较强,农药喷洒后容易被蔬菜组织内部吸收,尤其是高毒农药残留时间和降解时间较长,残留的农药在人体内附集容易诱发癌症等疾病,它对人体的危害要比中毒农药和低毒农药大得多,因此不允许在蔬菜种植上使用。7种在蔬菜种植中被禁止使用的农药分别是:马拉硫磷、对硫磷(一六○五)、甲拌磷、甲…  相似文献   

7.
很多菜农在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蔬菜上市前的使用间隔时间,造成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大。现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1. 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上市前7天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5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蔬菜上农药残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直接喷洒的农药和从土壤中吸收的农药。直接喷洒的农药大部分着落在作物上,相当部分农药落入土壤,通过作物的生长而吸入作物体内。  相似文献   

9.
基于激光图像的水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运用激光图像技术来检测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的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图像采集系统获取水果光谱图像,通过对比研究水果表面不喷洒农药、喷洒农药、喷洒不同浓度农药的水果图像特征分析可知,一般未喷洒农药的水果灰度图像灰度值分布在1~100范围内像素点总数低于喷洒农药后的水果灰度图像;喷洒不同浓度农药水果的图像像素灰度值在1~100范围内像素点个数也有明显的差别;但喷洒农药的浓度与像素值聚集在0~100范围内的像素个数之间规律性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用激光图像技术检测水果表面的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残留动态试验,20%杀灭菊酯乳油1500、3800和4000倍液喷洒甘蓝,叶片上农药半衰期3.6—6.5天,平均5天。田间不同浓度和施药次数试验,30和60ppm,各分别施药1、2、3、4次,同时收获检测,无论包心部分或边叶均未检出农药残留。按常用药量施药,5天后甘蓝上残留量均低于1ppm,建议该农药在甘蓝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  相似文献   

11.
混合微生物对茶树土壤中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混合微生物降解茶树土壤中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效果的水浴静置温度为35℃,喷洒时间为16:00,菌体浓度OD600nm为1.0,大田施用3、5、7d后,氯氰菊酯农药的降解率分别可达51%、73%和85%.  相似文献   

12.
一、借用前,问明情况借用前,一定要弄清上次所喷洒农药的种类和名称,并仔细检查喷雾器内是否有农药残留液。千万不要借来后就直接使用,以免影响药效或导致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使用前,彻底清洗一定要先将喷雾器用洗衣粉溶液冲洗干挣,做到万无一失,以免喷雾器上有残留液。特别是喷洒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不要用来喷洒其他的农药,如果要使用,一定要用洗衣粉、  相似文献   

13.
正一、蔬菜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很多菜农在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蔬菜上市前的使用间隔时间,造成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大。现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1、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7天;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5天;50%  相似文献   

14.
氧化乐果在花椰菜上的残留期相当长,喷药10d后,仍有60%的残留。因此,其不能用于新鲜蔬 菜的生产。溴氰菊酯在花椰菜上分解很快,用千分之一浓度的溴氰菊酯,喷洒3d后采收,就能达到安全 食用标准。用叶片覆盖花椰菜花球能大大降低花球中农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一、农药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不管是全国还是河南省,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农药工业小而分散,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投资少,创新能力弱,总体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原药含量比国外同类产品低5~10个百分点;农药品种老,高毒、高残留农药占的比例高,杀虫剂占的比例高,杀菌剂和除草剂剂型老化,  相似文献   

16.
<正>夏秋时节,是一年四季中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农药使用的品种多、数量大、频率高、面积广,是乡村里农药的"高消费期"。农户在每每用药完毕之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剩余下部分农药。处置这些剩余农药,应该本着"科学、节俭、安全"的原则,为此,人们务须坚持"四忌"。一忌随地乱丢。随地丢弃是陋习,养成回收除隐患。农药喷洒后的包装袋、玻璃容器不可随地丢放;剩余部分农药切忌随手一抛了之。农药包装物、农药制剂玻璃瓶都会沾有药物遗留成分,随地丢弃会给人畜带来潜在危害。残留剩余的农药则直  相似文献   

17.
沈霞 《现代农业》2014,(2):111-112
<正>土壤残留的农药对生物体会产生影响。首先土壤残留农药可进入无脊椎动物的组织,据统计,在喷洒DDT的土壤中,发现蚯蚓体内含有大量的DDT残留,而且还高于周围环境中的DDT含量,显然由于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的根系可进入植物体内。不同植物体内农药的残留量决定于它们对农药的吸收能力。决定化学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的因素有: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浙江省柑橘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及果品质量安全状况,2018—2020年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浙江省台州、宁波、衢州、温州、金华等柑橘主产区265个样品进行13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共检测出农药38种,包括18种杀虫剂、11种杀菌剂、6种杀螨剂及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3 a样品的农药残留检出率为95.85%,逐年依次为87.72%、99.02%和97.17%,农药最高检出率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总样本超标率为3.02%,逐年依次为1.75%、5.88%、0.94%,禁限用农药检出结果逐年明显趋好;柚类农药残留检出率、超标率均小于橘、柑类。因此,样品中农药使用情况较为普遍,近2 a使用农药种类存在增加趋势,但禁限用农药控制较好,浙江柑橘果品质量安全性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灭蝇胺、多菌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氰菊酯5种农药在豇豆上的使用安全性,以5种农药的最大推荐剂量和1.2倍最大推荐剂量施用,采收不同间隔期的样品进行残留分析。结果表明:豇豆中灭蝇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别按最大推荐剂量105 mL/hm2、11.25 mL/hm2施用不会导致农药残留饮食风险,且分别在药后2 h、1 d的残留值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0.5 mg/kg、0.015 mg/kg,可安全使用,即安全间隔期分别为2 h、1 d。甲氰菊酯、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3种农药在国内未有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参考其他豆类蔬菜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甲氰菊酯在最大推荐剂量下的安全间隔期为7 d,残留量为0.059 mg/kg;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安全间隔期至少在14 d以上。为确保豇豆质量安全,甲氰菊酯、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3种农药在豇豆盛产期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脐橙表面农药残留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经不同种类农药处理后,采集脐橙激光散射图像,通过对表面是否喷洒农药,以及表面喷洒不同种类农药的水果图像进行处理,用一元非线性方程拟合脐橙图像灰度值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脐橙图像灰度值在10~100范围内的灰度曲线拟合模型与农药残留是密切相关的,能用于区分脐橙表面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