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林业碳汇项目经营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湖北省的4个典型林业碳汇项目案例为研究对象,聚焦林业碳汇项目经营面临的碳价格和技术进步不确定性,采用实物期权投资决策理论和求解方法,构建双重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投资的门槛评价模型,研究林业碳汇项目经营面临的碳价格与技术进步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与差异;并进一步揭示出在双重不确定性条件下其他经济参数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存在明显差异,经营类林业碳汇项目明显低于造林类林业碳汇项目。具体而言,毛竹造林碳汇项目、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杉木造林碳汇项目和杉木经营碳汇项目由高到低(以CO2当量计)分别为645.90、415.09、160.28和135.89元/t,这表明从经济学角度看,投资者开展经营类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可能更具有可行性。2)碳价格波动率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林业碳汇项目经营技术进步,将显著降低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技术进步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将选择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改进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浙江省安吉县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并在不同情景下对项目净现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在30 a周期内净现值为19 567.52万元,年均净现值为652.25万元·a-1,单位面积净现值为13.72万元·hm-2,相比传统竹林经营增加了42.05%;项目累计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49 658 t,年均减排量8 322 t·a-1,单位面积减排量175 t·hm-2,项目减排量累计现值465.40万元,年均现值15.51万元·a-1,单位面积现值0.33万元·hm-2。在相同因素变化率的情景下,项目净现值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竹材价格>贴现率水平>劳动力价格>碳汇价格。根据研究结论,从碳汇价格、农民增收和市场环境等3个方面为更好地持续开展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临安市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碳汇林基地为研究点,根据对毛竹碳汇林经营专家的访谈和对毛竹碳汇林经营者的调查,结合二手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分析了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效益。结果表明: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和现行竹林经营模式特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和日常管护措施等方面。前者以竹林生态系统,特别是乔木层的固碳最大化为目标,经营措施要求一方面能够增加现有林分的固碳量,另一方面由竹林经营带来的碳泄漏和碳排放最低;成本收益方面,前者在人工除草、有机肥施用、日常管护、碳汇计量方面的成本较高,但化肥成本低。单位面积的竹材、竹笋等林产品产值也比后者高;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对碳汇价格有较高的敏感性,当碳汇价格从0增加到当前国际碳交易价格25.20美元.t-1时,投资回收期从18.4 a缩短到13.2 a;毛竹碳汇造林模式还具有控制水土流失,防止立地退化,增加当地林农就业机会,有效宣传竹林碳汇知识等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区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学理分析与现实阐述,提出天保工程区适合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类型。依据已颁布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以及国际上已经推行的减少毁林碳汇项目要求,推导构建了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的估算模型,并以黑龙江森工天保工程区为例,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潜力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天保工程区既可以开发碳汇造林项目和人工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还可以开发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减少毁林碳汇项目。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潜力不同。以黑龙江森工天保工程区为例,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开发的林地面积为295.25万hm2,开发潜力最大;人工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开发的林地面积为86.9万hm2; 2014年以来可开发的减少毁林碳汇项目年均潜力为316.6万m3;碳汇造林项目可开发的林地面积为17.7万hm2,开发潜力最小。基于此,提出将天保工程区人工干扰程度为中高级的天然次生林正式纳入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允许范畴、尽快出台减少毁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汲取典型国家建设经验以加快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做好竹林丰产培育,不仅能有效发挥竹林丰产培育应有的作用,提高竹子的产量,还能进一步扩大竹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竹林丰产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碳汇项目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分析认为,竹林碳汇项目具有资源广、潜力大、条件成熟等优势;同时,也具有易受自然灾害及林地管理、碳汇计量、碳汇交易困难等不足,对竹林碳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阻碍。进而提出了提高竹林碳汇含量、明确林权、加强科研投入、提高碳汇效益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竹林碳汇研究已经逐渐演化为碳汇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研究竹林碳汇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果表明:①竹林碳汇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该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②发文作者之间合作紧密,核心作者发文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核心发文机构地域集聚性明显,对该领域贡献巨大;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竹林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经营模式、竹制品碳储量、竹林增汇和增收效应等方面,主要观点包括竹林有着较高的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树林、经营模式对竹林固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竹制品具有较大的替代减排潜力、竹林具备增加森林碳汇和增加农户收益的双重功效等;④关键词的变迁与通过竹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密切关联。未来应该扩大竹林碳汇领域的影响力,加强现实问题的对策类研究,以挖掘竹林碳汇减排和增收的双重效应。图2表2参39  相似文献   

8.
竹林是森林资源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竹林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施肥是竹林丰产培育的重要经营措施,其中,氮素是竹子生长发育的主要养分限制元素,竹林氮素输入尤为重要。为了给竹林氮素输入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竹子氮素营养诊断、竹林氮素平衡、竹子氮素吸收与利用、竹林氮素输入的环境行为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竹林氮素循环机制、氮素形态对竹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竹笋质量安全的竹林土壤硝化抑制、基于环境安全的氮素补充以及竹林氮素控释专用肥研制与应用等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6,(13)
阐述了宁波竹产业发展中的竹林生态问题,针对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竹林的生态系统管理,实施因地制宜分区指导和分类经营,恢复竹阔混交,发挥竹子产业链的优势,优化竹林结构与功能体系,增加竹林物种多样性,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宁波竹产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竹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西南地区得益于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竹子造纸工业,竹林发展迅速,丛生竹林发展尤为迅猛。但一些发展笋用竹林地区,因其经营与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竹林经营效益低下,挫伤了竹农种植和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早在2007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谢锦忠  相似文献   

11.
造林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对因大气中CO2含量大幅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CO2吸收汇,已成为减少CO2排放之外的一项重要措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碳汇能力会受制于与其相关的碳基线、碳泄漏和碳汇非持久性3个主要因素,因而引出项目碳汇能力的有效性问题.以此3个主要因素作为判别指标,构建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体系,并详细分析各指标的识别与计量技术.最后提出判别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量法测算浙江省竹林固碳量,运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估算浙江省碳排放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竹林碳汇贡献。结果表明:1973—2021年浙江竹林固碳量从1 820.64万t增长到3 570.88万t,净增长量为1 750.24万t,增长率高达96.13%,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毛竹林为主要固碳林种;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2004—2021年有所下降;竹林固碳量与碳排放量呈现趋同的增长趋势,但竹林固碳量对于整体的碳排放量而言占比较小,固碳贡献小。为有效助力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提出应注重稳定竹林碳汇增量、切实巩固竹林碳汇发展,规范引导碳汇经营方案、合理提高竹林碳汇潜力,有效结合企业碳汇主体、科学管控企业排放数量,以此有效发挥竹林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13.
碳汇造林是减缓温室效应、促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为使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科学可行的施工措施,避免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就碳汇造林项目主要施工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其中天然林在面积和蓄积上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现行的造林碳汇方法学及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均没有包括天然林。天然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确实能够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从而提高林木碳储量。为此,根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要求,对讷河市国庆林场天然林不同森林类型进行碳汇计量,以期为天然林碳汇项目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1试验地区概况国庆林场位于讷河市东北部,场址距市区83km,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其中天然林在面积和蓄积上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我国现行的造林碳汇方法学及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均没有包括天然林。天然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确实能够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从而提高林木碳储量。为此,根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要求,对齐齐哈尔市宽余林场天然林及人工林不同林分类型进行碳汇计量,以期为碳汇项目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1试验地区概况宽余林场位于讷河市东北部,场址距市区50km,  相似文献   

16.
刘海成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35-235,238
通过对《京都议定书》中涉及的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的概念分析,明确了碳汇项目即造林、再造林的概念、意义、实施的程序以及林区目前开展碳汇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国有林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顺昌县先后实施了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两个碳汇项目,实现交易资金412.5万元,为自然资源富集但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该文针对顺昌县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分析了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俊峰  欧光龙  胥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01-203,273
依据《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的监测方法,对2007年和2008年云南省临沧市膏桐能源林造林项目2007~2009年的碳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7~2009年项目均表现为碳源,项目净碳汇量均为负值;其中2007年项目净碳汇量值为-31 671.50 t CO2当量,2008年为-170 770.40 t CO2当量,2009年净碳汇量增至-158 781.00 t CO2当量。2007~2009年项目净碳汇值均较计量值大。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的方法,对云南省双江县膏桐能源林造林项目的碳汇进行计量,计量时间为2007—2026年。结果表明:该项目在2007—2016年均表现为碳源,且在2008年碳源表现最明显,为-85 094.66 t CO2当量,2017年以后开始表现为碳汇,其净碳汇量为18 593.70 t CO2当量,到2026年项目的净碳汇量达到最大,为297 260.8 t CO2当量。  相似文献   

20.
毛竹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总结了一般毛竹林改建大径材基地和新建毛竹大径材基地造林技术,以期为毛竹林的高产、稳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