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米兰垦区气候较适宜棉花种植.近年.更是创造了棉花皮棉单产280kg/667m2的高产记录。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垦区的棉花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提升棉花种植质量,必须要从棉花种植管理角度入手,在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棉花种植,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棉花质量。以下内容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种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此来提高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天峰 《种子科技》2024,(3):131-133+154
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同时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加大对棉花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基于此,主要从选种、整地、播种等方面阐述了棉花栽培技术,从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田间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棉花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棉花品种(系)新陆中74号和HY-12,于2016年在该所二十八团棉花育种试验基地开展种植密度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陆地棉株高、果枝数、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南疆棉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陆地棉果枝数减少,棉纤维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SCI值呈降低的趋势。在21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棉花单铃重最大,产量最高,该种植密度可作为南疆棉花优质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5.
2002~2004年连续3年在乌苏市皇宫镇泉水沟村、林东村开展棉花高密度高产攻关项目。2004年7.6hm。棉花示范田,创造了单产皮棉2290.5kg/hm^1的高产记录。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经验.除了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还应做到: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新疆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对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地区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发展棉花种植。但在长时间的棉花栽培管理期间,由于品种更新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品种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导致各类病虫害呈现加重流行的态势,严重影响到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已经成为种植保护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新疆第二师铁门关市 29 团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当前棉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面临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棉花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希望通过研究能更好的推动棉花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棉花常年种植面积约13.34万hm<'2>,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自从杂交棉推广以来,洞庭湖区棉花生产主要是大棵稀植、大水大肥、精耕细作的栽培模式,并采用棉花一油菜等套种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洪华 《种子世界》2021,(7):0021-0023
沙湾是新疆的植棉大市,常年种植面积在 176 万亩左右。近些年来,沙湾市深入革新棉花生产方式,超宽膜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加快采光面大膜内增温速度,实现早出苗、早开花、早吐絮等目标,还能够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有助于棉花整体产量与效益的提升。为切实发挥超宽膜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种植人员要结合沙湾地区的气候条件、棉花生长特点等因素,科学制定棉花超宽膜栽培方案,明确各个种植环节的实施要点,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推动沙湾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棉花与马铃薯间作套种,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能够起到以薯促棉的作用,经济效益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栽培种植模式。一般棉花产量不受影响,基本上是棉花地里白拣马铃薯。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品种金字棉9号的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棉花耕作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毛树春 《棉花学报》2007,19(5):369-377
耕作栽培学科紧密围绕棉花高产优质高效,面向全国开展棉花栽培试验研究、经验总结和生产服务,在棉花生产区域划分、麦棉两熟种植、棉花需水和棉田灌溉、棉花营养和施肥、盐碱地植棉、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和农艺调控、合理密植、模拟决策支持和监测预警信息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科技兴棉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棉花增产,棉农增效,品质改良,丰富和发展了棉花栽培理论,取得一批技术成果和专利,其中一些领域居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近10年,又从产中科学化向产前信息化和产后市场化延伸,棉花生产现代化技术也初见端倪,促进棉花产量、质量和效益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五师双河市开展棉花超宽膜(幅宽4.40 m)栽培配套种植技术,探讨该技术在提高地温、加快棉花生育进程、增加经济效益及提高残膜回收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以为大面积推广棉花超宽膜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新疆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而南疆又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产量占全疆的80%。长期以来,南疆棉区普遍采用“湿播干出”的种植模式,即除了在棉花生育期进行常规灌溉外,还需要进行冬灌和春灌,起到压盐、提高播种期土壤墒情和改善土壤水分的作用。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南疆棉区开始尝试采用北疆“干播湿出”的栽培方式种植棉花,但整体效果不甚理想。通过文献综述,探讨造成南疆推行“干播湿出”栽培方式不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以中棉所49为试材, 分析了6种不同施氮模式(N0、N1、N2、N3、N4、N5)对棉花生育进程、农艺性状、SPAD、LAI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探讨了不同施氮模式下棉花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南疆生态条件下,种植滴灌田陆地棉最佳施氮量为N2。该施氮量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综合水平优于其它群体,SPAD、LAI表现良好,经济产量高,成本较少。同时,提出种植棉花简化节本的多项指标,为确定棉花高产栽培措施及建立棉花简化节本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农六师引进棉花品种710,并于2009年对该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2008年种植面积为100hm2,2009年种植面积为7000hm2(接近主栽品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1.2%。通过两年的种植,该品种在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等都表现良好,很受广大棉农的喜爱,现将该品种在我垦区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蒜田套种棉花是菏泽市发展历史长、经济效益较好的一种立体种植方式.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疆兵团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棉花杂交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新疆特有的"矮、密、早"栽培模式,用种量大,而杂交棉制种成本高、在棉花制种期间劳动力不足等现状,使得疆内育种界普遍认为杂交棉不适宜在新疆种植,致使新疆的棉花杂优利用明显落后于内地.  相似文献   

18.
棉花品种新陆早58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品种新陆早58号的特征特性,纤维品质指标,抗病特点,产量表现情况,适宜种植区域性,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及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相似文献   

19.
<正>种植棉花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功不可没,曾流传:"要想富,近靠棉花远靠树。"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棉铃虫暴发,种植面积跌入低谷,应用开发抗种棉后得以恢复。近几年,又遇棉花价格与农资涨价,农民工资上涨的不协调性影响棉花种植,可谓一波三折。近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常年种植棉花在65007000万亩,仍是第一大经济作物,位居世界第一。当今,  相似文献   

20.
田守芳 《种子科技》2005,23(2):113-114
棉花生育期较长,快熟、早收,尽早完成南繁工作任务,是每个南繁工作者所迫切要求的.在目前条件下,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快熟种植方式之一,因而成为南繁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