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RNA修饰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是RNA修饰中最常见的一种,可通过影响信使RNA(mRNA)的代谢过程来调控一系列生命活动。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在昆虫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m~6A调控酶和识别蛋白的作用机制和m~6A动态调控的过程,分析了m~6A在mRNA中的分布规律,总结了m~6A在昆虫中的典型生物学功能。并从当前研究存在的空白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等方面,对m~6A未来在昆虫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RNA分子上存在着多种修饰方式,如5-甲基胞嘧啶(m~5C)、6-甲基腺嘌呤(m~6A)、1-甲基腺嘌呤(m~1A)和假尿嘧啶(Ψ)等。而其中RNA分子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发生的甲基化修饰,即m~6A(N~6-methyladenosine)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干细胞命运决定、肌肉发育、精子形成以及肿瘤发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40多年前已经发现病毒RNA中含有m~6A修饰,m~6A功能的行使主要在甲基转移酶(编码器"Writers")、去甲基化酶(消码器"Erasers")和结合蛋白(读码器"Readers")的参与下进行,他们共同调控m~6A的发生。不同种类的病毒,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中产生不同的m~6A修饰。而m~6A修饰对病毒和宿主RNA的调控机制不尽相同。m~6A修饰对宿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宿主的免疫系统有关。MeRIP-Northern blot和MeRIP-seq等技术的发展帮助加深对该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m~6A甲基化在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猴空泡病毒(Simian vacuolating virus40/Simian virus 40,SV40)、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呼吸道合胞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和植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探讨该甲基化修饰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内最常见的修饰。该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并由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去甲基化酶和相应的读码器协同调控。近年来,随着m~6A测序技术的发展,m~6A的生物学功能已备受关注,并成为生命科学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对动物和植物体中m~6A修饰的分布特征、m~6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m~6A的识别以及m~6A修饰对mRNA的调控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推进对m~6A甲基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N~6-甲基腺嘌呤(m~6A)是指腺苷核苷酸在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种mRNA转录后修饰,可以调控许多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对动物m~6A的位置、功能和机制的发现,揭示了RNA水平上新的基因调控层,引起了m~6A转录组学领域的研究。与哺乳动物一样,植物上也存在甲基化,植物m~6A甲基化研究正成为关注的新热点。本文对m~6A甲基化的发现、功能、甲基化复合酶以及植物体m~6A甲基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m~6A甲基化对植物性状改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病毒严格在细胞内寄生,其依赖于宿主细胞的翻译系统进行复制增殖.近年多项研究发现,细胞内核糖核蛋白(RNP)聚集形成的应激颗粒(SG)具有调控病毒复制的功能.病毒感染细胞后,一方面,诱导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并形成SG,SG通过内部翻译停滞的mRNA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或通过内部模式识别受体(PRR)激活宿...  相似文献   

6.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mRNA最丰富的内部修饰,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功能,在植物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在植物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概述了m6A甲基化的基本组成以及其在动植物中的相应组分,重点阐述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深入研究m6A甲基化在植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提高植物生产力、培育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主要综述了RNA干涉(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研究策略及研究现状,包括RNA干涉的作用机制及技术特征,引发植物RNAi机制的转基因RNAi技术以及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转基因RNAi技术方面,包括载体结构的优化策略、高通量载体的构建方法以及该技术的优缺点。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方面包括病毒载体及宿主种类,病毒感染方法,试验对照的建立、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该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  相似文献   

9.
张峰  张瑜  王树瑜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41-9543
很多小RNA科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通过自身的核酸序列或病毒性蛋白产物控制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被感染细胞也会通过自身的调控机制对侵染的病毒进行有限的反击,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宿主细胞对抗小RNA科病毒侵染的防御机制.这种侵染与抵抗的互作机制可由某些病毒蛋白对细胞产生信号干扰或细胞自身翻译合成的细胞因子对病毒的复制路径进行封堵来实现.虽然这些信号通路的上游事件是不同的,但最后的效应却很统一,即使细胞崩解或者细胞将自身按照一定程序与所侵入的病毒同归于尽.此外,一些病毒蛋白具有抑制细胞程序性自杀的功能,它们能够令感染病毒后的细胞不死亡,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共存的持续性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RNA分子伴侣蛋白Hfq广泛存在于细菌中,最早在大肠杆菌Qβ噬菌体的RNA复制过程中作为必需的宿主因子而被发现。hfq基因的缺失会造成细菌多种表型的变化,对Hfq的全局性调控作用的研究,是当前微生物代谢调控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Hfq能够通过参与非编码RNA与其靶标mRNAs的互作过程,从而影响mRNAs的稳定性,进而发挥其调控作用。介绍了Hfq蛋白的结构、hfq突变产生的典型表型,并阐述了Hfq参与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自身的活性调控,对全面深入了解微生物中Hfq蛋白的功能多样性及调控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它主要通过对转录后水平靶mRNA的切割以及抑制mRNA的翻译调控基因表达,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综述了miRNA的发生和调控机制,重点介绍了miRNA对水稻非生物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更好地了解miRNA及其靶基因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解析miRNA在水稻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登革病毒的复制与宿主细胞膜的重建紧密相关。病毒和细胞因子产生独特的类似细胞器的结构,被称为病毒复制复合体(viral replication complex),这些病毒诱导的隔间促进了高效基因组复制,在病毒复制周期中得以使不同步骤受到精确的时空调控,并且保护病毒RNA不受宿主细胞质环境影响。综合运用超微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大大增加了我们对病毒复制复合体构建和生物起源的理解。本文将介绍登革热病毒复制复合体的形态和形成,阐述其在生物发生中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脊椎动物DNA上的甲基化修饰一直被认为只发生在胞嘧啶(C)位点上,最近的研究发现腺嘌呤(A)位点的甲基化也是存在的,即DNA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6mA)。这是一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刚开始被人们认识的甲基化修饰碱基,它广泛而保守地存在于生物体中,其修饰水平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动态变化的,且这种表观遗传修饰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对近年来6mA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并进一步探索6mA在真核生物中的生物学功能,讨论参与6mA形成及消除的酶,评估目前常用的检测6mA的几种方法,最后对6mA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在生物发育、病毒感染、细胞周期、宿主免疫及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杆状病毒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近10a来的研究表明,杆状病毒miRNA在促进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杆状病毒miRNA的鉴定、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学功能和持续性感染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杆状病毒miRNA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不同H9N2亚型鸭流感病毒NS1基因克隆和功能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AIV)在高免疫压力情况下会发生变异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其NS1蛋白共有230个氨基酸,其中前73个氨基酸残基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包含了所有RNA的结合活性。NS1的氨基端1—73位是mRNA的结合区,氨基端1—100位是双股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的结合区。PKR抗病毒作用机制如下: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在宿主干扰素的诱导下,双股RNA与PKR结合,同时真核翻译启动子α亚单位发生磷酸化,导致PKR的激活。激活的PKR能同时抑制宿主细胞和病毒mRNA的翻译,从而最终抑制入侵病毒在细胞中的有效繁殖和扩散。  相似文献   

16.
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蛋白修饰在维持真核生物基因组稳定性、基因表达调控和染色质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科学研究的模式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参与了水稻生长发育、胁迫应答、产量以及品质形成等重要生物学性状的调控.因此,明确组蛋白修饰在水稻中的遗传和调控机制对于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流感病毒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常引起大流行,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且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能不断逃逸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对现有抗流感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抵抗流感的新方法迫在眉睫。研究通过探索NMRAL1(NmrA-like family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并揭示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抗流感药物研发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技术在A549细胞中下调表达NMRAL1,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RNA干扰后NMRAL1的表达水平;在下调表达NMRAL1的细胞中,分别感染A/Anhui/2/2005 (AH05) (H5N1)和A/WSN/33 (H1N1) 两株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利用蚀斑试验检测感染病毒后24和48 h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为确定NMRAL1影响流感病毒复制的具体阶段,在HEK293T细胞中瞬时转染NMRAL1-Myc-pCAGGS质粒过表达NMRAL1,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过表达NMRAL1对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影响;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流感病毒NP蛋白进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试验观察下调表达NMRAL1对感染病毒后3、4、5、6和8 h NP蛋白在被感染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的影响,判断下调表达NMRAL1是否影响流感病毒的入核和出核过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下调表达NMRAL1对流感病毒各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对流感病毒激活I型干扰素通路下游IFN刺激基因(ISGs)表达的影响,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研究NMRAL1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NMRAL1 siRNA能显著下调NMRAL1表达,在下调表达NMRAL1的A549细胞中分别感染H5N1和H1N1病毒,并通过蚀斑试验检测感染病毒后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在下调表达NMRAL1的细胞中,感染流感病毒后24和48 h收取的细胞上清中病毒滴度显著下降,表明NMRAL1能促进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复制;为进一步探索NMRAL1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具体机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发现过表达NMRAL1对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激光共聚焦试验结果显示下调NMRAL1表达不影响NP蛋白的入核和出核过程,同时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下调NMRAL1表达不影响各病毒蛋白的表达;但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显示下调NMRAL1表达能够促进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IFN-β mRNA水平上升,且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下调表达NMRAL1促进I型干扰素通路下游的MxA和IFITM3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与此同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下调NMRAL1表达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结论】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NMRAL1不影响流感病毒的入侵以及转录翻译过程,而是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激活从而抑制MxA、IFITM3等抗病毒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流感病毒复制。研究证实宿主因子NMRAL1正调控流感病毒的复制,丰富了参与流感病毒复制的宿主因子网络。  相似文献   

18.
RNA干涉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各样的真核生物当中,双链RNA(dsRNA)促使了有效的同源mRNA分子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RNA干扰(RNAi)。RNAi现象通过调控RNA抑制基因表达,它在植物、动物、真菌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病毒性复制和转座子活动的抗御机制,而在此过程中,侵染型病毒为了能够不被这种机制干扰抑制,继续在寄主体内生存、繁殖,则产生了一种反抗御机制———即产生抑制蛋白来对付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对RNAi以及RNAi抑制物的作用机制、抑制物类型、特点及相关应用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dsRNA介导的PTGS将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研究基因功能,基因治疗,抗病毒基因工程,解剖和调控次生代谢途径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应答反应中的调控作用,介绍了组蛋白变体H2A.Z在拟南芥各种应答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阐述了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对于拟南芥开花过程调控的重要意义,最后列举了拟南芥其他一些应答反应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0.
小RNA病毒的转译机制不同于真核细胞mRNA的转译机制,该类病毒是借助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来启动内部翻译过程的,同时还伴随着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过程.在此过程中,小RNA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