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别以菌丝生长状态和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金针菇、滑菇、黑木耳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黄光、黄蓝光、蓝光适合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黑暗、红绿光、紫光则不利于其生长;红光和黑暗条件适合滑菇菌丝的生长,蓝光、白光、黄蓝光则不利于其生长;红光、绿光、蓝光适合黑木耳菌丝的生长,红绿光和紫光则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乌龙捧盛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用LED光源红、白、蓝、绿和黄光5种光质对牡丹乌龙捧盛不定芽进行光照处理,测定其不定芽数量、高度、生长势、愈伤情况等,研究不同光质对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不定芽诱导在白光下增殖率最高,单色光中,红光优于其他光质,增殖率为695.05%;不同光质对不定芽高度影响为红光黄光绿光白光蓝光;牡丹在白光下不定芽生长势优于其他光质;而红光、蓝光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通过不同光质对牡丹乌龙捧盛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牡丹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京藏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v.Jingzangxiang)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红光、蓝光、组合光(红∶蓝∶远红=1∶1∶1)不同LED光质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茎尖诱导分化阶段,丛生芽分化时间快慢依次为红光组合光白光蓝光;诱导分化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增殖系数大小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生根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蓝光红光,植株生长势强弱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综合而言,LED组合光质有利于草莓茎尖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光质对韭菜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创造不同的光质环境对韭菜进行培养,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四个处理.结果表明,韭菜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都以红光处理最高,蓝光处理最低;Vc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红光处理最低;两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光质反应表现出品种间差异,“791”以红/蓝(3∶1)处理最高,紫根韭菜以红/蓝(7∶1)为最高;类黄酮含量以红蓝混合光处理显著高于单色光处理.综合评价,红/蓝(7∶1)处理下韭菜的营养品质最好,蓝光最差.  相似文献   

5.
不同LED光源对青蒜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乡4号大蒜青蒜苗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白光为对照,研究红、蓝、黄、红/蓝/黄(7/2/1)、红/蓝(7/2)5种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光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地上部生长,红光有利于色素形成,蓝光抑制干物质积累与色素形成;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形成,黄光及蓝光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形成。  相似文献   

6.
LED株间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LED株间补光对温室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材,以红蓝光LED灯管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红(R)蓝(B)光比例(R/B=4∶1、R/B=7∶1、R/B=9∶1),以未补光植株为对照(CK),研究不同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对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R/B=4∶1、R/B=7∶1、R/B=9∶1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5.9%,28.5%和22.7%。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地上部分总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2%,30.4%和28.4%,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38.6%和36%,株间补光处理番茄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对照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株间补光提高了番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波长在500~650nm的光吸收率;降低了叶片的比叶面积。【结论】株间补光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分总干质量及果实产量,改善了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能力,但不同红蓝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同等光强条件下研究LED不同光质对虎雪兰组培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植物生产类LED光源的参数设置和系统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RBW(红∶蓝∶白=6∶1∶1)处理下虎雪兰组培苗整株干重最大,为0.0982g;对照组W1(白色荧光灯)根部干重最低,为0.0823g。(2)RBG(红∶蓝∶绿=4∶2∶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分别为0.4380,0.1590, 0.0910g,利于虎雪兰中上述3种色素的合成。(3)B(单色蓝光)处理下叶片淀粉粒积累最少,为0.0622g,而其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是最高的,分别为140.9971, 5.0014μg/g;而R(单色红光)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分别为99.4557, 2.7269μg/g。综合比较其中RBG处理下虎雪兰组培苗长势最好,而R和B处理下长势相对较差,光质对虎雪兰幼苗生长代谢中的影响比较明显,LED光照系统可以替代荧光灯成为虎雪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芦荟为试验材料,采用可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进行自动监控和调节人工智能气候室进行培养,根据LED光源特性以及植物对光质的反应,设计了红光(R)、蓝光(B)、黄光(Y)、红蓝黄配比光(R/B/Y=7∶2∶1、5∶4∶1、1∶8∶1)六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以LED为光源的不同光质对芦荟生长、蒽醌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黄光及复合光(5R/4B/1Y)明显促进中华芦荟中总蒽醌的积累,黄光、复合光(7R/2B/1Y)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有促进作用,蓝光、复合光(7R/2B/1Y)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促进积累的作用。LED光源可以在中华芦荟的设施栽培中应用,并且(在传统单色光与红蓝配比复合光中加入)有较少比例的黄光,对于芦荟品质有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3种不同LED光质配比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LED光质配比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LED光源在芹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津南实芹’为材料,利用红光波长为657nm(±20nm)和蓝光波长为454nm(±20nm)的LED灯板和控制器为人工光源,设置T1(R/B=3∶1)、T2(R/B=1∶1)、T3(R/B=1∶3)3个处理,以1个荧光灯处理为对照(CK),采用水培法栽培,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栽培55d。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相比CK可以有效提高芹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减少纤维素质量分数;红光所占比例增大有助于株高、叶片数、叶柄长、可溶性糖的提高和根冠比的减小;蓝光所占比例大有利于芹菜可溶性蛋白和还原性糖质量分数提高,纤维素和硝酸盐质量分数的减少;T1(R/B=3∶1)处理下株高、最大叶柄长、叶片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硝酸盐质量分数较低、根冠比最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和品质特性,所以T1(R/B=3∶1)处理更有利于芹菜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总之,LED光源下红蓝光比为3∶1时能够明显提高‘津南实芹’的品质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单色光质及其组合(红光、蓝光、红光∶蓝光=10∶1)对叶用莴苣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叶片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光质处理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不同单色光质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各种光质间存在差异性.各光质处理下不同品种种子发芽率与荧光灯(CK)没有显著差异,但LED-R提高了种子的发芽活力,LED-B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单色光质处理下‘奶油生菜’的胚根长度均比对照增加.荧光灯有利于增强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蓝光下超氧化物氧化酶(SOD)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低.同一光质下品种间各生长指标和酶活性有差异,光质对‘奶油生菜’在设施弱光环境下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LED光色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分子机制。行为学观察在6 m×6 m正方形漏缝木地板平台上进行,四周用敞门兔笼合围,每边6个兔笼,笼内均匀放置常规乳头式饮水器及料槽,兔笼上方60 cm处分别安装LED灯带,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绿光(540 nm)、蓝光(480 nm)和白光(400~760 nm),光照强度均100 lx,时长为12 D:12 L,每周随机调整1次LED灯带位置,确保LED光色成为唯一变量,摄像头记录并统计母兔选择性停留行为。LED光色试验是将不同LED光色下300只单笼饲养的后备母兔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兔笼上方60 cm处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LED绿光(540 nm)、LED蓝光(480 nm)和LED白光(400~760 nm),对照组为白炽灯(400~1 050 nm)。正式试验中,每周五至周日18:00至次日06:00,时长为12 h,光照强度均为100 lx,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色能够影响母兔活动空间的选择,LED红光环境更易被母兔接受并停留,其停留频率分别比LED绿光与LED蓝光高13.1%和11.6%,差异显著(P<0.05)。LED红色光及白炽灯组后备青年母兔血清中的β-内啡肽、5-羟色胺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及LED蓝光组;LED红光环境中皮质醇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LED红光组母兔同期发情率与白炽灯对照组及LED白光组相比,分别提高20.89%和10.51%,差异显著(P<0.05)。LED红光组母兔视网膜内Opn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白炽灯组和LED绿光组(P<0.05)。不同LED光色对特定时间段(23:30至次日00:30)母兔血清MLT含量有影响。与LED绿光组相比,LED红光组环境中母兔血清MLT含量低10.32%,差异显著(P<0.05)。与LED白光相比,LED红光能显著(P<0.05)抑制松果体内Aanat mRNA的表达(P<0.05)。LED红光组母兔松果体中Mel1a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ED绿光组和蓝光组(P<0.05)。总之,规模兔场短日照季节周期化繁殖生产中,每周连续3 d于晚间18:00至次日凌晨6:00之间,采用100 lx LED红光进行补光,可提高母兔同期发情率,LED红光能够通过视网膜-松果体路径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R/B=9∶1、8∶2,7∶3、6∶4、5∶5)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生长、色素合成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金秋砂糖橘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金秋砂糖橘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LED红光(R)、蓝光(B)、红蓝复合光(RB11、RB21、RB41、RB81)共6种光质处理,并以LED白光(W)为对照组.处理2个月后研究新梢茎叶形态、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变化,并对相关指标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辣椒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黑暗处理为对照,采用LED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P1833的采后果实进行处理,并对果实质量和硬度、辣椒素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等商品性和风味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白光处理可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P<0.05);LED红光处理的辣椒果实质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LED蓝光处理果实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高于LED白光和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白光处理(P<0.05)。此外,LED蓝光处理辣椒果实中的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的2倍,且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综上,LED白光能够延缓辣椒果实褪绿,LED红光可保持果实商品性,LED蓝光在增加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邹莉  姜童童    玥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855-2856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为黑木耳菌丝体的优质、快速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暗条件下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为对照,采用新型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设置红光、黄光、绿光、蓝光、紫光、白光6种不同光质处理,观测黑木耳菌丝体生长情况。[结果]蓝光处理及黑暗对照条件下黑木耳菌丝体生长势较好,生长速度较快且生物量积累最高;在绿光和黄光处理条件下,菌丝体的生长势一般,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积累也较低。[结论]光质对黑木耳菌丝体生长产生影响。蓝光和黑暗条件有利于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绿光和黄光不利于黑木耳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的LED光质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生菜叶片数、株高、茎粗、主根长、叶面积、植株干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最大,有利于生菜的营养生长;红光∶蓝光=1∶1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植株鲜重和壮苗指数均较大,且差异不显著;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有利于生菜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增加,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综合各指标表明,红光∶蓝光=3∶2是适于植物工厂生菜育苗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17.
光是茶树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本研究以龙井4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红蓝光的补光处理,检测各处理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含量和品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明确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调控机理。结果显示,单一红光对茶叶品质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比例的红蓝光,尤其是红蓝光辐照度比为8∶1的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茶多酚的合成,促进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降低了茶叶的酚氨比。研究结果为生产中利用补光的技术手段调控茶叶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光质对韭菜各茬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植物生产工厂化研究发展,人工光源对植物生长影响规律研究日渐深入。采用不同红蓝光比(R/B=31;41;51;71;91)LED光源培养4个茬次韭菜,以普通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红蓝比例LED光源对韭菜各茬生长及营养品质影响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B=71时,各茬次韭菜茎粗、叶宽、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R/B为31时,各茬次韭菜VC和大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茬次韭菜株高、茎粗、叶宽、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呈上升趋势,VC含量则相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R/B=71时各茬次综合得分为1.563、2.313、1.280、2.038,均显著高于同一茬次其他处理;各处理在韭菜整个生长周期内综合总得分依次为7R1B9R1B4R1B5R1B3R1BCK。因此,R/B=71 LED光源对提高韭菜生长速度及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光源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l)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黄光、LED蓝光及对照荧光灯光源,选用12-1、12-2、12-3三个结球甘蓝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ED红、黄、蓝色光源下,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在不定芽的诱导中,LED红光的诱导率显著大于LED黄光,与荧光灯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红光>荧光>蓝光>黄光;在继代过程中,从再生系数看,LED红光与LED黄光存在显著差异,与荧光灯存在较明显差异,再生系数高低依次为:红光>蓝光>荧光灯>黄光;在根的诱导中,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荧光>红光>蓝光>黄光,培养期间观测发现,LED光源下诱导的根粗壮,须根多,LED红光最明显;但在LED光源培养下有明显的褪绿和瓶壁凝露现象,LED红光下凝露最重;LED光源下先长愈伤组织再长腋芽,叶片变小且易碎,生长势弱,蓝光光源下节间伸长有明显的徒长现象;而荧光灯光源愈伤组织少,腋芽生长正常,没有出现以上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LED红蓝光对西洋参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环境可控的人工光植物工厂内,以2年生西洋参苗为研究材料,设置2R:1B(Q2:1)、3R:1B(Q3:1)和4R:1B(Q4:1)三种红蓝光质,以及50(I50)和80 μmol·m-2·s-1(I80)两种光强,研究了6种LED红蓝光处理对西洋参生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红蓝光对西洋参植株光合能力的影响略有差异。Q3:1I50处理下西洋参果实和种子的数量最多,Q2:1I80处理的西洋参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最重,Q4∶1I80处理的西洋参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光强是影响西洋参生长、产量及皂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低光强利于西洋参地上部及果实和种子的生长,高光强利于西洋参地下部的生长。研究结果基于产量和皂苷含量为LED红蓝光照射条件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植物工厂栽培西洋参等高附加值作物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植物工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