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威宁芜菁甘蓝种子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最适宜收获期,对3个不同成熟阶段(绿熟期、褐熟期和完熟期)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老化发芽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熟期种子千粒重、产量最高,分别为2.2 g/1 000和1322.73 kg/hm2,但各成熟时期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白熟期种子活力尚无或最弱,绿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弱,完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强;在高温40℃胁迫条件下完熟期种子老化发芽率达64%,褐熟期为59%,绿熟期为35%,种子活力表现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认为,完熟期收获的种子活力最强,且产量较高,因此,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  相似文献   

2.
测定华北驼绒藜不同发育程度种子含水量、千粒重、萌发特性,观测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以了解华北驼绒藜种子成熟度、形态特征和种子活力的关系,为生产中确定适宜收获时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花后40 d时种子含水量为39.89%,趋于稳定;干物质积累在花后36 d增长趋于平稳,40 d积累停止,此时种子千粒重为1.69g,发芽率达到峰值,为98.7%.在授粉后10~12 d发育成16细胞原胚,14 d发育成球形原胚,15~17 d发育成心形胚,授粉后25 d胚体发育为成熟胚.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适宜的收获时间为花后36 d.  相似文献   

3.
对陆两优996制种授粉期后8-20d每天收获一次种子.观测种子外观特征、发芽特性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陆两优996制种种子适宜收获期为母本终花后第14~17天,该时期种子已经子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发芽率(势)高。种子电导率、POD、CAT酶活性强,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9,(1)
为发掘利用高活力小麦种质材料,揭示不同小麦品种间(系)的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内在生理原因,本研究以置于常温种子库老化6年的180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活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完全失活、不能发芽,种子活力最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豫麦18(92%),西农3517(76%)和浏虎98(72%);测定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种子含水量和籽粒品质性状并与发芽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发芽率与电导率和籽粒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籽粒总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对种子活力高低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系)进行了种子萌发关键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测定,发现3个高活力小麦品种(系)(豫麦18、西农3517、浏虎98)种子中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3个低活力品种(系)(西农2003、洛麦21和陕麦107)。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性状在小麦种质资源中存在广泛变异,植物内源激素GA3和ABA的相对含量是影响种子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鲁麦18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ATP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性状、生理特性及苗期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15~20 mg/L)ATP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和种子活力较对照处理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 83~10. 00百分点,14. 61%~30. 52%,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浓度ATP浸种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在ATP浓度为20 mg/L时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根系活力增加11. 70%,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7. 32%,根系干质量增加24. 15%。表明ATP浸种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种子萌发性能,同时还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活力对低温和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棉花种子活力的品种差异及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活力结果的影响,以17个棉花主栽品种(系)为材料,用简化的标准发芽、低温发芽和人工老化发芽3种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活力,并分析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活力测定方法下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各活力指标表现趋势也不一致,低温条件主要抑制种子幼苗的生长势,老化条件则主要抑制种子的发芽率。简化的标准发芽的活力指数与2种逆境发芽下的活力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对3种测定方法的种子活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中棉所102、新陆中42、湘杂7号、XG39K5、屯杂6号及皖杂9号等高活力品种。低温和人工老化发芽条件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与种子各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种子密度和健子率在不同发芽条件下均与种子活力关系最密切,可作为判断棉花种子活力大小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灌水对低温冻害后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拔节期小麦在-6℃低温环境下维持4h后,分别在处理后第1d、4d和7d对小麦灌水,灌水量分别为保持土壤含水量26%、18%和10%的小麦后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灌水时间的延迟和灌水量的减少,低温处理后小麦分蘖茎存活率逐渐降低,对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恢复效果影响逐渐降低。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大分蘖存活率显著提高,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潜蘖再生率显著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植株性状增加明显,第1天灌水,灌水后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穗部结实性状明显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大蘖穗产量明显增加,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潜蘖成穗增加显著。试验中,灌水对小麦株成穗数影响较大,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DA-6作为一种高效植物生长物质,对多种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抗逆、抗病、改善品质、早熟等功效,但有关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少。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试验材料,将6g/L DA-6分别于花后0、5、15、25、35d均匀喷施于玉米叶片,研究DA-6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DA-6可不同程度增加种子内蛋白质含量,进而影响种子活力。不同时期喷施DA-6使得种子活力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处理时间延后种子活力逐渐升高。在花后35d处理,其种子活力指数达最大值,为0.77,较对照增加0.10,提高14.8%。因此,在玉米自交系郑58花后35d喷施DA-6可有效提高玉米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傅金锋  齐绍亮 《种子》1999,(4):30-31
以北方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的15个小麦品种为试材,用不同方法测定了种子活力,分析了种子活力与小麦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前后的活力的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幼芽长,幼芽鲜重和幼芽干重等活力指标各自的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些活力指标都可用以表示种子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种子发芽法,对10个不同白皮小麦品种进行种子活力各项指标及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及淀粉酶活性均存在差异。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大。相关分析还显示,α-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在高度正相关,致使种子发芽快;小麦收获期遇阴雨潮湿环境易穗上发芽。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新疆制种基地甜玉米种子适宜收获期,为高活力甜玉米种子生产提供依据,选用4个甜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新疆制种基地甜玉米杂交种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授粉后20~45 d之间的不同收获期,参试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生长势、干物质积累、抗冷性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京科甜179和京科甜533在授粉后35 d收获,京科甜183和京科甜158在授粉后40 d收获时,各品种种子活力指标和生长指标值均达最大,抗冷性最强,为最适收获期;品种之间,最适收获期的发芽率为京科甜183 (92.00%)>京科甜158(89.00%)>京科甜533(87.00%)>京科甜179(85.33%).在抗冷性方面,京科甜183抗冷性最强,京科甜179抗冷性最弱.  相似文献   

13.
找出适宜在多个环境条件下评价小麦持绿性状的表型指标,为快速筛选小麦持绿品系,加速抗旱、高光效育种进程提供数据支撑。以包含306个家系的RIL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浆不同时期旗叶叶绿素SPAD值、功能绿叶面积持续期(GLAD)以及衰老参数变化特征,并对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IL群体SPAD值、GLAD在整个灌浆期的变化动态复杂,衰老相关参数无法反映其动态变化过程。2种水分条件下,在灌浆后期(花后20、25和30d)SPAD值与粒宽、粒厚、千粒重以及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灌溉条件下花后10、13、16、19和22d的GLAD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干旱胁迫条件下GLAD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则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旗叶SPAD值在灌浆后期(花后20、25和30d)相比于GLAD和衰老特征参数与产量性状具有更好的相关性,且测定相对简单,更适宜于持绿品系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4.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180万株/hm2)、中(270万株/hm2)、高(330万株/hm2)3种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周麦18号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密度下,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播期对周麦18号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成穗数是决定周麦18号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制约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保证周麦18号高产的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0月15日,播种密度范围较广(180万~330万株/hm2),早播适宜低密度,播期推迟,密度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灌水对低温冻害后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研究拔节期小麦在-6℃低温环境下维持4 h后,分别在处理后第1、4、7天对小麦灌水,灌水量为保持土壤含水量26%、18%、10%,并分别记录小麦后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灌水时间的延迟和灌水量的减少,低温处理后小麦分蘖茎存活率逐渐降低,对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恢复效果影响逐渐降低。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大分蘖存活率显著提高,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潜蘖再生率显著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植株性状增加明显,第1天灌水,灌水后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穗部结实性状明显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大蘖穗产量明显增加,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潜蘖成穗增加显著。试验中,灌水对小麦株成穗数影响较大,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19,(6)
为了探明华南地区甜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种子的适宜采收期,为甜糯玉米种子生产提供依据,以玉米甜糯杂交种南8424×bw 1992、糯单隐自交系南8424、甜糯双隐自交系bw 1992种子为材料,于授粉后20~52 d收获果穗,通过室内发芽试验与室外育苗试验,研究其种子活力和幼苗长势差异。结果表明,杂交种的幼苗高度、生物产量和活力指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糯自交系次之,双隐自交系最弱;授粉后不同收获期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幼苗高度、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随着授粉后收获时间的延迟,各项测定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杂交种南8424×bw 1992制种以授粉后36 d收获为宜,而糯自交系南8424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 d收获为宜,双隐自交系bw 1992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44 d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变化,以及对赤霉素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种子在贮藏12个月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种子低温贮藏8个月后的活力指数开始下降,12个月后下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35d和50d收获的种子受影响最明显,40d和45d收获的种子表现较稳定,尤其是45d收获的种子.通过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处理比较分析发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F值不显著,说明常优3号种子的休眠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5个主推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存在差异。每667m~2平均产量为538.6kg,其中最高是周麦27号达到586.0kg,最低周麦18号为502.7kg;产量三要素的平均亩穗数37.4万,变异系数14.76%,最高达到40.6万;穗粒数平均为36.1粒,变异系数17.14%,最高为43.1粒;平均千粒重46.5g,最高达到48.7g,变异系数4.91%。灌浆速率测定表明渐增期、快增期持续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达到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灌浆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周麦16号均最大分别为1.67mg/grain·d、3.29mg/grain·d,周麦23号均最小分别为1.42 mg/grain·d、2.46mg/grain·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在不同品种间表现趋势相同,渐增期除周麦23号外,其他4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灌水及化控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灌水和化控处理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粒色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同灌水及化控处理,研究花后小麦颖壳、籽粒、旗叶叶绿素含量、千粒重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后5~30 d,灌2水比灌3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花后15 d和25 d时,灌2水与灌3水处理的千粒重差异显著.灌水对灌浆速率的影响与千粒重相似.籽粒、颖壳、旗叶叶绿素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灌浆速率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本试验中化控处理对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