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豆、绿豆和红小豆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45±1℃、高湿度(95%相对湿度)条件对种子进行老化处理,测定老化后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发芽和活力指标,明确老化处理后不同豆类种子表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全部豆类品种经高温高湿老化处理,都会表现发芽、活力及生长能力下降,但不同豆类间下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3个大豆品种经过96h老化后均无发芽能力,而绿豆和红小豆所有品种的发芽率在88%以上,仍然具有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红麻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份红麻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老化过程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苗干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4±1)℃、高湿(95%相对湿度)条件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15个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都呈下降趋势,降低过程不是等速率的,且品种之间有差异;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15份红麻种子耐老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辽55>C-2>粤红1号>SD124>新红95>泰红763>KB11>青皮1号>83-20>SF192>V379>红引135>KB2>福红991>台农1号.同时供试红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苗干重与老化处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2)
为探讨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钙(CaCl2)溶液对大麦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宜的大麦种子引发剂,以经过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80%)人工老化处理0,3.5,6.5d和9.5d的2个不同品种大麦种子为材料,在25℃条件下,用20%PEG溶液和1%CaCl2溶液引发处理24h,分析其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引发剂中,PEG溶液显著优于CaCl2溶液。2个大麦品种老化种子的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提高,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种子引发不仅能够提高其发芽特性,还能够预防种子的吸胀损伤进而修复其老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种子》2018,(10)
为研究柳枝稷种子活力对人工老化的响应,分别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3个品种Cave-in-rock、Alamo和Sunburst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方法从0~96h每12h为间隔,设置9个老化时间,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柳枝稷种子活力指标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活力指数先(12h)急剧下降而后缓慢下降,浸种液电导率呈先趋于平缓再上升趋势。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浸种液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人工老化处理可导致柳枝稷种子发芽的降低和膜透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种子老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不同活力玉米杂交种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的方法对玉米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利用室内培养箱及温室环境条件,研究玉米种子活力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变化规律及种子老化对不同活力玉米幼苗生长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延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豇豆种子经高温高湿(40℃,100%RH)老化处理后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短荚豇豆亚种发芽各项指标下降率平均数以及相对电导率上升率平均数均比长荚豇豆亚种的低,因此,短荚豇豆亚种耐贮性比长荚豇豆亚种好。  相似文献   

9.
红花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贞 《种子》1998,(1):13-15
从6个供试红花品种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对种子活力进行评价时,活力指数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1],自然老化的红花种子,其电导率与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成负相关。电导率可以作为红花种子活力测定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本实验采用高温高湿(T=52.3℃,RH=80%)人工老化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并以500 mg/L抗坏血酸(AsA)、20%聚乙二醇(PEG) 6000、500 mg/L赤霉素(GA3)3种溶液进行老化种子的修复,人工老化及修复后的种子经室内发芽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下降2.27%,发芽率下降2.67%,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下降7.29%,这三者虽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下降显著,分别较未老化处理种子下降35.86%和51.51%.PEG修复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指数;GA3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指数的修复效果最好;AsA和GA3修复处理使老化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未经处理种子的MDA含量水平;PEG、GA3和AsA修复处理对POD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人工老化处理对老芒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与表达量的影响,以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子为试验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方法处理种子,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计算相应指数,并对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检测醇溶蛋白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7天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依次下降58%、56.34%、75.36%、83%。从凝胶电泳体系优化结果可以看出,最优体系为:300 V电压、上样量为10μL、18%的聚丙烯酰氨凝胶。老化后的种子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带型的变化,即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种子活力指数对老化处理最为敏感,它的下降与电导率的变化相关性较大,种子活力丧失与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在同一时间,说明它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老化对棉花种子发芽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以晋棉21、晋棉32、晋棉34、太91995四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人工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幼苗下胚轴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100%)密闭环境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棉花品种的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表现为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4个品种吸胀后的种胚电导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化处理后发芽3d的幼苗下胚轴中POD、SOD活性的变化,4个品种都表现为双峰曲线,而MDA含量受POD、SOD活性的影响,与POD活性变化达到了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与表达量的影响,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试验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 RH)的方法处理种子,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计算相应指数,并对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检测醇溶蛋白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7天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依次下降58%、56.34%、75.36%、83%,从凝胶电泳体系优化结果可以看出,最优体系为:300 V电压、上样量为10 μL、18%的聚丙烯酰氨凝胶。老化后的种子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带型的变化,即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种子活力指数对老化处理最为敏感,它的下降与电导率的变化相关性较大,种子活力丧失与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在同一时间,说明它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1,(4)
以大葱种子为材料,通过定期测定人工老化(45℃、100%RH)和自然老化(室温贮藏)各项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研究大葱种子衰老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规律及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的大葱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CAT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OD活性随老化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种子活力在老化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而SOD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老化状态下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CAT和POD活性均随自然贮藏时间下降显著,说明种子的活力丧失明显。在发芽率变化一致的情况下,自然老化大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下降明显快于人工老化的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老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老化。  相似文献   

16.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蛭石引发处理和PEG引发处理对特耐热二白皮和碧绿青葛苣(L sativa var.angustana Irish.)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特性的影响.经过引发处理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28℃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的品种引发效果存在差异,而且蛭石的引发效果明显优于PEG,蛭石引发处理的莴苣种子在高温胁迫下两品种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高温休眠现象.蛭石引发可以减轻莴苣种子的高温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623×276、7501×283高粱杂交种及其三系亲本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54±1)℃高温、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处理,时间低于36h,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种子活力下降不明显。当处理达24h,623×276、623B、283R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比其对照明显升高。处理达36h623A比其对照也明显升高。(2)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电导率并不一定等速率升高,在某处理时间段则下降。(3)从种子的发芽,活力、电导率变化综合分析,两个品种及其三系种子耐老能力存在差异,632×276、623A、623B、283R、7501×283相对较耐老化而其它三系种子抗老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活力对低温和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棉花种子活力的品种差异及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活力结果的影响,以17个棉花主栽品种(系)为材料,用简化的标准发芽、低温发芽和人工老化发芽3种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活力,并分析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活力测定方法下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各活力指标表现趋势也不一致,低温条件主要抑制种子幼苗的生长势,老化条件则主要抑制种子的发芽率。简化的标准发芽的活力指数与2种逆境发芽下的活力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对3种测定方法的种子活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中棉所102、新陆中42、湘杂7号、XG39K5、屯杂6号及皖杂9号等高活力品种。低温和人工老化发芽条件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与种子各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种子密度和健子率在不同发芽条件下均与种子活力关系最密切,可作为判断棉花种子活力大小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