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甬籼409是以甬籼57/HP15为母本,浙农72为父本按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早籼稻新品种。2016-2017年浙江省2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8.0d,比对照中早39早3.5d,中抗稻瘟病。该品种于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早稻早熟品种甬籼15的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甬籼15秧苗生长影响较小,在大田常规育秧方式下成秧率较高,移栽后返青起发快,比对照嘉育293具有明显优势,比对照中早39也稍好,证明其苗期耐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甬籼409     
正‘甬籼409’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早籼稻品种(浙审稻:2018002)。该品种长势繁茂,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色浓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的浙江省区试显示,平均全生育期108.0d,比对照‘中早39’短3.4d;有效穗17.7万/667m~2,株高87.9cm,每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早熟早籼稻新品种甬籼634为供试材料,于2021年早季在浙江省余姚市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量(667 m2施用0、10.0、12.0、14.0、16.0 kg)和不同施氮方式(基∶蘖∶穗3∶1∶1、2∶2∶1、2∶3∶0)对甬籼634产量及性状影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丰产稳产性和生态经济效益,在浙江省肥力中等偏上的田块种植,甬籼634每667 m2氮肥施用量宜控制在12.0 kg的中氮水平,施氮方式以基∶蘖∶穗肥=2∶2∶1最佳。  相似文献   

5.
机插栽培试验表明,虽然早稻品种甬籼15的单产略低于对照嘉育253,但其成熟期比对照早4d左右,可为连作晚稻品种宁88提供较好的机插时间和生长季节,保证了宁88的高产稳产,实现了全年产量和栽培效益的明显增加。为此,因甬籼15早熟优势较显著,适宜在双季早稻轻型栽培,特别机插栽培中应用,在生产上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018—2019年在宁波市海曙区对引进的甬籼634、甬籼655等14个早籼稻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目前宁波当家品种甬籼15相比,甬籼634在相同生育期的条件下平均增产15.0%,具生育期短、分蘖强、谷粒大等优良特征特性,适合在宁波及相似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推广的多数籼粳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偏长,无法衔接冬播作物的直播茬口要求,培育早熟且高产、抗病的品种迫在眉睫。通过导入籼稻的早熟基因,培育出熟期早、高产抗病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919。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分别为146.5 d和147.0 d,比对照嘉优5号早熟2.4 d和1.2 d; 2 a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92.06 kg,比对照增产7.24%;稻瘟病抗性强,穗茎瘟损失率平均3.92%,最高等级3级。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苏南等南方粳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0个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比较及其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当前早籼稻品种特性,筛选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及技术,2017年引进10个早籼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主栽品种中早39相比,温926、甬籼975、嘉早37晚熟1~5 d,增产0.4%~2.7%;甬籼15、嘉早311早熟1~3 d,减产6.9%~13.8%。综合评价温926、甬籼975值得推广,嘉早37、甬籼15、嘉早311适合搭配种植。经相关分析,有效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要素对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有效穗>结实率>总粒数>千粒重,以有效穗最为明显,而有效穗、结实率与总粒数存在显著层级制约关系。早稻要实现高产,应采取增加有效穗为主,提高结实率、攻大穗为辅的栽培方式,667 m2产量达到460 kg以上目标的理想穗粒结构:667 m2有效穗数≥18.81万,穗总粒数≤105.6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8.6 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移栽期对早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在其他试验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对余姚市目前的早稻主推品种中早39和甬籼15开展品种对比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在2016年早稻育秧期间温度适宜、孕穗期间梅雨天气较少的情况下,适当早播均能有效提高中早39和甬籼15的秧苗素质,加快分蘖,提前生育进程,最终提高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两优6785是由用两系不育系885S为母本、黔恢785为父本配组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两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经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水稻迟熟组2a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25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9 t/hm2,比对照增产10.30%;全生育期158.9 d,比Ⅱ优838早熟0.9 d;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04号)。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耐寒性较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山区水稻生产,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通过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水稻恢复系R546,并利用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与R546杂交,育成新组合奇优546。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0.06kg/667m2,比对照(黔早优2017)增产8.7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4.33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4.97%;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4012号),适宜贵州一季中籼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甬籼15是宁波市农科院和舟山市农科院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籼中熟偏早品种,于2008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株型独特,耐肥抗倒,耐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特别适宜本地早稻轻型栽培和机插栽培。为探索该品种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奉化市江口街道在蒲口王村结合粮食功能区建设,建立了甬籼158.2hm2机插高产示范坊,并设立高产攻关田1934m2,现将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中组101等11个早籼稻新品种为对象,在金华地区开展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嘉创92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645.0 kg,其次是甬籼980,667 m2产量为641.7 kg;生育期分别比对照短3、5 d,在生产上可作为双季稻种植大户前茬中熟早籼稻搭配品种。研究为嘉创92、甬籼980品种在金华地区试种引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晚粳新品系。2004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为560.3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达513.4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7.2%;经作连晚特早熟品种栽培13.4m2小区鉴定试验,7月10日播种,  相似文献   

15.
早籼稻甬籼69茎秆抗折力及稻谷容重性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甬籼69和浙江省近几年早籼稻主要推广品种在完熟期茎秆抗折力和收获后稻谷容重,结果表明,甬籼69的主穗和分蘖穗的茎秆抗折力都较强,分别比对照嘉育293增加91.7%和43.4%,茎秆总平均抗折力8.13 N,位列第1位,表现出较强抗倒性;甬籼69的稻谷容重高达621 g·L-1,远大于其他供试品种,稻谷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施贤波  金林灿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334-2336
甬籼409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早熟早籼稻新品种,于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8002),为研究播期和播量对甬籼409直播栽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3个播期和4个播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甬籼409在宁波地区直播的最适播期和播量是4月10日和120 kg·hm-2。  相似文献   

17.
“甬籼15”特征特性及轻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籼15”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早熟、丰产早籼新品系。2006、2007年参加宁波市早稻区试,并在宁绍地区多点试种,2008年参加宁波市早稻品种生产试验,并在宁绍地区示范种植500多亩。目前“甬籼15”已通过浙江省品审委预审。该品系表现为熟期早、丰产性较好、株型独特,耐肥抗倒、耐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米质与“嘉育293”相仿,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21,(4)
正"甬籼15"是早籼早稻中熟偏早品种,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甬籼15"主要特征特性(1)经济性状株高80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有效穗30万,每穗总粒72粒,实粒60.5粒,结实率84.03%,千粒重24.0克,亩产427.2千克。(2)生育期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种植表现,成熟较早,有利连作晚稻的早播早种,奉化区的生育期观察"甬籼15"平均生育期10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9.
浙南一带台风多发,秧苗易受洪涝灾害而造成晚稻无法及时播插。通过对中早39、金早09、甬籼69等5个品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及不同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救灾用品种为金早09和中早39,适宜播期为7月15-30日。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839.05和9 696.90 kg/h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72.15 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