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种子》2020,(5)
以新疆火绒草为材料,考察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火绒草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光照/黑暗(12 h/12 h)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的;去除冠毛的种子发芽率比有冠毛种子高27%;浸种36 h发芽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采用不同光照条件(全光照、暗培养)、不同基质(纸质、沙质),设置0~5、5~10、10~15、15~20、20~25、25~30℃6个温度梯度(取温度梯度中值)进行发芽试验,以探索江孜沙棘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为7.359g,TTC法测得种子活力为91%;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种子最终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暗培养、沙质基质条件更有利于种子萌发;温度对江孜沙棘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在江孜沙棘育苗生产中,适当遮荫、保持土壤通透、提高温度等措施更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塔依尔  杨梅花 《种子》2004,23(9):32-34
本文在水、气、基质等适宜,8h光照条件下,主要研究了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为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沙棘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胚根生长量和发芽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沙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不同温度下,沙棘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沙棘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就根生长量来看,沙棘种子表现为喜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较大.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温度分别为10、15、18、20、25、30、35℃;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两种条件.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10℃低温下种子吸胀和发芽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随之增高,当温度达到35 ℃时,种子霉烂率最高,但发芽率降低,其中20、25、30℃条件下,种子吸胀速度较快,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与其它温度相比较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苦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苦参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5.
光照和温度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种子萌发率降低或萌发期延长;变温条件下,10℃/20℃、10 ℃/25℃和15 ℃/25℃为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萌发率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狗尾草和金色狗尾草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尾草和金色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具同属不同种植物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为分析种子萌发特点及其调控因子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定6个温度处理和2个光照条件共12个处理.萌发指标包括萌发率、初始萌发时间、休眠率.结果表明:5℃/15℃和10℃/20℃是2种狗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低温和高温均显著抑制种子萌发;2种狗尾草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同一温度下光照或黑暗对2种狗尾草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温度对光照或黑暗环境下狗尾草种子休眠率无显著影响,对金色狗尾草种子休眠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盐分和温度以及光照对陆地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陆地棉种子在3种光照、3个温度梯度和7个盐分梯度条件下萌发,测定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随NaCl浓度增高陆地棉种子萌发率降低,直至接近于零。不同温度和盐分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陆地棉种子萌发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最适温度时,种子耐盐临界值为148.13 mmol.L-1,极限值为305.81 mmol.L-1。  相似文献   

9.
姜黎  彭钼植  田长彦 《种子》2022,(12):14-18
为探索盐爪爪对荒漠干旱盐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分浓度及光照(光暗交替和全黑暗)处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高温能显著抑制盐爪爪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15℃;在同一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和盐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存在交互作用,低温或高温均显著降低了盐爪爪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在同一温度下,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有显著差异。在适宜温度下(30℃/15℃),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耐盐临界值分别为393.6 mmol/L和259.0 mmol/L,极限值分别为664.7 mmol/L和403.3 mmol/L,光照能显著提高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因此,温度和盐分可作为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主要限制生态因子,同时光照也可作为重要的调控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0.
野生泸定百合种子休眠和萌发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泸定百合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和园艺观赏价值极高,自然条件下泸定百合种子的萌发率极低,主要依靠幼芽鳞茎的形式来繁殖后代.为研究和确定云南野生泸定百合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习性,本研究设置了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试验,具体为在有光照(光照12 h/d)和无光照的黑暗条件下,分别设置了恒温20℃、30℃和20~30℃变温时种子的萌发试验;设置了5℃低温层积处理后种子的发芽试验,层积时间分别为7、14、21、28d和60 d;以及100mg/L赤霉素处理后,种子于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恒温20℃和20~30℃变温的黑暗条件,适宜野生泸定百合种子的萌发,表现为萌发时间最短、发芽率达到了最高(45%);100 mg/L的GA3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加快和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而5℃的低温层积对野生泸定百合种子的萌发在萌发时间和发芽率方面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质、光照和温度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羊耳菊种子的萌发特性,观察了不同基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处理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的基质分别为纱布、滤纸及细河沙;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2种;萌发温度分别为10,15,20,25℃.结果表明:1)种子萌发最佳基质为细河沙;2)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3)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达53.75%.本研究可为羊耳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 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巧玲花种子萌发最适条件,在GA3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 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为0、24.9、35.5、67.325μmol/(m2·s)的条件下研究了GA3、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巧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 000μmol/L GA3浓度、20℃温度、黑暗为巧玲花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巧玲花为喜低温型种子.  相似文献   

14.
温韦华  陈进勇 《种子》2016,(6):27-31
北京地区乡土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对地黄、米口袋、红花锦鸡儿、白屈菜、蛇莓等乡土地被植物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光照促进地黄种子萌发,12h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在6d后超过60%.米口袋种子萌发的关键是种皮处理,开水浸泡1晚后,在30℃/20℃条件下,萌发率在8d后超过60%.红花锦鸡儿种子较易萌发,无论光照与黑暗,25℃/15℃还是20℃/10℃条件下,萌发率在3~4d后即超过60%.白屈菜种子萌发较慢,低温有利于萌发,在20℃/10℃条件下,无论光照与黑暗,萌发率在14~17d后超过60%.蛇莓的种子在20℃/10℃和25℃/15℃条件下,萌发率在1周后超过60%,优于30℃/20℃.  相似文献   

1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150-5156
卵叶海桑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严重制约了该树种的自然更新和种群扩大。为了解其濒危机制,对在不同光照时间、温度和盐度处理下卵叶海桑种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卵叶海桑种子不能萌发,只有在光照作用下且每日光照时间达到12 h,卵叶海桑种子萌发率最高。卵叶海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在低于15℃条件下,种子发芽迟缓或不发芽;当高于30℃时,发芽率下降。卵叶海桑种子萌发的最适盐度处于0~0.25%之间,盐度高于1%时,种子不萌发;当处于低盐度环境时,对其萌发行为有促进作用。因此,卵叶海桑种子萌发会受到光照、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的限制。通过了解种子萌发与环境的关系,从种子生态学方面分析其濒危机制,为寻求合适的人工育苗方法恢复种群数量、扩大分布区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桑敏  安晖  崔娇鹏  刘东焕 《种子》2022,(5):116-119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7种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20℃,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1.3%;绢毛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和15℃/8℃;粉刺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8℃;边塞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2.7%。不同温度条件对多刺锦鸡儿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香青兰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及浸种时间对香青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香青兰种子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能萌发,但光照条件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香青兰种子的发芽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发芽温度为25℃;浸种可促进香青兰种子的萌发,6~12 h为适宜浸种时间.其中,浸种6 h发芽势最高,为70.0%;浸种12 h,发芽率达最高,为94.O%.  相似文献   

18.
对繁缕进行温度、光照、低温贮藏、赤霉素和破种皮处理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繁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2℃,最适光照条件为8 h。低温贮藏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70℃贮藏后种子萌发率达到93.25%。赤霉素对种子萌芽影响较显著,最适浓度为500 mg/L。破种皮处理后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96.75%,并于5 d萌发完毕。  相似文献   

19.
滇南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诗雨  杜娟  李叶芳  陈鑫  关文灵 《种子》2019,(9):73-76,80
为探究滇南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采自云南禄丰的滇南杜鹃种子为研究材料,观察并测定其形态、种子千粒重及吸水率,统计了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浓度GA3及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滇南杜鹃种子呈卵形至长卵形,种皮红褐色,两端有翅,长(1.60±0.18)mm,宽(0.54±0.08)mm,千粒重为(0.1296±0.005)g。2)在15℃/25℃变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84.33%,发芽势为34.33%;在5℃/15℃变温12h光照/12h黑暗和24h黑暗以及30℃恒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均不萌发。3)在100~5000mg·L^-1的GA3处理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mg·L^-1GA3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7.00%。4)在5%~20%的PEG胁迫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显著降低,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20%PEG下,滇南杜鹃种子完全未萌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低温(5 ℃)和高温(35 ℃)严重抑制种子萌发,25 ℃是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温度,发芽率达到68.9%。光照条件对高山龙胆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黑暗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浓度会阻碍种子萌发,以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最为适宜,发芽率可达85%以上。 [结论]因此,高山龙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且种子需光萌发,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