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水稻》2021,51(5)
粳优58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以139A为母本、C58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配组而成的优质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综合抗病性表现优异,米质达到国标优质三级。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48 t/hm~2,比对照津原85增产5.4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36 t/hm~2,比对照津原85增产8.44%。2015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介绍了粳优586的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嘉优中科6号是"粳不籼恢"型超高产三系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加快该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总结了该组合父母本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甬优538在浙江文成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1):49-50
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3号A为母本、F7538为父本配组选育的籼粳杂交晚稻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引入浙江文成县试种,表现为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粳不/籼恢三系法途径,以优良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对粳型不育系强恢的中籼型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育成综合性状优、易被籼稻恢复系恢复的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和多个强恢中籼恢复系,并以甬粳2号A为母本、中籼恢复系为父本育成了4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国家和多省审定或认定,在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三系法粳不/籼恢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粳优9313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种19A和恢复系中粳恢9313配组育成的优质、多抗、高产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总结了该组合的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特籼占25     
特籼占25由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特青2号/粳籼89。199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编号:国审稻2001021。  相似文献   

7.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84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4,(5):12-14
T4012A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80-4A为母本,以优质粳稻品系T4012(镇稻88/武育粳3号)为父本,经测交和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于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配制的杂交晚粳组合T12优66(T4012A/R7066)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六优3—2     
六优3—2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82年用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与恢复系宁恢3—2配组育成。其母本六千辛A是以BT型矮秆黄A为母本,中粳品系691/千重浪/Zenith(简称六千辛)为父本,回交转育成的中粳不育系,1981年定型,不育性稳定,可恢复性好。恢复系宁恢3—2为几内亚的模型陆稻粘利作母本,选用籼粳交后代偏粳型恢复系粳7623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中便恢复系。该组合1989年4月经江苏省第九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7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粳稻(中熟组)区试,7个点平均…  相似文献   

10.
粳恢35是用"人工制恢"法选育的能恢复野败型粳稻不育系的粳型新恢复系,与野败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热粳1A配组育成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花粉量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杂交粳稻组合热粳优35(热粳1A/粳恢35),在区试中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于2014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甬优5552号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不育系甬粳55A和恢复系F6852选配而成的籼粳交弱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阐述了相配套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金穗8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水稻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京越1号/冀粳14号//中作93。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9。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5,(6):83-84
五优84是利用优质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籼不粳恢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增产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14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4.
王先俱  庞秀  丁芬  商文奇  姜伟 《杂交水稻》2020,(2):21-23,31
粳优653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用粳65A与C315配组选育的中早熟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优质、食味品质好、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制种产量高.201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大面积制种可采用母本机械化插秧、机械化赶粉,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杂交种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连粳7号     
连粳7号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登记)编号:苏审稻201008。  相似文献   

16.
163A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BT型不育系BJ-1A为母本、毕粳43/BJ-1B选系中优良单株作父本杂交,后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粳稻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79%,开花和异交性好,柱头自然外露率高达75.5%,稻米品质优。2017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黔粳优57(163A/NR210)和黔粳优2号(163A/黔粳恢2号)分别于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津优2003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型不育系341A与粳型恢复系77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徐优63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BT型中粳不育系徐9320A为母本、自育优质中粳恢复系1163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具有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较强、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中禾优3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BT型早熟晚粳不育系嘉禾316A为母本、以恢复系NP00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5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优59是用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CH59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形大、耐寒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