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马缨杜鹃种子适宜的短期贮藏技术,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下贮藏30 d和310 d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30 d时,常温、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常温贮藏下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其中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常温贮藏方法较适合于对马缨杜鹃种子30 d左右的短期贮藏。贮藏310 d时,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冷藏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冷藏条件下贮藏310 d的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贮藏30 d。因此,冷藏是马缨杜鹃种子310 d左右短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就不同树龄种子、种子不同贮藏条件和发芽时不同光照条件对梓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冷藏比其他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高;多年树龄的种子发芽率比短年树龄种子发芽率高,40年树种子发芽率达70%;在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梓树种子都能够萌发,但在光照条件下萌发更好,最高发芽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青叶胆种子的保存及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从云南弥勒山采集青叶胆种子,自然风干20 d后测其千粒重;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及光照(红、黄、蓝、绿、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培养30 d后,记录发芽种子数;分别将种子在GA3(100和200 mg/L)溶液、3%KNO3溶液及蒸馏水(CK)中浸泡3 h,在(25±1)℃、自然光照下培养30 d,计算种子发芽率。[结果]青叶胆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光照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贮藏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寿命约为7个月,4℃低温冷藏可延长种子寿命;GA3、KNO3浸种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该试验结果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野生凤仙的进一步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采种期、贮藏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浸种对滇水金凤野生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滇水金凤种子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不宜常温(22℃)久藏,而冷藏(2℃)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贮藏30d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5%、48%和20.60,且出苗整齐;不同浓度GA3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滇水金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活力指数,同一浓度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以GA3250mg/L浸种16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7%、92%、40.55和64.47。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东北粳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黑龙江地区4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浸种温度对粳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粳稻品种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浸种水温为25℃时,粳稻品种发芽率最高,且浸种48h后的发芽效果较好。同时,研究还表明,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明显,除在25℃和35℃浸种时4个品种之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种子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在20℃、30℃4、0℃、50℃温水中浸种的吸水规律,以及在恒温25℃无光条件下,浸种温度对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吸水量在20℃~50℃浸种水温范围内,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和浸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浸种12h和24h后吸水量基本不变;在25℃无光照条件下,20℃、30℃、4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缩短,出芽整齐,并以40℃浸种水温的种子萌发最好;5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萌发质量降低。对不同浸种水温下两种丁香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0℃浸种水温条件下,12h和24h分别为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最适宜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催芽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种15 min时,50℃为最佳烫种温度,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分别为79%、50%和2%,50℃以下烫种时霉变率较高,高于50℃烫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降低;50℃烫种条件下,烫种5~30 min发芽率和霉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浸种6 h以上发芽势显著降低;变温催芽30℃—10 h/25℃—14 h较恒温能提高发芽率,但会降低发芽势.表明,辣椒种子最适催芽条件为50℃烫种10~15 min,30℃浸种4 h,30℃ 恒温或变温30℃-10 h/25℃-14 h催芽.  相似文献   

9.
以香薷种子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光照和暗处理、不同浸泡时间及低温贮藏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以观测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给予光照和遮光2个处理条件下,香薷种子均可以顺利发芽;低温4℃贮藏5 d的种子在9 d后发芽率可以达到96%以上;浸泡32 h以后的种子在经过24 h的萌发试验后,发芽率达96%;香薷种子存在后熟现象,贮藏30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9%。香薷种子可通过蒸馏水浸种24 h、黑暗处理提高其发芽速度,通过4℃低温保存种子来延长种子休眠时间。  相似文献   

10.
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不同产地的长柄扁桃种子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吸水规律、发芽特性及不同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以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20~25℃是发芽的最佳温度;神木长柄扁桃种子发芽要求的温度高于内蒙古长柄扁桃;150 mg.L-11~350 mg.L-1赤霉素浸种对其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加快发芽速度;质地紧密的木质化种壳是阻碍长柄扁桃发芽的最主要的因素;用机械破碎种壳可以显著地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浓硫酸浸种4 h发芽率最高能达30%。  相似文献   

11.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相似文献   

12.
黄蜀葵种子催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黄蜀葵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本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与浓度、处理温度、浸泡时间等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蜀葵种子最佳浸泡时间为12 h,最适发芽温度为变温15~25℃,浸种时间、培养温度交互作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浸种12 h、变温15~25℃;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GA、6-BA、CTS、SPM、PEG对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作用,其中以25%PEG能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及浸种条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洛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美容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子形态的观察,以及长度、宽度、千粒重的测定,明确高山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pH值、赤霉素、浓硫酸浸种等处理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从种子贮藏温度来看,低温贮藏的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种子,-20℃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6%、64%;从浸种条件来看,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400 mg/L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佳,高达90%;根据pH值梯度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也呈现不同,以pH值为5.4时发芽势最高,pH值为6.2时发芽率最高,为68.67%。综合比较,以400 mg/L赤霉素处理时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今后的蓖麻播种育苗提供参考。[方法]设4个浸种温度15、25、35、45℃和5个发芽温度15、20、25、30、35℃,研究不同发芽温度和浸种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发芽温度为15、20、25、30、35℃时,蓖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21%、43%、95%、91%、36%;发芽势分别为8%、26%、91%、88%、31%;发芽指数分别为1.31、2.48、5.35、5.43、2.37。发芽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浸种温度影响均不显著,但发芽温度与浸种温度互作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结论]浸种温度与发芽温度相互作用显著,其最佳组合为25℃的发芽温度和35℃的浸种温度。  相似文献   

15.
设置4种不同温度、4种不同种子处理方法、3种不同发芽床,对何首乌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探讨何首乌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促进发芽的处理方法和最适环境。结果表明:何首乌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是15~20℃;-10℃冷冻处理、20%PEG-4000溶液浸种、20%PEG-6000溶液浸种和自来水浸种4种处理发芽率分别为:93%、81%、87%和84%,都小于空白对照组的97%。可见-10℃冷冻处理、20%PEG-4000溶液浸种、20%PEG-6000溶液浸种和自来水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并没有促进作用;采用滤纸床、恒温20℃时种子发芽率达97%,较土壤床的发芽率77%与纱布床的发芽率85%都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条件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闽茄二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发芽床条件及发芽温度三因素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茄子种子在25℃条件下采用800~1 0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或25℃下采用细砂发芽床或清水浸种后在25℃条件下育苗,对提高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下青霉素对藏木香种子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结果发现,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浸种对藏木香种子发芽有显著的影响。在25℃下,用浓度为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后藏木香种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等都显著下降,低于10℃时不能发芽;藏木香生产中,种子发芽温度应当控制在20~25℃,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指数。  相似文献   

18.
凤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浸种时间及浸种温度对风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温度对其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其浸种温度均以25℃为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时间对凤仙花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浸种时间均以浸种24h为佳。  相似文献   

19.
猪屎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纸摩擦种皮,75℃热水、98%浓硫酸和1 g/L KNO3溶液浸种4种处理方法及不同处理时间对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种子进行发芽前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h黑暗无光照和12h黑暗、12 h光照的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的千粒重为11.11 g、硬实率为85%;种子发芽对光照要求不严,属于光不敏感型种子;采用75℃的热水浸种5 min或砂纸摩擦种皮3~5 min,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00%,促进猪屎豆种子萌发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