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呈味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覆土栽培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竹笋适口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测定覆土栽培1 a、覆土栽培2 a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笋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呈味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覆土栽培高节竹笋鲜味、甜味、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总体上明显降低,但鲜味、甜味和芳香类氨基酸比例提高,苦味氨基酸比例下降,覆土栽培对1 a竹笋的影响明显高于覆土栽培2 a竹笋。  相似文献   

2.
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高节竹出笋盛期采集刚出土和出土后1 d、出土后2 d、出土后3 d的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高节竹笋出土后生长时间对竹笋长度、笋个体质量和脂肪、维生素C、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木质素、草酸、单宁、总黄酮含量、芳香味氨基酸比例有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对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呈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也不明显。[结论]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存在明显的出土后时序变化,食味品质主要影响成分为木质素、草酸、单宁和总黄酮等,呈味氨基酸影响较小,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高品质竹笋生产出发,宜及时采挖出土后1 d内的竹笋。  相似文献   

3.
3个海拔梯度对高节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高节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差异,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集3个海拔梯度(110、370、560 m)的高节竹林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基径、长度、笋个体质量、可食率和可溶性糖、维生素C、胱氨酸、酪氨酸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及单宁、草酸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高节竹笋蛋白质、脂肪、淀粉、总黄酮、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纤维素、木质素、苦味、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对芳香味氨基酸含量和芳香味、苦味氨基酸比例有较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中、高海拔竹笋优于低海拔竹笋;海拔高度对竹笋营养品质、食味品质有较显著的影响,但对外观品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节竹地上器官氮、磷、钾含量及积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7年8月,对浙江省桐庐县人工种植的1~5 a的高节竹纯林采用全收获法测定不同年龄段的高节竹地上部生物量,并测定高节竹的叶、枝、秆的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高节竹地上部分器官中氮、磷、钾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叶枝秆,叶、枝、秆中氮平均含量为20.48、7.48、3.62 g·kg~(-1),磷平均含量为0.87、0.63、0.48 g·kg~(-1),钾平均含量为13.02、6.00、4.85 g·kg~(-1)。高节竹地上部各器官氮、磷、钾积累总量为294.90 kg·hm~(-2),大小顺序为:秆(142.16 kg·hm~(-2))叶(93.51 kg·hm~(-2))枝(59.23 kg·hm~(-2));不同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大小为:氮(141.97 kg·hm~(-2))钾(140.06kg·hm~(-2))磷(12.88 kg·hm~(-2))。氮素在叶、秆中分配率均为39.2%,磷、钾在秆中的分配率则分别为60.1%、56.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氯素施肥对雷竹笋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高品质竹笋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雷竹丰产林为研究对像,设置低氯(12%)、中氯(24%)和高氯(34%)3个水平的氯素施肥处理,分析增施氯肥对雷竹笋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雷竹林施用氯素肥料对竹笋感官品质并无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营养和食味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随着施氯量的增加,雷竹笋蛋白质、木质素、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苦味氨基酸及芳香类氨基酸比例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脂肪、淀粉含量及人体必需、鲜味、甜味氨基酸比例总体上呈升高趋势,纤维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脂肪、蛋白质、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鲜味和芳香味氨基酸比例不同施氯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高氯施肥雷竹笋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中氯、低氯施肥,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中氯、低氯施肥;可溶性糖、氯离子含量及糖酸比总体上呈升高趋势,草酸、单宁及总酸含量则相反,且可溶性糖、单宁含量及糖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 ]氯素施肥尤其是高氯施肥虽然对雷竹笋感官品质影响较小,但能降低竹笋粗糙度,增强竹笋鲜味、甜味及芳香味,明显改善竹笋风味与适口性。高氯施肥对雷竹林土壤性状特别是氯离子积累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量对黄连早期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连早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肥施肥量对黄连早期高生长影响不大,但可促使新叶片提前20多天萌出,并对黄连叶片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施肥量小于22.5 kg·0.066 hm~(-2)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叶数量成上升趋势,当施肥量为22.5 kg·0.067 hm~(-2)时,新生叶片达最大为7.52片,当施肥量大于22.5 kg·0.067 hm~(-2)时,新生叶片开始减少。对黄连地下部分的影响为当施肥量小于15 kg·0.067 hm~(-2)时,根茎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变长,由1.26 cm长至1.44 cm,施肥15 kg·0.067 hm~(-2)时达最长为1.44 cm,较对照组(1.26 cm)高出14.29%;当施肥量大于15 kg·0.067 hm~(-2)时,根茎长反而变短,当施肥量大于22.5 kg·0.067 hm~(-2)时,根茎长度较对照组短;施肥对根茎的重量有显著影响,尤其当施肥量为22.5 kg·0.067 hm~(-2)时,根茎的重量达最大为1.5 g,较对照组(0.82 g)高出172.92%,黄连产量达最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共设置4种不同施肥处理,探讨其对竹笋中的氨基酸、草酸、单宁、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的影响。施肥处理为有机肥(O:蚕粪+菌棒残渣6 600 kg·hm~(-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4%、2.3%和2.9%);复合肥(F:毛竹专用肥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25∶13∶8);有机肥+复合肥(O+F:有机肥2 4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变化趋势为O+FFOCK;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为OFO+FC;,pH则是OO+FCKF。笋中蛋白质以O+F处理为最高,比F、O和CK各处理增加9.37%、17.45%和5.42%。笋中氨基酸和单宁以O+F处理最高,分别为36.1 g·kg-1和17.8 g·kg-1,其次是F处理,均与CK处理达到了显著差异。笋中草酸则以F处理最高,其次是O+F处理,分别为22.45 mg·g-1和21.24 mg·g~(-1)与CK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增加了33.87%、41.49%;粗纤维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笋中粗多糖以O处理为最高6.7 g·kg-1,且与F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脂肪与其他各类指标变化趋势不同,以空白CK最高,但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总之,施肥有利于增加笋中氨基酸、草酸、粗纤维和单宁含量;而有机肥处理有利于粗多糖的的累积;有机肥配合复合肥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笋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避光处理对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形态与分布影响的机理。[方法]运用感官评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技术和磷钨酸-钨酸钠比色法,采用覆土(EP)、双层不透光套袋(CLPB)和自然生长(CK)3种不同处理,对麻竹鲜笋的口感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分析测定麻竹笋笋体单宁物质含量、形态和分布。[结果](1)不同处理的麻竹鲜笋的口感不仅均呈苦涩味,且苦涩味强度均表现为由麻竹笋的基部到笋尖逐渐增强的趋势,其苦涩味强度整体大小顺序为:CKCLPBEP。(2)麻竹竹笋壁中含有单宁物质的细胞(CWT)可被2%氯化亚铁溶液染成黑色,与不含单宁物质的细胞区别明显。(3)单宁大量分布在薄壁细胞内,少量在纤维细胞内,维管束中的筛管和导管细胞中无单宁分布。(4)单宁在薄壁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少量分布在液泡中,电镜下CWT中积累的单宁可分为絮状、颗粒状和块状3种类型。(5)不同处理的麻竹笋单宁含量为CK:1.15 2.67 mg·g~(-1),CLPB:1.03 1.43 mg·g~(-1),EP:0.36 1.13 mg·g~(-1),其相应的CWT密度大小顺序为:CKCLPBEP,3种处理不同部位的单宁含量与CWT密度大小均为笋尖中部基部。[结论]避光显著降低麻竹竹笋壁的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自然光照下生长的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显著高于避光处理;光与竹笋中单宁物质分布和形态相关不显著,单宁形态仅与竹笋部位密切相关。覆土、套袋等避光措施可显著降低笋体单宁物质的含量,降低苦涩味,改善竹笋的口感品质,为培育低苦涩味麻竹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山地麻竹笋用林采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施用有机肥和生长调节剂,分析研究了笋林的出笋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麻竹林竹笋产量、挖笋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分别为11 451 ~25 440 kg·hm-2、7 840 ~15 360个·hm-2、1.41 ~1.66 kg·个-1;有机肥和生长调节剂对竹笋产量和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竹笋产量和数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经分析,竹笋产量、数量与施肥关系回归方程拟合良好;麻竹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2 484.8 kg·hm-2,生长调节剂用量为6.006 L·hm-2;竹笋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有机肥2 482.35 kg·hm-2,生长调节剂用量为6 L·hm-2.各处理麻竹施肥收益的变化范围为-5 699.5 ~7 310.2元·hm-2,麻竹施肥对竹林经营收益影响显著,竹林施用有机肥和生长调节剂与竹林收益回归方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毛竹增产剂及幼竹竹腔施肥对竹笋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竹腔施肥试验区与对照区毛竹竹笋游离氨基酸、还原糖、总黄酮、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锌含量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了两者竹笋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竹笋中游离氨基酸、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不会影响竹笋的营养品质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节竹是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 竹鞭延伸生长能力强, 具有较高的鞭笋生产潜力。为评价高节竹鞭笋品质和适口性, 以毛竹鞭笋为对照, 比较两者外观形态和营养物质、呈味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毛竹鞭笋相比, 高节竹鞭笋略长, 个体质量、基径和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草酸、总酸含量明显较低, 而可食率、糖酸比和脂肪、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高。高节竹、毛竹鞭笋除鲜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外, 高节竹鞭笋的氨基酸总量及其它氨基酸组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毛竹鞭笋, 但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组分比例显著高于毛竹鞭笋, 苦味氨基酸组分比例明显低于毛竹鞭笋。研究表明, 高节竹鞭笋较为粗大、可食率高、粗糙度低、适口性好, 质量总体优于毛竹鞭笋。  相似文献   

12.
在冬季竹林无覆盖的条件下,采用生产上常用的竹笋专用肥,研究不同施肥量(年施肥量分别为150 kg/667 m2、250 kg/667 m2和350 kg/667 m2)对雷竹笋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笋产量和经济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年施肥量250 kg/667 m2的综合施肥效果最佳,肥料全年分4次施入,每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施肥量的35%、15%、15%和35%。研究建议,目标笋产量为1 000~1 500 kg/667m2的丰产竹林,年施肥量可定为240 kg/667 m2;目标笋产量为1 500 kg/667 m2以上的高产竹林,年施肥量可定为360 kg/667 m2。研究结果为笋用竹林精准化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氮、硫沉降的响应。[方法]采用氮、硫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对照(CK)、低氮(LN, 50 kg·hm~(-2)·a~(-1))、高氮(HN, 150 kg·hm~(-2)·a~(-1))、低硫(LS, 200 kg·hm~(-2)·a~(-1))、高硫(HS, 400 kg·hm~(-2)·a~(-1))、低氮低硫(LNLS)、高氮低硫(HNLS)、低氮高硫(LNHS)和高氮高硫(HNHS)9个处理,分析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模拟氮、硫沉降1年时间,LN、LNLS和HNLS对木质素残留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LS显著降低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HN、HS、LNHS和HNHS显著增加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降低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氮沉降和硫沉降对木质素降解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不同氮、硫沉降水平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及相关酶的影响不同,在氮、硫沉降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氮、硫沉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进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
库布齐沙漠中段典型人工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库布齐沙漠中段沙柳、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杨等4种典型人工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标准木(丛)法和直接收获法对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整体、地上部分)两项指标排序一致:小叶杨(49 236.00kg·hm~(-2)、39 156.04kg·hm~(-2))柠条锦鸡儿(26 225.70kg·hm~(-2)、18 473.20kg·hm~(-2))沙柳(24 589.50kg·hm~(-2)、16 822.60kg·hm~(-2))中间锦鸡儿(15 513.80kg·hm~(-2)、10 927.78kg·hm~(-2));地下部分生物量指标为:小叶杨(10 079.96kg·hm~(-2))沙柳(7 766.90kg·hm~(-2))柠条锦鸡儿(7 752.50kg·hm~(-2))中间锦鸡儿(4 585.97kg·hm~(-2));林分净生产力(全部、地上部分)两项指标排序一致:沙柳(4 141.21kg·hm~(-2)·a-1、3 364.52kg·hm~(-2)·a-1)中间锦鸡儿(2 491.29kg·hm~(-2)·a-1、2 185.56kg·hm~(-2)·a-1)柠条锦鸡儿(2 105.74kg·hm~(-2)·a-1、1 847.32kg·hm~(-2)·a-1)小叶杨(1 758.43kg·hm~(-2)·a-1、1398.43kg·hm~(-2)·a-1);地下部分净生产力:沙柳(776.69kg·hm~(-2)·a-1)小叶杨(360.00kg·hm~(-2)·a-1)中间锦鸡儿(305.73kg·hm~(-2)·a-1)柠条锦鸡儿(258.42kg·hm~(-2)·a-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盛果期‘富士’苹果有机肥的适宜施用量,从而给‘富士’苹果园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提供参考依据,以10年生‘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其新梢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及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施肥量分别为25、50、75、100 kg·株~(-1)处理的新梢长度分别为53.33、54.78、55.11、56.44 cm,均显著高于CK,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肥量为50 kg·株~(-1)处理的苹果其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77%、69.49,与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均显著高于CK;施肥量分别为50、75、100 kg·株~(-1)处理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14.23%、14.37%、14.57%,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CK;果实硬度,施肥量为100 kg·株~(-1)处理的最低,施肥量为75 kg·株~(-1)处理的次之;施肥量分别为50、75、100 kg·株~(-1)处理的单株果实产量分别为65.87、69.84、72.12 kg·株~(-1),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而施肥量为25 kg·株~(-1)处理与CK的单株产量间无显著性差异;施肥量分别为25、50、75、100 kg·株~(-1)处理下每公顷减去肥料成本的经济收益分别为239 946、260 694、269 388、270 984元,每公顷的收益较对照分别增加26 124、46 872、55 566、57 162元。综合比较分析认为,施肥量为75 kg·株~(-1)处理的肥效较优,在此处理下新梢长势中等,果实品质较好,单株产量较高,经济收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控释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Malus pumila)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以苹果专用控释肥(20-10-15)为试材,设置不同的控释肥施用深度和施用量处理,研究控释肥对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控释肥效果较好,且施肥深度为20cm效果最好,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48.8g、76.3kg、14.8%、15.3%、17.5%。在施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控释肥施用量为2.5kg/株时效果最好,单果重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分别为252.7g、78.2kg、15.9%、15.9%、19.8mg/kg和56.8。根据研究结果,控释肥和普通肥料相比,控释肥在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普通肥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最新的国际标准方法测定了刚竹属8种笋用竹种鲜竹笋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灰分等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8种笋用竹种竹笋还原糖含量普遍为1.20~1.50 g·100 g~(-1),蛋白质含量为2.65~3.62 g·100 g~(-1)。以白哺鸡竹笋和红哺鸡竹还原糖含量较高,还原糖含量在1.40 g·100 g~(-1)以上;毛竹和花哺鸡竹为2种高蛋白竹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62 g·100 g~(-1)和3.61 g·100 g~(-1)。红哺鸡竹口感较优,且粗纤维、灰分含量不高,是食用佳品。8种笋用竹种竹笋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了色氨酸外,16种常见的氨基酸均被检出,氨基酸总量(T)均高于大白菜、蒜苗、韭菜、芫荽、空心菜等常见蔬菜。白哺鸡竹竹笋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的人体必需氨基酸(E)含量较高,E/T分别为37.704、36.029,超过了一般的蔬菜。甜竹、毛竹和高节竹竹笋中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CE)均在0.191 g·100 g~(-1)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沙壤土立地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成龄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北疆产区成龄枸杞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施肥量的肥料试验并结合沙壤土盛果期标准园样株土样、叶样测试,研究枸杞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果实纵横径、产量等生理性状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针对于北疆精河县沙壤土成龄枸杞的合理施肥量及其配比。结果表明,沙壤土条件下2 107.5 kg/hm2施肥处理的枸杞春稍、秋梢生长量、百粒重、产量等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其它施肥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枸杞产量与施肥量关系为y=-42.517x2+284.35x+3 363,R2=0.772 2,施肥处理4产量达到最高。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900 kg/hm2、磷酸二铵667.5 kg/hm2,硫酸钾540 kg/hm2,枸杞产量可达3 823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肥料配施合理,能有效提高枸杞春、秋梢生长量及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滴灌施肥下的毛白杨提供合理的氮(N)肥管理建议。【方法】以毛白杨(无性系B301)速生纸浆林(林龄3~5年)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2年研究施N量和施N频率对毛白杨生物量积累和N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为施N量115(N_(115)),230(N_(230))和345(N_(345))kg·hm~(-2)a~(-1)和施N频率[每年分4次施入(F4)和2次施入(F2)]所组成的6个滴灌施肥处理和1个只灌溉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试验期间,对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N吸收量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自然条件下,3~5年生毛白杨林地土壤的表观矿化N量为23~42 kg·hm~(-2)a~(-1),CK林分N吸收量约为60 kg·hm~(-2)a~(-1),土壤供N量难以满足高产林分的N吸收量。滴灌施肥能明显促进毛白杨生长,其中,以施N量为115 kg·hm~(-2)a~(-1)、生长季内分4次施入处理(N_(115)F_4)最具生长优势,其2011和2012年林分总生物量分别达到33.9和45.5 t·hm~(-2),较CK分别显著提高42%和49%(P0.05)。不同施N量水平对总生物量影响显著,2011年,N115处理总生物量显著大于N_(230)和N_(345)处理(P0.05);2012年,N_(115)显著大于N_(345)处理(P0.05),略大于N230处理(P0.05)。施N频率对生物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但较高的施N频率(F_4)能提高林木年均N吸收量(P0.05)。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林分总生物量与施N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拟合效果较好(P0.01,R2=0.482),由方程计算出最佳施N量为192 kg·hm~(-2)a~(-1),其90%置信区间为148~236 kg·hm~(-2)a~(-1)。【结论】滴灌施肥下,毛白杨人工林常规施N量(N345)并没有带来产量的增益效应,采用滴灌施肥技术能够比常规施肥技术减少肥料用量。施肥频率虽对产量没有影响,但采用较高的施N频率可提高林分的N吸收量,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残留。3~5年生毛白杨人工林进行滴灌施N肥时,建议施N量为192 kg·hm~(-2)a~(-1),每年分4次施入土壤。  相似文献   

20.
以酿酒葡萄"马瑟兰"(Vitis vinifera L.‘Marselan’)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即80-60-105 kg/hm~2(F1)、160-120-210 kg/hm~2(F2)、240-180-315 kg/hm~2(F3)和320-240-420 kg/hm~2(F4),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其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同。与CK处理比较,施肥处理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高级醇类、脂肪酸类、苯衍生物和烃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高级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种类,降低了醛类、酯类和苯衍生物物质种类。其中F2处理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种类数居中,同时,有利于提高果实中高级醇类、醛类、烃类以及苯类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