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种养生产体系特征,综述了种植业与生猪养殖业、草食动物养殖业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及稻田种养循环模式,系统阐述了“猪-沼/肥-农田种植系统”、“猪-沼/肥-园地种植系统”、“猪-沼/肥-草”、“猪-沼/肥-藻”与“牧草(秸秆)-草食动物养殖(牛、羊)-沼/肥-种植系统”循环模式及“稻-鱼”种养、稻鸭共生、稻虾共作等循环模式应用现状。指出了饲料转化及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是调控种养复合循环模式养分流动的关键环节,参考种植系统作物种类与养分需求、养殖系统对饲料质量需求特点及种植系统对养殖废弃物养分的消纳能力等,合理配置种养复合系统生物结构及时空结构,提高种养复合系统养分循环利用效率是实现种养平衡的关键。提出了在传统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环境保育型种养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并构建种养复合循环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体系是实现国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稻虾种养,是中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第一大模式,在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中国稻虾种养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稻虾种养产业发展模式,分析稻虾种养产业面临困境,提出促进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稻虾种养仍然处于政策环境良好、发展动力很足的战略机遇期,稻虾种养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区域稻虾生产方式特色明显,稻虾米和小龙虾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稻虾种养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江环湖平原和低山丘岗库区的周边。中国稻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稻虾“双水双绿”发展、稻虾米产业链发展、小龙虾三产融合发展、无环沟稻虾生态种养发展等为代表的五种产业发展模式。但也存在着水稻与小龙虾发展不协同、理论技术落后生产实际、稻虾产业体系有待健全、政策保障举措亟需完善等问题。因此,推动中国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需要以科学规划引领稻虾产业规范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稻虾产业转型升级、以三产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政策完善保障稻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稻田高效综合种养模式的完善与推广提供依据,通过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溶解氧(DO)、pH、NH_4~+-N、H_2S、NO_2~--N以及河蟹和小龙虾体质量等指标,研究稻-虾与稻-蟹种养模式水体水质及虾、蟹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稻-蟹种养模式水温和DO分别为7.69~31.47℃和4.32~6.97mg/L,稻-虾种养模式水温和DO含量分别为7.91~31.46℃和4.09~6.40mg/L,各塘口养殖水体的水温和DO差异不显著;稻-蟹种养模式pH和H_2S含量分别为7.35~8.12和0.046~0.241mg/L,稻-虾种养模式pH和H_2S含量分别为7.41~8.23和0.05~0.19mg/L,二者差异显著;稻-虾种养模式NH_4~+-N和NO_2~--N的含量分别为0.234~2.240 mg/L和0.050~0.232 mg/L,稻-蟹种养模式NH_4~+-N和NO_2~--N的含量分别为0.214~1.610mg/L和0.046~0.176mg/L,二者差异显著;河蟹和小龙虾的生长呈"S"型曲线,生长状况良好,收获期,雄蟹平均体质量为142.6g,雌蟹平均体质量为122.0g,小龙虾平均体质量为45.3g。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克氏原螯虾共(连)作绿色种养模式中"三大、二水、一网"的配套工程建设,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以及水位调控和投饵技术,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四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盐城地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模式技术试验、研究,并进行组装。总结出了盐城地区“虾稻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要点,包括选择与改造稻田、准备放养、放养虾苗、小龙虾生产管理、栽培水稻、起捕小龙虾、产业化前景等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盐城地区及我国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虾稻共作”生产模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龙 《中国农垦》2019,(2):36-36
近日,安徽华阳河农场与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签订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依托中化稻虾种养技术力量,助推农场稻虾产业发展。华阳河农场稻虾种养发展迅速,面积由2017年的0.6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稻虾种养技术成为制约农场转型发展的瓶颈。农场一方面利用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机遇,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确保稻虾种养健康发展。协议约定,由中化公司协助农场编制适合本地的《小龙虾健康养殖模式》和《稻虾田水稻绿色种植模式》口袋书,并派驻专人现场指导稻虾种养、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耕地面积5.84万公顷,盛产粮、油、菜、湘莲和生猪、鱼、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等优质农产品,素有"洞庭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积极推广稻虾生态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稻虾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南县发展稻虾生态种养面积1.6万公顷,全年稻虾产值达到13.8亿元,养虾稻田每667平方米纯收  相似文献   

8.
围绕“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目标,以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渔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为例,介绍其构建实例与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日本沼虾养殖池塘进行约50%面积的渔稻种植,可有效提高日本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种养的总收益。与仅养殖日本沼虾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稻虾共生体系的试验组,相同采样日期日本沼虾的体长和体重显著增加。试验组的日本沼虾总产量较对照组下降6.82%,但得益于个体大小和群体整齐度,总产值反而高于对照组3.53%。同时,试验组每667 m2额外产出稻谷152.10 kg,按出米率68.00%、原生态米售价20.00元·kg-1计,平均每667 m2可额外增加产值2 068.60元。综合测算,试验组每667 m2比对照组增收1 716.00元,效益增加32.48%。该模式操作方便,技术容易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自2016年实施亩收千金稻、亩均增收1000元的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使得稻渔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尤以稻田养殖小龙虾发展迅速。寿县地处皖西,稻田资源丰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仅速度快,同时潜力巨大,为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总结,现提出稻虾(小龙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11.
稻虾连作模式下稻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2020年青阳县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本文介绍了青阳县稻虾连作模式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稻虾连作生产模式下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分析了应用效果,发现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灌云县借鉴里下河农科所张家宏教授的"一稻三虾"绿色生产模式,结合灌云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传统的稻虾共作和稻虾连作模式进行创新,形成"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该文主要从合理选择田块并整理,增施有机肥,栽种水草、空心菜,稻虾的种苗选择、养成与繁殖,大田后期管理等环节对"一稻三虾"种养模式进行介绍,并就该模式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为"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田块准备、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与一虾一稻种养模式相比,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产小龙虾26%以上,该技术适宜在低产、低效、低洼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无为市洪巷镇稻虾综合种养环沟模式和平田模式,具体阐述了稻田改造、小龙虾投放、稻虾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稻虾共作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Oryza sativa)-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称小龙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近些年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综述了近10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在理论研究方面,从稻田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阐述了稻虾共作对稻...  相似文献   

16.
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总结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稻田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基本情况水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种养技术,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水稻与小龙虾共生互利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岳阳市云溪区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通过试验示范,作为成功经验在云溪区进一步推广,已推广333公顷,且面积还在逐步增加。二、产量效益(每667平方米)种养品种产量(公斤)产值(元)种养成本(元)净利润(元)桃优香占509.4 1375.38 826.98 548.4小龙虾152.3 4873.6 2214.3 2659.3  相似文献   

18.
正(续第9期第24页)稻-虾-鳝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网箱养殖黄鳝和田沟养殖小龙虾的高产高效的种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混养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大幅度增加了稻田的单位效益;二是有效改善养殖的水质条件,大大降低了虾、鳝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虾、鳝养殖产量和效益;三是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有效减少了换水、调水次数,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9.
张晋  石磊 《中国农垦》2022,(5):28-29
<正>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垄上路相通,田间渠成行……初春时节,走进湖北省国营龙感湖农场洋湖分场,连绵万亩的国家级渔稻综合种养示范区正在田间铺陈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优美画卷。“一只虾”撬动乡村振兴“每亩田可产100公斤小龙虾、600公斤优质稻,3-4月份行情好,小龙虾最高能卖到40多元一斤,再加上生态绿色的虾稻谷,亩均综合收入接近7000元。”依靠“虾稻共生”种养模式,从昔日扶贫对象到远近闻名的稻虾养殖能手,五祖圩生产队农工范连平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如今干劲十足的他,  相似文献   

20.
创建特色栏目对提升农业科普期刊影响力,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办刊”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农业科普期刊具备一定程度“不可替代”的内在品质。《科学养鱼》“特别策划”栏目以记录行业进程、服务渔业经济为特色,遵循国家政策导向,突出策划意识,关注热点,在气象灾害应急、渔业食品安全、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公司+渔业”经营模式等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特色栏目的成功,对推动《科学养鱼》的品牌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办刊实践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