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杜洛克母猪分娩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用以指导实际生产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母猪生产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3胎母猪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1胎最低,死仔数以2胎最低、7胎最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配种月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活仔数以3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死仔数以2月份最少、5月份最多,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3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初生窝重以2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产仔月份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在:产活仔数以5月份产仔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产死仔数以6月份最低、2月份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5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以6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母猪窝产仔数与胎次关系及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对江苏某规模猪场2020年2—5月分娩母猪的胎次结构、产仔情况和断奶前仔猪的死亡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疾病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21.5%,管理不善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9.87%,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随胎次增加呈上升趋势,第3胎次仔猪与第6、7和8胎次仔猪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胎次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40头妊娠后期大长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母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5%苜蓿草粉组),10%(10%苜蓿草粉组)和15%(15%苜蓿草粉组)的苜蓿草粉。母猪确定妊娠85 d进入试验期,分娩后试验结束。妊娠第111天时,采集母猪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母猪分娩12 h内,记录产仔数、产活仔数,测定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结果] 10%苜蓿草粉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组,5%和15%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5%苜蓿草粉组。[结论] 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添加量以10%为宜。  相似文献   

4.
吴胡强 《中国猪业》2021,16(5):38-43
本试验研究不同天数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按猪场原有生产节奏随机选择1~6胎正常大白母猪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分别按7 d批、21 d批、28 d批导入批次化配种模式。试验均采用相同的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共收集432头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结果表明,21d批次比7d批次窝产活仔数提高了1.13头,差异显著(P<0.05);28 d批次比7 d批次降低了木乃伊胎数0.60头,差异极显著(P<0.01);21 d批次比28 d批次死胎数高0.85头,差异极显著(P<0.01);窝总仔数与死胎数呈正相关(r=0.386,P<0.01);窝总仔数与木乃伊胎数呈正相关(r=0.196,P<0.01);木乃伊胎和死胎数呈正相关(r=0.122,P<0.05);初生窝重—活仔数回归方程y=2.221+1.251x。  相似文献   

5.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本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元母猪第一胎发情的日龄明显比二元母猪晚(P<0.05),平均大约推迟了12 d;三元母猪发情持续的时间极显著短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均重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28日龄断奶均重(P<0.05),三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所产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P<0.01)。三元母猪的断奶发情间隔、PSY显著低于二元母猪(P<0.05),三元能繁母猪的淘汰率极显著高于二元母猪(P<0.01)。三元母猪后代生产性能无论是平均日增重还是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二元母猪的后代(P<0.01)。由此表明,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均不及二元母猪。因此,三元母猪仅可用于应急,在养殖场尽量避免使用三元母猪。  相似文献   

6.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胎次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胎共11 373头大白母猪46 533窝的生产资料,分别分析了不同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大白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在1~3胎均呈现递增趋势,到第3胎最高,分别增加了0.56、0.58和0.74头;第3胎后,产仔性能呈逐步降低的趋势,至第9胎最低,分别降低了1.07、1.43和1.35头;第1胎的弱仔数和畸形数最高,第8胎的死胎数最高,而木乃伊数最低;在春季分娩的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冬季分娩的母猪弱仔数最多(P0.05),而冬季分娩的死胎数则最低。研究认为,大白母猪的最佳分娩胎次为第2~6胎,适宜的分娩季节为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比较丹系和加系纯种、二元和三元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分析不同遗传背景及胎次的母猪产仔性能差异,为评估三元母猪产仔性能及其替代更新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整理了国内某规模化企业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间猪场的209 963条产仔记录,其中丹系56 016窝,加系153 947窝,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邓肯检验对2个品系的母猪产健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丹系种猪平均窝产健仔数〔(12.54±2.61)头,n=56 016〕极显著高于加系种猪〔(11.21±2.89)头,n=153 947〕(P<0.01)。进一步分析品系内二元母猪与三元母猪的产仔性能差异,发现丹系二元母猪平均窝产健仔数〔(12.59±2.69)头,n=43 007〕显著高于丹系三元母猪〔(11.12±2.95)头,n=1 236〕(P<0.05);加系二元母猪平均窝产健仔数〔(11.55±2.81)头,n=84 374〕显著高于加系三元母猪〔(10.73±2.87)头,n=47 185〕(P<0.05)。研究还对比了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丹系二元母猪第2胎产健仔数〔(13.28±2.32)头,n=9 396〕显著高于其他胎次,加系二元母猪第3胎产健仔数〔(12.11±2.61)头,n=12 208〕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结果说明,三元母猪的产仔性能与二元母猪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大规模使用三元母猪可能对企业的PSY和MSY有较大影响。当有足够二元后备母猪补充群体时,应该将使用过4~5胎的三元母猪主动淘汰,将其对企业的种猪成本及收益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降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瘦肉型猪组合配套杂交方法和效果而进行试验。试验采用HN121(温氏杜洛克猪)、HN212(法系皮特兰♂×温氏杜洛克♀)为父本,以HN204(温氏大白♂×美系长白♀)为母本,对HN323(HN121×HN204)和HN424(HN212×HN204)两个组合配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N424组合与HN323组合相比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仔猪成活率、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HN424组合仔猪的体重、背膘厚降低5.63%(P<0.05),瘦肉率提高4.95%(P<0.05),眼肌面积增大33.08%(P<0.01),肉色评分降低7.19%(P<0.05),大理石纹评分降低11.30%(P<0.01),滴水损失率提高10.63%(P<0.01),其他遗传性状差异不显著;HN424组合与HN204二元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9.26%(P<0.05),背膘厚减少16.41%(P<0.01),料肉比减少8.02%(P<0.05);HN323组合与HN204二元杂交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7.20%(P<0.05),背膘厚减少11.43%(P<0.01),料肉比降低5.35%(P<0.05)。说明采取四元杂组合和三元杂交组合均对“大×长”(HN204)二元杂交有显著的遗传改良作用,“皮×杜×长×大”四元杂组合可显著提高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率等肉质指标变差,建议在“皮×杜×长×大”四系组合配套杂交中加入能改良肉质基因的猪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伊犁马和哈萨克马泌乳母马在不同泌乳月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为开发利用伊犁马和哈萨克马乳用特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和胎次相近、产驹时间接近、健康的伊犁母马和哈萨克母马各12匹,在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记录2个品种母马在泌乳30、60、90 d的产奶量;采集乳样,测定2个品种母马不同泌乳时间的乳中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形物含量。[结果]泌乳30 d时,哈萨克马的产奶量高于伊犁马(P>0.05),乳脂率极显著(P<0.01)高于伊犁马,乳中体细胞数显著(P<0.05)高于伊犁马,其他乳成分指标高于伊犁马(P>0.05)。泌乳6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和乳糖率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乳中体细胞数和总固形物含量低于哈萨克马(P>0.05)。泌乳9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哈萨克马,乳糖率、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体细胞数极显著(P<0.01)低于哈萨克马,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结论]泌乳初期(30 d),哈萨克马的产奶量和乳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伊犁马;泌乳中期(60、90 d),伊犁马的泌乳性能整体优于哈萨克马。在观察期内,哈萨克马的乳体细胞数大于伊犁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某种猪场2007~2011年间4 944条美系大白母猪纯繁生产记录,分析了美系大白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以3~7胎次较好,第4胎最好,8胎以后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指标上,4、6胎次与10、12胎次差异显著;初生窝重上,第4胎与10、11、12胎之间差异显著;断奶仔猪数上,以第3~6胎最多,其中第3、4、5、6、13胎与第12胎之间差异差异。另外,冬季配种的繁殖性能优于其他配种季节。其中春、秋、冬季配种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指标上与夏季配种差异显著,春、秋、冬三季之间差异不显著;初生窝重、断奶窝仔数上,冬季配种与春、夏、秋季配种之间差异显著;个体重上,冬季配种与夏、秋季配种差异显著;断奶窝重上,春季配种与夏、秋、冬季配种差异显著,夏、秋、冬季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旨在揭示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确定繁殖性能最优的松辽黑母猪产仔季节和胎次组合,试验选择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的126头221窝松辽黑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SPSS 26.0软件邓肯法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和胎次与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以期在吉林省饲养条件下提高松辽黑母猪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松辽黑母猪四季间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春季产仔性能最高,其次为冬季和夏季,秋季产仔性能最低;春季和冬季产仔的松辽黑母猪初生窝重、3周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四季间松辽黑母猪的初生重性状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和4胎次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第2、5胎次(P<0.05),极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1);第3胎次的断奶仔猪数性能最高,且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5);第4胎次的总产仔数、3周龄重、3周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饲喂苜蓿草和酶制剂对母猪行为学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探索减少母猪异常行为发生以及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饲喂技术。选取配种时间、胎次、体况相近的经产二元母猪45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n=15)、试验Ⅱ组(n=15)和对照组(n=15)。试验Ⅰ组母猪于投喂精饲料后立即饲喂苜蓿草浆,饲喂量为2 kg/(头·d);试验Ⅱ组母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5 kg/(头·d)的苜蓿草粉;2个试验组母猪的基础日粮中均添加1 kg/t的酶制剂(优利酶);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日粮。正式试验周期为4个月。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刻板行为和便秘发生情况,并测定其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的各个观测月份,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母猪的刻板行为和便秘发生次数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Ⅰ组母猪的刻板行为和便秘发生次数均低于试验Ⅱ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窝均产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发情间隔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P<0.05)缩短;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母猪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提示,母猪日粮中添加2 kg/(头·d)的苜蓿草浆或0.5 kg/(头·d)苜蓿草粉,同时添加1 kg/t的酶制剂,能够显著减低母猪刻板行为和便秘的发生次数,并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分娩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冬季分娩的杜洛克母猪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显著(P<0.05)高于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猪。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随胎次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3、4胎次时达到最优,分别为9.66头/胎和10.02头/胎,其中,母猪第4胎的产仔性能与第1胎、2胎、5胎、6胎、7胎及以上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扬翔华系杜洛克猪在不同猪场间的产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利用香茅草粉替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文昌鸡养殖上的应用效果,为文昌鸡无抗饲养寻找新途径。[方法] 将30只1月龄文昌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基础日粮中添加3%香茅草粉,试验组2基础日粮中添加0.1%阿莫西林。公鸡、母鸡分笼饲养,试验期28 d。记录各组日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计算绒隐比;测定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1与试验组2无显著(P>0.05)差异;3个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空肠绒隐比显著(P<0.05)提高,试验组1与试验组2无显著(P>0.05)差异;3个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隐比、回肠绒毛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的血清CAT活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2;3个组的T-SOD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血清MDA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组1与试验组2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 饲料中添加香茅草粉能提高文昌鸡生长性能,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和肉鸡之间的肉品质差异,每个品种各选取20只鸡,雌雄各半,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饲养至出栏日龄。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肉鸡的肉品质性状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品种肉鸡的相关测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性雉鸡的肌肉系水力最高,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和肉鸡的肌肉系水力显著(P<0.05)高于吉林本地三黄鸡。雄性和雌性肉鸡的滴水损失率、水浴损失率均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雉鸡和吉林本地三黄鸡。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肉pH24 h值未表现出品种差异(P>0.05)。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纤维直径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雄性雉鸡的肌纤维密度最大,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3个品种雌性鸡的肌纤维密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肌肉剪切力指标上,雄性吉林本地三黄鸡剪切力最大,与雉鸡、肉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剪切力最小,三黄鸡剪切力最大,3个品种的雌性鸡剪切力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雌性和雄性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的肌肉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肉鸡。相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3个品种鸡的肉品质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肉品质优于肉鸡,可作为本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究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How polysaccharides,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数、胫骨钙磷灰分和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福美双诱导TD组(TD组)饲喂基础饲料,在第4天到第7天的饲料中添加100 mg/kg的福美双进行TD模型建立;巴戟天多糖组(MOP组)在接受TD造模处理后,在第7天到第15天的饲料中添加400 mg/kg的巴戟天多糖。结果与CON组相比,从试验开始到试验第7天,TD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降低,料肉比增加(P>0.05);在试验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时,TD组肉鸡的胫骨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P<0.05)增加,胫骨重量和胫骨长度显著(P<0.05)降低,胫骨重量指数降低(P>0.05),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降低,并且血清中电解质紊乱;与TD组相比,在试验第11天和第15天时,MOP组肉鸡的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MOP组肉鸡的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降低(P<0.05),胫骨重量、胫骨长度和胫骨重量指数均显著(P<0.05)提高;在试验第11天时,MOP组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提高;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MOP组肉鸡的血清电解质含量趋于平衡。结论饲料中添加巴戟天多糖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由福美双诱导的肉鸡TD症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纯种巴马香猪、野公猪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猪和大约克夏公猪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猪为研究对象,饲养至8月龄达45 kg左右屠宰,对比分析了不同猪种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猪种与巴马香猪杂交后代与纯种巴马香猪的屠宰性能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肉质性状相关指标除眼肌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均呈现差异不显著(P>0.05);大约克夏公猪与巴马香猪杂交1代猪的肉色C值显著低于野公猪与巴马香猪杂交1代猪和纯种巴马香猪(P<0.05)。综合分析发现,采用杂交方式繁殖商品猪,对巴马香猪的胴体品质(如背膘厚)和肉质(眼肌面积)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6,(1)
以母猪的配种、分娩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213 321条配种记录和160 545条分娩记录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配种的母猪分娩率和窝产总仔数最高,分别为76.51%和10.66头,极显著高于春、夏两季配种母猪(P0.01);其中冬季配种杜洛克、大白母猪和秋季配种长白母猪的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配种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85头、10.92头和10.52头。另外,春季分娩的母猪窝产总仔数为10.65头,窝产活仔数为9.43头,均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其中春季分娩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分娩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75头、10.62头、10.92头。因此,杜洛克和大白母猪在冬季配种时表现的繁殖性能最佳,长白母猪在秋季配种时可获得最优的繁殖成绩;妊娠阶段在气候温和的冬-春季,分娩时间在春季的母猪产仔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