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筛选最适宜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规格,优化纳塔栎容器育苗技术,采用5种容器口径、4种容器深度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之间1—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总体上随容器口径和深度的加大而增加;对于2年生苗,容器深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口径;不同容器规格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高径比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经对苗木生长量和容器基质用量、单位面积育苗量等生产成本因子的综合评价,认为培育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0 cm×24 cm或10 cm×20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培育2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5 cm×24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2.
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经济、环保、节约型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采用泥炭、珍珠岩、砻糠灰和菜园土等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开展纳塔栎容器育苗试验,测定苗木的高、地径及侧根数,并对其基质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差异极显著;基质(50%泥炭+25%珍珠岩+25%菜园土)育苗效果最好,基质(50%砻糠灰+25%珍珠岩+25%菜园土)次之;2种基质上的苗木苗高、地径以及侧根均生长良好。说明这2种基质均适宜用于纳塔栎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3.
通过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及容器空气切根与否4个处理对1年生木荷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以选择出最佳的木荷容器育苗方案。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容器苗受基质和空气切根的影响不显著,其基质配比中泥炭比例达到50%即可。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对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缓释肥量2.5 kg/m3时其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容器规格为4.5 cm×12 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考虑容器苗生产成本,1年生木荷容器苗最佳育苗方案为:基质中泥炭-谷壳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8 cm,基质中缓释肥量为2.5 kg/m3。  相似文献   

4.
乔和爱 《防护林科技》2017,(12):33-34,110
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进行油松育苗试验,测定了1年生长期后油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和总根长等生长指标,分析不同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有明:苗高和地径以硬塑料容器处理最大,分别达到了15.5cm和2.66mm;苗木主根长以小规格黑色塑料容器处理最大,达到29.8cm;苗木根系总长以大规格黑色塑料容器最大,达到740.4cm。可见,硬塑料容器有利于油松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黑色塑料容器对容器苗根系生长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交设计,采用不同的基质配比、网袋规格、缓释肥数量对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进行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网袋规格、基质配比对东南石栎容器苗的粗生长和高生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缓释肥数量对苗木的粗生长和高生长都没有显著影响,东南石栎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采用5cm×(10-12)cm的无纺布网袋规格,东北泥炭与砻糠体积比7:3为基质,适量加施缓释肥(2.5 kg/m3),其1年生苗高可达27.23 cm,地径0.32 cm.  相似文献   

6.
木荷容器育苗基质肥料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中施用不同量的缓效肥对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泥炭+谷壳=7:3时有利于木荷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且其芽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在此基质配比下,施肥量为A2(1.5 kg缓释肥/m~3)或者是A3(2.0 kg/m~3)时木荷容器苗各个生长指标均较优.考虑生产成本,以基质施肥量配方A2即泥炭+谷壳(7:3)+1.5 kg缓释肥/m~3为较优的基质配比和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红豆树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基质、不同规格容器、不同缓释肥用量及是否进行空气切根对1年红豆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若谷壳与泥炭的比例不高于5:5,基质配比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影响不明显,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及空气切根与否则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通过空气切根苗高可提高10%,地径提高9.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1年生红豆树优化的容器育苗方案为:泥炭-谷壳基质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10 cm,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同时进行空气切根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5 cm×10 cm。此外统计分析还表明,木荷容器苗质量不仅受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而且其主效应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即可根据基质配比相应地调整缓释肥施用量或改变容器规格大小,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木荷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缓释肥用量、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规格容器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质量性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用量多少、泥炭与谷壳基质不同比例、容器不同规格与红豆杉容器苗生长影响十分明显,缓释肥用量2.0 kg/m3处理苗木地径均值达2.63 cm,泥炭与谷壳体积配比6:4处理苗木高径比达72.5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适宜红豆杉容器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案是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泥炭与谷壳基质体积配比为6:4,无纺布容器规格为5 cm×10 cm。  相似文献   

11.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2.
李日 《防护林科技》2021,(2):31-33,69
为探索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容器育苗的合理容器规格,以白色无纺布袋作为育苗容器,按照育苗容器口径和高度不同,设置6 cm×10 cm、10 cm×10 cm、12 cm×15 cm、15 cm×18 cm 4种容器规格,研究了不同容器规格对樟子松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樟子松幼苗的株高、地径、主根长、植株干鲜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但12 cm×15 cm和15 cm×18 cm两个规格容器对樟子松幼苗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樟子松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以12 cm×15 cm效果最佳。研究认为12 cm×15 cm规格的容器更适宜培育樟子松容器苗。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油茶容器苗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培育的油茶容器苗苗高、新梢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叶片数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P3(黄心土20%,松林表土40%,椰糠20%,秸秆20%)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48.5 cm、0.8 cm和7.70cm。研究为油茶容器苗培育基质的配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种不同容器规格(13 cm×18 cm、12 cm×16 cm、10 cm×15 cm、9 cm×13 cm、8 cm×11 cm)对杉木幼苗培育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容器规格培育的杉木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间差异显著。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培育的杉木幼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明显优于其它4个容器规格,提高了苗木质量。相比较容器规格为8 cm×11 cm,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全株干重分别高出1.53%,33.61%,54.62%,17.56%,63.72%,68.97%和65.23%。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的育苗成本为0.675元/株。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基质不同容器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var.Chenii苗木生长的影响,在苗木试验基地设置6个育苗处理,即选择圃地土、35%黄心土+35%泥炭+30%猪粪、1/3火烧土+1/3黄心土+1/3圃地土的3种配置基质分别与普通营养钵和控根容器对比处理对普陀樟2a生苗进行试验,1a后测定高度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高径比、叶绿素、根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上地下部分鲜重比、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植物控根栽培的过程中,容器的选用和基质的不同与否是影响苗木生长指标的重要因素;选用35%黄心土+35%泥炭+30%猪粪有机肥和控根容器在普陀樟容器苗栽培中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沙床育苗法培育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侧根数、高径比在贝江河林场、西山林场和咸水林场等3个种子园的良种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地下鲜重、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7.3 cm、5.5 mm、13.5条、5.1 g、0.29和94.5%,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出圃率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良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技术利于培育出高质量和高出圃率的良种壮苗,宜在苗木培育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日本落叶松容器苗不同控释肥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落叶松网袋容器播种苗为对象,施用不同配方控释肥,进行落叶松苗期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值计算方法选出适合日本落叶松育苗的专用配方控释肥。结果表明:按播种后天数,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阶段为:出苗期(7 39 d),生长初期(40 54 d),速生期(55 114 d)及生长后期(115 135d);不同配方控释肥对落叶松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不同配方控释肥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控释肥配方2综合效果优于其他配方控释肥及从美国进口控释肥爱贝施,可以作为日本落叶松育苗专用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