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大豆新品种周豆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产大豆新品种周豆17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于2000年以周94(23)-111-5为母本,豫豆2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中抗花叶病毒病、抗倒伏.适于河南省各地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国审周豆19号是周口市农科院于2000年以高产、优质、多抗为育种目标,选用高产、抗病品系周豆13号为母本,高产、高油、广适性好的周豆12号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同时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优点。适于河南省各地及山东南部、安徽和江苏的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粳杂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粳杂2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以3A为母本,以C27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强优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良特性,在京、津、冀、鲁、豫稻区应用前景广阔.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EB00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南部、江苏淮河以北植棉区夏播种植。其早熟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吐絮畅,易收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EB00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谢辉  王玉梅 《大豆科技》2012,(3):61-64,68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高代材料为母本,FK950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审,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盐221S与自育两系恢复系盐恢888配组育成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该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等、抗病性强及农艺性状优良等特征特性,其栽培技术要点可归纳为: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促苗早发,管好水浆、协调群体,防病治虫、保苗增穗。盐两优2218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及其他类似生态条件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沪油杂4号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2008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08),适宜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含油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9,(6):81-82
软华优535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自育不育系G软华A与自育恢复系R535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植株形态优良、产量稳定、米质优良、易制种等特点。2015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桂南地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淮麦29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绵阳04254通过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  相似文献   

10.
富麦6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与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泗麦1108中间材料F4为母本、高产多穗型中熟小麦品种淮麦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214.7 d,较对照济麦22早熟1.0 d左右,株高71.2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561.8万个/hm2,穗型较大,穗粒数34.6粒/穗,千粒质量46.5 g.该品种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具有产量潜力高、成熟落黄较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富麦668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9),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