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秃尖、缺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灾害严重的年份可减产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秃尖、缺粒和空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秃尖、缺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灾害严重的年份可减产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秃尖、缺粒和空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使产量减少10%~30%.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形成牛角穗;二是果穗子粒稀少,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果穗的一半以上.现分析制种玉米缺粒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了玉米果穗秃尖、缺粒现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乔俊杰 《种子科技》2011,29(6):45-46
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缺粒现象在大田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侧面不实,即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型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秃尖,即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  相似文献   

6.
玉米结实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结实不良,轻者造成秃尖缺粒,严重时导致空秆,使玉米大幅减产。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近几年对遂平县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等情况的试验观察,分析了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河西地区是目前全国最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种子产量占全国玉米种子总产量的2/3以上。在玉米制种基地内,玉米制种田母本果穗缺粒、果穗秃尖是玉米制种田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制种田减产减收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现在基地上不少村社按土地面积包产值,一旦发生制种田母本果穗缺粒、秃尖,授粉不良,基地农户往往把原因完全归结于制种公司花期调节方面出了问题,使制种公司除了蒙受巨大损失外,还担负着不白之冤。其实造成玉米制种田母本果穗缺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在玉米生产中经常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磊  赵俊峰 《种业导刊》2011,(11):33-33
1造成玉米秃尖的原因 一是不当的栽培措施。如有的品种对种植密度非常敏感,种植密度过大时,由于个体营养发育不良,灌浆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形成秃尖。二是营养元素缺乏,例如缺磷钾,也会加重玉米秃尖,或玉米生长后期缺肥,籽粒发育到中途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1.
《种业导刊》2008,(7):19-19
玉米玉米缺氮植株矮,生长缓慢易早衰。玉米缺磷叶紫红,果穗秃尖籽粒轻。玉米缺钾茎秆细,老叶焦枯籽粒稀。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 《种业导刊》2012,(2):21-22
豫东地区夏玉米近年因品种利用、病虫危害、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玉米秃尖缺粒现象较为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针对以上问题与生产实际,提出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运筹肥水、提早播种、防治病虫害、加强管理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 1.1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 1.1.1内部因素即品种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的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等,调查中发现玉米空秆率表现为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高秆马齿形品种高于硬粒型品种、单穗型品种高于双穗型或多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李燕楼 《种子科技》2010,28(3):36-37
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会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减产10%~30%。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形成牛角穗;  相似文献   

15.
1 玉米单产低的原因分析 1.1 空秆和秃尖现象明 在生产田中,有2%~5%的空秆属于正常现象,但2010年空秆现象特别明显,一些地块,一些品种空秆率达20%,个别地块达到30%,严重影响了产量.一些品种往年没有秃尖现象,2010年个别品种秃尖长度达到穗长一半,有的地块有棒无粒,或者半边有粒,半边无粒.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秃尖性状的基因效应与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玉米秃尖性状的遗传规律,选取典型的不秃尖自交系Lx9801、Lx00-1、Lx01-3和秃尖自交系Wx04-1、Wx04-2、掖502配制6×6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秃尖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狭义遗传率为0.6328,广义遗传率为0.9098,并且不存在母体效应;同时秃尖长度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都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玉米新品系DB119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DB119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万~10.8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DB119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度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茎粗、果穗长和穗粗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玉米穗行数影响不大,但对玉米行粒数、穗粒数、果穗长和秃尖长影响较大。DB119种植密度为9.6万株/hm~2时行粒数、穗粒数最多,单产最高,为15 45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杂交玉米制种分为春播制种和夏播制种。夏播制种在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各类病虫害的影响 ,往往造成结实率低。为使玉米夏播制种有个好收成 ,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技术措施。1 存在的问题1.1 干旱高温气候的影响夏播玉米制种一般要在麦收后的 6月上中旬播种 ,从苗期至开花期正好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虽然有利于苗期发育 ,但持续高温干旱会使雄穗分枝减少 ,甚至无分枝 ,雄穗花药败育 ,花粉少 ,甚至无花粉 ,从而造成母本果穗秃尖 ,缺粒 ,甚至无粒。1.2 病虫害的影响玉米全生育期有许多病虫害。丝黑穗病是一种最顽固的病害 ,过去在春播区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侧是绿油油的玉米地,一个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一侧是玉米叶片枯黄,玉米棒秃尖缺粒不饱满。这鲜明的反差是在公主岭市黑林子镇召开的玉米大斑病控制前移技术示范现场会上看到的。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省农科院植保专家等进行现场观摩后,一致认为玉米大斑病防治前移新技术试验研究获得成功,这使长期困扰玉米的"第一病害"大斑病得到有效遏制,为吉林省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揭示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机理,以‘吉单27’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年在佳木斯市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通过调整播期改变玉米生育期内的气象条件,分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抵御阶段性不良气象因子的胁迫并实现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构成要素与不同生育阶段的多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日均降水量为玉米产量的限制因子,通过影响秃尖比、穗粒数和株粒数重影响产量;吐丝至乳熟期温度为限制因子,该生育期随着日平均气温、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的升高,秃尖比减小,穗粒数、株粒数重均增加;大喇叭口至抽雄期,日照时数与秃尖比呈显著负相关,此期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加秃尖比减小;乳熟到成熟期,日均相对湿度影响穗粒数、株粒数重的提升。‘吉单27’在佳木斯的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日均降水量,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成为玉米产量提升的限制因子,在试验设定的密度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下,产量提升主要受穗粒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