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餐厨垃圾与鸡粪饲养黑水虻幼虫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不同餐厨垃圾和鸡粪配比饲养黑水虻的效果,以提高黑水虻产量。结果表明,当鸡粪:餐厨垃圾为1∶1.5时,黑水虻幼虫的产量最大,净增重量为751 g,黑水虻平均单头重为0.236 g,饲料的转化率最高为38.5%,料虫比最小为5.99,饲料减量率为66.3%。由此可见,通过餐厨垃圾和鸡粪的配比饲养黑水虻具有较好的转化产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有机物饲料对黑水虻幼虫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以餐厨有机固渣、麸皮、苜蓿粉、玉米粉、烘干鸡粪等5种单一原料或其组合作为黑水虻幼虫饲料进行饲养,测定饲料、黑水虻幼虫、粪的营养成分,并比较分析各组黑水虻幼虫外观品相、生长性能、营养成分等的差异。结果表明:用餐厨有机固渣饲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43.6 g·100 g-1干基)、粗脂肪(28.4 g·100 g-1干基)、盐分(3.5 g·100 g-1干基)含量最高,高于以麸皮、50%麸皮+30%苜蓿粉+20%玉米粉、75%餐厨有机固渣+25%麸皮、烘干鸡粪、64%烘干鸡粪+36%麸皮饲养的黑水虻,且同等喂料量下昆虫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虫体大、外观品相好,幼虫发育时间较短。综上,用不同有机物喂养的黑水虻幼虫营养成分不同,餐厨有机固渣饲养的黑水虻幼虫营养更为丰富,具有较高的饲料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发酵猪粪与新鲜猪粪对黑水虻转化率的影响,并对新鲜猪粪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及虫沙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猪粪与新鲜猪粪对黑水虻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新鲜猪粪饲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及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0.2%和33.7%,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脂肪酸。转化后残渣的有机质含量为71.88%,总氮含量为2.32%,总磷(以P2O5计)含量为5.19%,总钾(以K2O计)含量为1.25%,p H为7.3,符合有机肥料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比例黑水虻幼虫处理鸡粪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虫沙肥料的影响,选择150日龄新鲜蛋鸡粪(各处理均为100 g),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设置14组不同初始投放条数密度的3日龄黑水虻幼虫(0、50、100、…、1 000条,分别表示为T0、T50、T100、…、T1000),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和鸡粪营养物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50组与T100组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幼虫处理组(P0.05),其中T50组和T100组每条幼虫鲜质量分别可达134.70 mg和98.47 mg,干物质含量分别可达37.49%和34.61%。T100~T1000组虫沙含水率显著低于新鲜鸡粪组(CK)、无虫组(T0)和T50组(P0.05);虫沙pH总体偏碱性,幼虫处理组pH均高于CK组,只有T100组pH为8.48,符合《有机肥料》(NY 525—2012);虫沙粗蛋白含量幼虫处理组显著低于CK组和T0组(P0.05),T350组虫沙粗蛋白含量最低,仅为7.32%,T50~T1000组虫沙类腐植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和T0组(P0.05);CK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显著高于T50和T100组,而T50和T100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幼虫处理组(P0.05),并且其他幼虫处理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接近于0;T50和T100组虫沙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有机肥料标准》。研究表明,T100组即100条黑水虻幼虫与100 g鸡粪的比例满足了幼虫和虫沙的需求,幼虫具有更高水平的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虫沙被黑水虻幼虫充分利用后仍保留较多有利于提高植物品质的类腐植酸和类胡敏酸,其中pH、有机质、总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均满足我国《有机肥料》(NY 525-2012),对虫沙进行再加工可生产出商品有机肥料,因此T100组是黑水虻幼虫高效处理鸡粪的合理比例,有利于指导黑水虻幼虫的饲养管理,高效地针对蛋鸡粪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人工饲养黑水虻幼虫最佳食物的构成,试验初始与终末分别测定每组黑水虻幼虫的体重、体长、体宽和体高,探讨饲养基质中牛粪与麸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的体重、体长、体宽、体高、日增重、虫体长宽比等发育指标随牛粪含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牛粪含量超过80%时,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相对较慢。因此,70%的牛粪麸皮混合饲料添加量较为适宜,饲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畜禽粪便经黑水虻转化前后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利用7日龄黑水虻幼虫转化猪粪和鸡粪,进行转化前后碳、氮相关指标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黑水虻对猪粪和鸡粪的转化率分别为8.36%和10.42%,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升高了5.86%和47.64%,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下降了11.67%和4.68%,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黑水虻转化后,猪粪和鸡粪中分别有18.93%和10.49%的碳及31.42%和32.58%的氮被幼虫吸收利用,74.83%和57.43%的碳及43.71%和60.25%的氮保留在虫粪中。相比转化前的畜禽粪便,虫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增加,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猪粪、鸡粪和两组虫粪的优势菌门。黑水虻转化后,粪便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向着降解蛋白质和脂肪方向演变,鸡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丰度高于新鲜鸡粪,且主要来自于厚壁菌门,猪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厚壁菌门丰度下降,但放线菌门中木质素降解菌丰度上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两组虫粪中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且鸡粪源虫粪中的代谢基因丰度要高于猪粪源虫粪。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对鸡粪的转化效率高于猪粪,转化后猪粪、鸡粪中碳、氮大部分转入虫粪,部分转入虫体,部分损失,其中鸡粪中的碳损失高于猪粪,而猪粪氮损失高于鸡粪。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提高,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降低,而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都降低。黑水虻转化显著改变了猪粪和鸡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有机物降解菌的丰度,增强了粪便中微生物的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7.
黑水虻对餐厨垃圾养分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估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研究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并分析了最佳生产性能条件下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00 g 7日龄黑水虻幼虫处理3.6 kg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最佳,经8 d的转化,餐厨垃圾干物质减少率为74.0%,干物质转化率为339%。转化后黑水虻虫体内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45.1%和48.1%,是原餐厨垃圾中蛋白和脂肪总量的61.3%和64.0%。餐厨垃圾中61.3%的N、71.4%的K被转入黑水虻虫体,60.0%的P、50.4%的Na被转入虫粪中。虫粪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较原餐厨垃圾分别提高了22.5%、32.4%和28.9%,N、P、Na的含量也显著提高了135%、130.0%和92.9%,K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处理餐厨垃圾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拓展黑水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浙江省乐清湾的海水网箱养殖场进行了黑水虻幼虫浮性试验、活体保存试验,以及大黄鱼养殖投喂黑水虻活体幼虫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在海水中多数上浮,便于鱼类养殖时投喂;黑水虻幼体在40目海水网箱中可存活10 d以上而不发育蜕皮和变硬;另外,在大黄鱼养殖纯投喂配合饲料和混合投喂黑水虻活体幼虫的试验中结果数据差异不显著,大黄鱼网箱养殖适宜直接投喂黑水虻活体幼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鸡粪养殖黑水虻虫沙结块分离难、黑水虻幼虫损失率高及分离设备筛分效率低的问题,探究筛分参数对黑水虻幼虫复合滚筒筛筛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借助离散元软件构建滚筒筛物料颗粒筛分过程仿真模型的基础上,以外层滚筒转速、抄板高度、内层滚筒转速和滚筒倾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筛分效率和黑水虻幼虫损失率的最优筛分参数组合。【结果】当外层滚筒转速36 r·min-1,抄板高度20 mm,内层滚筒转速-45 r·min-1,滚筒倾角8°时,滚筒筛性能最优,筛分效率为95.32%,损失率为4.85%;在最优筛分参数组合条件下,样机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4.19%和0.55%,仿真试验与样机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结论】解决了黑水虻幼虫分离设备现存问题,获得了滚筒筛分的最佳筛分参数,为黑水虻幼虫筛分设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薯渣和不同辅料混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甘薯渣为主要饲料,与麦麸、秸秆、干鸡粪和菌糠等8种辅料分别按照9∶1的质量比进行混配,测定黑水虻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甘薯渣和麦麸混配处理黑水虻老熟幼虫、预蛹体重最大,老熟幼虫体长最长,幼虫、预蛹历期最短,幼虫干重最大。[结论]利用甘薯渣饲喂黑水虻时,辅料宜优先选择麦麸、玉米秸秆、干鸡粪、菌糠。  相似文献   

11.
秸秆废弃物饲喂黑水虻幼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水虻幼虫和蛹作为蛋白饲料,在畜禽养殖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探索低成本的黑水虻饲养方法,将经菌株降解纤维处理的秸秆废弃物颗粒与餐厨垃圾或猪粪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饲喂黑水虻幼虫。结果表明,秸秆废弃物和餐厨垃圾体积比为1∶1黑水虻幼虫体质量(平均113.4 mg/头)增加较好;秸秆废弃物和猪粪体积比为1∶1饲喂黑水虻幼虫,体质量(平均26.75 mg/头)增加效果较差,秸秆废弃物与猪粪按体积比3∶1饲喂效果最差(平均体质量23.55 mg/头)。秸秆废弃物与餐厨垃圾按体积比1∶1混合饲喂黑水虻幼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鲜食糯玉米中糯2号为试材,探讨无抗养殖鸡粪与化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无抗养殖鸡粪农田施用提供合理的配施比例。试验基于氮养分基准原则,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40%鸡粪+60%化肥、60%鸡粪+40%化肥、80%鸡粪+20%化肥和100%化肥。结果表明,无抗养殖鸡粪的施用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且含量提高幅度与鸡粪施入量呈正相关。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无抗鸡粪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100%化肥处理较低,但在玉米完熟期则高于100%化肥处理。无抗鸡粪与化肥配施均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玉米品质,促进土壤中抗生素降解。40%鸡粪+60%化肥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但与60%鸡粪+40%化肥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认为,40%无抗养殖鸡粪与60%化肥配比是切实可行的施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黑水虻虫粉是水产养殖中替代鱼粉的潜在优质蛋白源,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本实验以初始均重为16.5g的暗纹东方鲀幼鱼为实验对象,利用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0、8%、16%和24%,分别记为HM0、HM8、HM16和HM24)的鱼粉配制成四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每天表观饱食投喂3次。实验周期为56天。实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并未对实验鱼的生长、机体粗成分、肌肉粗成分、肌肉氨基酸组成、肌肉质地和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16%替代组增重率提高19%,显示出黑水虻幼虫粉低比例替代鱼粉具有潜在的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与低比例(8%)替代组相比,高比例(24%)替代组降低了饲料效率,且具有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的趋势。黑水虻幼虫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12:0和C18:2n-6,能够满足鱼类对能量供应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黑水虻幼虫粉的添加提高了鱼体C14:0和n-6脂肪酸的含量。综上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暗纹东方鲀幼鱼饲料中24%以内的鱼粉不影响鱼体的生长、体成分、肌肉质地和健康状态;低比例(8-16%)替代还具有潜在的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虫粪有机肥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虫粪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3种不同虫粪肥(黄粉虫虫粪、黑水虻虫粪、白星花金龟虫粪)和鸡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对设施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碳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虫粪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总碳、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鸡粪处理。各有机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黑水虻虫粪处理提升效果最好。各有机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脲酶活性,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白星花金龟虫粪处理对土壤磷酸酶、脲酶活性影响最大,与鸡粪处理相比分别提高78.53%、36.61%。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水溶性总碳、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总碳、总有机碳、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溶性总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番茄产量,黄粉虫虫粪、黑水虻虫粪、白星花金龟虫粪处理分别比鸡粪处理提高17.37%、12.52%、18.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黑水虻初孵幼虫采用开口料饲喂是否更有利于其后期生长,并研究猪粪与麦麸混合培养料的最适比例。【方法】设初孵阶段采用开口料(全麦麸)饲喂的对照处理及不采用开口料饲喂的试验处理,用猪粪含量分别为90%、80%、60%、50%的麦麸混合培养料进行饲喂。定期测量黑水虻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结果】对照处理中,黑水虻幼虫体长、体宽、体重的增长随着猪粪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增高,在猪粪含量为50%时达到最佳。试验处理中,幼虫的生长指标随着猪粪含量的降低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猪粪含量为80%时达到最佳。比较对照处理与相应试验处理,除猪粪含量为90%的两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整体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对照处理优于试验处理,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开口料饲喂黑水虻初孵幼虫更有利于其后期生长,且粪含量为50%的猪粪麦麸混合培养料对幼虫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6.
毛雪    包洁    赵前松    张小东    覃欢欢    梁正其   《现代农业研究》2022,(7):108-110
为了研究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及不同比例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黑水虻幼虫对不同 比例餐厨垃圾消耗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黑水虻生长期,对餐厨垃圾处理分为了4 个阶段,试验在第3 阶段 时,与餐厨垃圾占比60%相比较,餐厨垃圾比例为20%、40%时,黑水虻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80%相比差异 不显著(P > 0. 05);当餐厨垃圾比例为60%时,黑水虻日增重最大,有70.33mg,餐厨垃圾比例为80%时日增重最低为 27.165mg;餐厨垃圾比例为0%~20%,黑水虻幼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比例的虫卵添加量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中对生物转化过程和鲜虫产量的影响,探索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对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水平,以餐厨垃圾和稻壳粉为主料和辅料,每吨养殖料中分别投加80、100、120、150 g虫卵。结果表明:当每吨养殖料中投加100 g虫卵时,鲜虫产量最大;另外,虫卵添加量越大,黑水虻幼虫对餐厨垃圾的生物转化速率越快。说明每吨养殖料投加100 g虫卵时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大虫卵投加量可以缩短餐厨垃圾的处理周期,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对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水平最高约为79%。  相似文献   

18.
对猪尿、牛尿、鸡粪3种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沼液的p H值均为中性到微碱性,养分含量表现为NKP,且氮磷钾营养元素大量以水溶性形式存在;猪尿、牛尿、鸡粪产生沼液的全量养分和水溶性养分含量均以鸡粪最高。  相似文献   

19.
黑水虻为一种腐食性昆虫,其幼虫具有食性广、繁殖力强以及营养物质丰富且均衡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饲料蛋白质源,在水产动物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黑水虻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草食性、杂食性、 肉食性、甲壳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等不同水产养殖品种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黑水虻幼虫的最适用量,探讨了黑水虻幼虫作为水产饲料中可持续蛋白源的可行性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以期为黑水虻的开发利用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机制性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培养基和储存条件对家蝇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猪粪和鸡粪为培养基饲养家蝇幼虫,分别为猪粪处理组和鸡粪处理组,用麦麸饲养幼虫为正常对照组,麦麸中添加大肠杆菌菌液饲养幼虫为诱导对照组,分别提取各组2龄和3龄家蝇幼虫的分泌物,使用试剂盒检测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分别提取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3龄幼虫的分泌物,测定在室温、4℃和-20℃下不同时间溶菌酶含量的变化。[结果]猪粪处理组、鸡粪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分离的3龄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62、2.782、1.019、2.117μg/m L,均显著高于2龄幼虫(P0.05)。猪粪处理组、鸡粪处理组和诱导对照组2龄和3龄幼虫分泌物的溶菌酶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室温下,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溶菌酶的活性均仅能维持14 d左右;在-20℃下,溶菌酶的活性均可维持70 d左右;在4℃下,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溶菌酶活性的维持时间介于室温和-20℃之间,且2组间溶菌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一定差异。[结论]3龄蝇蛆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高于2龄蝇蛆;鸡粪培养基和猪粪培养基能显著增强家蝇2龄和3龄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在-20℃储存条件下,家蝇溶菌酶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