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于2007-2008年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主产区临安市岛石镇开展了山核桃林地周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养分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和施肥,易于变化的土壤肥力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动态波动。其中:从早春3月到山核桃果实成熟期(9月)土壤pH值下降明显;不同山核桃林地之间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水平差异巨大。它们的变幅为:土壤pH 4.6~8.2,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50.8~236.2 mg.kg-1,0.5~40.6 mg.kg-1,24.8~391.0 mg.kg-1。由于农户之间施肥管理水平不一,导致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很大的差异,部分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养分不平衡现象普遍。建议根据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平衡施肥,保障山核桃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我国特色干果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于2008年7—8月采用1km×1km网格在浙江省临安市域内设置山核桃林样地306个,采集0~30cm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和其他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山核桃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碳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8.87g/kg和60.92t/hm2,明显低于相同区域的常绿次生阔叶林.多元协方差分析表明,海拔、乡镇和母岩类型等3因素是影响临安市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大峡谷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河桥、马啸、湍口、清凉峰等乡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海拔在800m以上的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600m以下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临安市山核桃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面积29 047.1hm2,0~30cm土壤有机碳总贮量为1 828.92×103t.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H、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2=0.187 1~0.207 6,n=306,P<0.01),而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193 1~0.708 7,n=306,P<0.01).  相似文献   

3.
车卫东  王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5-13188
通过野外考察、调研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东南红壤丘陵区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化及退化红壤的重建模式和施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自然荒地和稀疏林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下降,土壤酸化;由林地开垦的耕地土壤肥力一般都下降,而果园土壤肥力随着耕作不断提高;水田的土壤肥力的提高幅度往往较旱地大。旱耕地系统中土壤养分库的恢复效果最好,其次是牧草地系统,再次是茶园系统,但即使是在施肥条件下,红壤的速效氮、全钾和交换性钾库仍然退化。红壤旱地土壤在不施肥时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有退化趋势;荒地红壤开垦后均出现酸化现象,单施化肥促进了土壤的酸化,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则可减缓酸化的进程。单施化肥时红壤肥力的仍有部分指标退化,而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时土壤肥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临安市山核桃种植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专题调查,对山核桃的施肥技术进行试验探讨,并对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土壤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偏施氮肥导致临安市山核桃树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所需的养分与土壤供应养分间不平衡,土壤酸化,且有效磷含量普遍较低。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土壤结构状况等物理性状与土壤有机质水平、土壤酸度及土壤养分等化学性状对山核桃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临安市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山核桃需肥规律,在施肥上应重视复合肥或专用肥的施用,增加有机肥料投入。  相似文献   

5.
山地开垦种植茶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山地开垦种植茶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更科学地管理山地茶园,分析了林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有机质和3种养分元素(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地转变成茶园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分别降低了12.8%~28.2%、8.9%~22.3%;3种养分元素含量也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减少;有机质和3种养分元素均与种植年限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由此表明,山地改造成茶园虽然获得经济效益,但将国有林场转变成茶园对于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不提倡国有林场经营区林地种植茶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相似文献   

7.
土壤活性有机碳·养分有效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德惠市的典型黑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2003年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速效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肥力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2001年起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有效养分和作物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活性有机碳的不同类型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贡献不同,易氧化有机碳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01=0.403**),而微生物量碳与速效磷间也呈正相关(r0.05=0.312);易氧化有机碳与土壤速效钾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05=-0.537**);而微生物量碳与土壤速效钾间呈正相关(r0.05=0.428);作物产量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系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山核桃林地氮、磷、钾肥料施用过多,应根据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加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实现稳产高产并提高品质。表3参18  相似文献   

9.
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临安山核桃林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在临安山核桃林主产区采集263个土壤样品为实验材料,对山核桃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林土壤随着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pH迅速下降;而有效硼、有效锌含量较低。通过分析,更进一步表明,由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山核桃树生长和产果所需的养分与土壤供给的养分不平衡。为此,改为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或山核桃专用肥,特别增施硼肥,对山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和山核桃林吸收养分平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开展金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改善土体耕层质量,对于推动矿区农业生产恢复,促进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现状表层(0~30cm)土壤样品,测定了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弱碱性,林地表层土壤样品总碳、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同区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相关指标含量;农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均处于很缺乏-极缺乏水平,亟需加强水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母质条件下海南省胶园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胶园土壤肥力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胶园酸性火成岩、基性火成岩、酸性变质岩、沉积岩、冲积物、海积物等不同母质发育下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胶园土壤肥力指标与其母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胶园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为在玄武岩中最高,全钾、缓效钾含量在花岗岩中最高。胶园0~20 cm土壤速效氮含量在页岩中最高,21~40、41~60 cm土壤速效氮含量在玄武岩中最高。[结论]胶园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在一些母质上对母岩特性有继承性,但生物气候及耕作与施肥等因素已经完全弱化了因母岩成分不同而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取建立2个长期定位监测点,对临安山核桃产区的碳质黑油泥和黑油泥两种土壤类型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经6年时间前後比较,测试临安山核桃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经LSD榆验法测定,结果表明,2种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锌和铜养分含量分别比6年前增加,增加幅度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而硼、铁、钙含量分别比6年前下降,没有达到显着水平。通过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更进一步表明,由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山核桃树生长和产果所需的养分与土壤供给的养分不平衡。为此.对临安山核桃产区土壤肥力平衡提出相关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中选取6种处于发育中期阶段的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和针阔混交林)33块样地,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并用方差分析(ANOVA)探索林分类型和土壤层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林分类型内不同土壤层次和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土壤指标进行降维,计算各林分类型的PCA综合得分进而排序土壤肥力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而pH值、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变化。同样,除常绿阔叶林A层的有效磷和针阔混交林A层的速效钾分别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外,其余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轴(35.9%)主要代表速效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其中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碳的因子载荷值较大;第2主轴(15.4%)主要代表全量养分和pH值的变化;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结论从保育土壤的角度来看,不同林分类型的肥力状况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此外,相对于人工针叶纯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因而建议针对人工针叶林进行补植改造,朝向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杉木人工林地力和养分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7,他引:51  
概述了近十年来我国杉木人工林有关地力和生产力下降问题的报导;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以及林下植被对地力的影响,从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栽培措施等角度讨论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及克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对宁夏干旱沙区自然封育草地、人工种植草地、自然封育+人工补播草地、人工种植灌木林地、人工种植乔木林地5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pH值、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密度、铵态氮与速效钾质量分数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pH值介于8.00 ~8.50,盐分质量分数0.020%~...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不同林型提高程度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各项指标均以阔叶林高于针叶林;阔叶林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高于针叶林;总体来看,阔叶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较针叶林显著。(2)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可改善土壤发育条件,减弱土壤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碳酸钙含量,在此方面针叶林的作用比阔叶林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0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及养分储量进行研究,以了解火力楠人工林的固碳能力和土壤养分状况。【方法】在各标准地内用五点取样法,沿土壤剖面按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pH以及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和速效K的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储量和养分储量。【结果】林分土壤呈酸性(pH3.54~3.79)。火力楠林地的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火力楠林地各层土壤的全P和全K含量差异不显著,全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下降的趋势。火力楠林地0~100 cm土壤的碳储量为259.26 t·hm~(-2),N、P和K储量分别为21.50、7.47和209.42 t·hm~(-2)。此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层土壤的碳储量以及P、K储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火力楠林地的土壤碳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火力楠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碳汇潜能和改良土壤的能力。深层土壤的碳储量以及P、K储量大于表层土壤,说明表层土壤的固碳能力较低且淋溶侵蚀较为严重。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表层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陇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陇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基于野外采集的121 份土壤样品,运用经典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数学原理分析了该区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并对该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陇县烟区氮磷钾、有效镁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有效锌、有机质、氯离子含量偏低,pH值偏高,并且土壤养分地区差异较大。土壤肥力指标主要分布于中级和较高2 个等级,其中新集川镇、曹家湾镇的土壤肥力指标较高。以土壤肥力指标为基础,可将陇县烟区分为3 类,第?类包括八渡镇、城关镇;第Ⅱ类包括东南镇、温水镇;第Ⅲ类包括曹家湾镇、天成镇、新集川镇。因此,应按照“控氮、稳磷钾、增碳、补微”的原则进行养分管理,适当增施氯肥、锌肥和有机肥,为烟叶产质量形成提供适宜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9.
杉木世行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林可比全垦、带垦整地减少37.65%和23.42%的土壤侵蚀量;扩穴连带抚育水保效果不明显.杉木世行造林模式可比传统造林模式减少7.76%的土壤侵蚀量和11.35%的液体径流量,造林后林地表层养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林地水土流失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