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长教学查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从我院800名护士中抽取18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名。观察组采用护士长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采用问卷法对护士综合能力、护理质量的评价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士综合能力除了在提高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该查房方法满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评判思维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规范护理文书、落实基础护理、规范病区管理、落实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到位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护士长教学查房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应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脱呼吸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出现呼吸机肺炎、中间综合征、和反跳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健康素质,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加速康复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指导临床护理。方法对70例术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组),同期70例患者给予普通护理(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恢复较好且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上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行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垂直与周边人物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实施个体化、规范化癌痛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观察组增加垂直与周边人物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主观幸福感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服务品质。方法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对照组按照原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管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医疗、生活需求,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52例,采取数字表分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强压疮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压疮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压疮发生率、住院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监护人员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评价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采取压疮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住院感染率,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规范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2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由护士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规范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vs 23.5%,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1%vs 74.5%,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康复科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问题。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照组采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护理质量分值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步骤不完整、操作方法错误、给药错误、压疮及输液相关事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为(97.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2)(P〈0.01);且患者满意度亦较对照组高,(91.7%vs82.1%,P〈0.01)。结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疾病自我管理模式对癫痫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于入院时和管理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对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结果管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ESCA得分较管理前及同期的对照组提高(P〈0.01),对照组只有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及总分项的评分较管理前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SF-36QOL评分较管理前及同期的对照组提高(P〈0.01),对照组只有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及疼痛项的评分较管理前提高(P〈0.05)。结论癫痫患者建立疾病自我管理模式,可其日常自我行为管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2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优于对照组的27.88%(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眼术后配合生理盐水洗眼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3-12月内眼术后患者276眼为对照组,2012年1-10月内眼术后患者258眼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生理盐水洗眼。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和检查视力、测眼压时的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在检查视力和测量眼压时的配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晶体移位1例,两组均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内眼手术后患者配合生理盐水洗眼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方便视力或眼压检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优化管理胃管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脑血管病伴吞咽困难的患者68例,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成功后,对照组给予鼻饲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PDCA循环管理制度管理鼻饲患者。结果 PDCA循环管理制度的实施使护士工作有章可循,观察组患者胃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制度的实施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规范化管理对护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重新修订护理带教制度,细化流程,对护理带教施行规范化管理,观察实施后护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2.17%,对照组为81.61%,两组护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带教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专业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蓝光治疗的依从性、疗效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中的哭闹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农村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用药干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等(干预时间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属参与干预组患者合理膳食,体重控制,遵医用药,血压监控,心理调节等遵医行为依从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农村MHD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176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20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分析两组的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药费、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x2=4.615,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与平均药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相关内容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疾病相关内容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3、6、12个月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疾病复发情况、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