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9个系57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3头延边黄牛种公牛和用其精液人工授精的49头母牛及其49头仔牛,共101头牛的血型,分析表型,确定基因型,进行亲子判定(包括1次输精的亲子判定和不同牛精液2次输精的亲子判定)和人工授精的质量检测。其结果,实际人工授精普及率是59.18%,比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统计的人工授精普及率(80%)低20%多,实际受胎率是47.84%,比未进行血型检查的统计数(65%)低18%多。  相似文献   

2.
用49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的4个品种、82头种公牛(黑白花牛71头、利木赞牛7头、西门塔尔牛3头、夏洛来牛1头)的血型(9个血型系:A系、B系、C系、F系、J系、L系、S系、Z系、R′系),分析表型,确定了部分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建立了种公牛的血型档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犬红细胞抗原1.1(DEA1.1)血型多克隆抗血清,用犬血型快速检测卡分别鉴定DEA1.1阳性犬和DEA1.1阴性犬,用DEA1.1阳性犬完整红细胞免疫DEA1.1阴性犬。多次免疫后采集阴性犬血清,用抗球蛋白血凝试验验证多抗血清的符合率。结果显示,制备的多抗血清与商品化的多抗血清符合率为98%。抗球蛋白试验检测抗体血凝效价为211。试验表明,制备的犬血型DEA1.1多克隆抗体能达到血型鉴定的要求,能满足国内犬临床输血中DEA1.1血型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41头延边牛的7个血型系—43种抗原,其结果A系A_1、A_2、Z′抗原的频率各为0.842、0.842和0.149;B系B、G_1、G_2、K、Y_2、I_1、I_2、O_1、Q、T_1、T_2、E′_2、E′_3、A′_1、B′、D′、I′、J′、O′、D″、G″和Y′抗原的频率各为0.348、0.368、0.526、0.106、0.348、0.106、0.209、0.215、0.163、0.065、0.163、0.209、0.242、0.293、0.242、0.293、C系C_1、C_1、R_1、R_2、W、X_1、X_2、X′和L′抗原的频率各为0.194、0.293;0.178、0.526、0.258、0.526、0.526、0.078、0.368;F系F、V和N′抗原的频率各为0.500、0.348、0.120;Z系Z抗原的频率为0.500。根据7个基因位点的不同血型抗原的频率,估测了延边牛同朝鲜牛、日本褐牛、日本黑牛、印度尼西亚两个品种牛(Bali Cattle、Madura Cattle)之间的遗传距离,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延边牛、朝鲜牛和日本褐牛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与日本黑牛都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系的牛;印度尼西亚Madura和Bali之间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与前者都有相当大的遗传距离,单独成为另一个系的牛。结合史料记载,可以认为前者是属于欧洲系(Bos taurus domisticus)牛,后者属于印度系牛(Bos Zebu indicus)。  相似文献   

5.
选择20头健康的延边黄牛,作为免疫群。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牛的血型,确定了20对免疫组合。免疫实验采用了同种免疫方法,免疫间隔为7天,免疫次数为5次。第一次免疫后,20个免疫受体都产生了免疫抗体。用倍数稀释法测定了每次免疫注射后的抗体价。第一次免疫后,免疫血清的抗体价为1:32~1:512,平均1:204,8;第三次免疫后,免疫血清的抗体价为1:256~1:2,048,平均1:973.8;第五次免疫后,多价抗血清的抗体价为1:512~1:16,384,平均1:5,196.8。通过实验得知,已产生数十种抗体种类,抗体价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大而逐渐递增,其幅度随个体而异。产生抗体种类多的抗体价高,否则低。  相似文献   

6.
猕猴红细胞上类人ABO血型检定受抗原结构差异、抗原性弱和人源ABO抗血清中种属抗体等干扰,本研究的目的为建立医学实验动物模型而正确检定猕猴类人ABO血型。制备猕猴专用ABO抗血清,建立改良吸收放散技术。结果为单克隆ABO抗体不凝集全部猴红细胞,普通人源ABO抗血清因种属抗体而凝集所有红细胞。采用猴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从30只猴中检测出3只A型,9只B型,3只AB型。猕猴红细胞上有类人ABO抗原,但很弱。单克隆及人源ABO抗血清都不能检测出,必须用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测。  相似文献   

7.
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以兔多克隆抗体作为夹心抗体,建立BVDV抗原捕获ELISA(AC-ELISA)检测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单抗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μg/mL,兔多抗血清最佳质量浓度为10μg/mL;单抗在4℃包被12~24 h,多抗在37℃作用1 h为双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1∶10000,最适作用时间为1 h;采用1%BSA和1%明胶分别在抗体包被后和加入待检抗原反应后进行两次封闭效果好。用AC-ELISA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11份牛腹泻病料和12份健康牛组织样品,同时以病毒分离和RT-PCR检测方法做对比,3种方法符合率很高。研究表明AC-ELISA方法稳定性好,可用于BVDV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是用结核菌素作抗原,用绵羊红细胞作载体,将抗原吸附到红细胞表面,来测定血液中的抗体。通过对60头牛的初步试验研究,其阳性效价在1:8以上,与结核菌  相似文献   

9.
新分离的三种病原性猪痢疾密螺旋体,B8044,B6933和Ack300/8用螺旋体脂多糖抗原和兔抗血清做双向免疫扩散法鉴定血清型。新分离的三型和标准参考株1到4血清型作沉淀反应进行比较,证明这三型和1型或2型或1、2两型之间有共同抗原决定簇。但是,当用吸附法除去多余的抗体,再进行交叉反应,所有反应为单一特异型  相似文献   

10.
在4℃、22℃和37℃下,用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和生长在初代鸡肾细胞上的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进行血凝反应(HA)。在不同的温度下,只与小鼠红细胞发生血凝反应,而与牛、山羊、绵羊、猪、兔、海猪,鸡和鹅的红细胞不形成血凝反应。一种变异株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力需要选择合适的小鼠细胞,特异性的抗血清能抑制这种血凝反应,分析了血凝和血凝抑制(HI)反应中的某些因素,建立了标准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单个鸡血清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与中和抗体滴度有明显的阳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牛血清蛋白质多态性检查方法中国奶牛协会血型鉴定中心(天津300221)王津原,李明清,黄华祥关于牛血型鉴定的应用情况、检查血型用标准抗血清的制备及国际标准检验、牛血清检查的方法,我们在《牛血型鉴定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奶牛》1994年第4期)中已作了...  相似文献   

12.
犬的血型与输血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犬的血型 通过直接或间接凝集反应以及溶血反应,人们逐渐认识了犬的各种红细胞抗原.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犬血型有红细胞抗原(DEA)1.1(A1)、红细胞抗原1.2(A2)、红细胞抗原3(B)、红细胞抗原4(C)、红细胞抗原5(D)、红细胞抗原6(F)、红细胞抗原7(Fr)和红细胞抗原8(He).  相似文献   

13.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牛、羊副结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副结核病补体结合试验操作规程”方法(简称常量法)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简称微量法)检测3677头进口牛羊的副结核病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量法和微量法的溶血素效价测定值相同,补体效价测定值近似,阴性血清对照、抗原对照、补体对照、红细胞对照、血清抗补体结合对照结果均相同,阳性对照血清效价微量法比常量法提高1个滴度,被检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微量法高于常量法。比较37℃水浴及37℃恒温培养箱环境下的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结果,溶血素效价、补体效价、各项对照试验结果完全相同,被检血清在37℃水浴反应更加充分。比较用变态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检验3677头牛羊副结核病的结果、以及用补体结合试验、变态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同时检测2024头牛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硝氯酚(化学名3.3′—二硝基—5.5′—二氯0.0′—联苯酚)驱牛肝片吸虫120头(其中黄牛91,水牛29),出现14例中毒,重症者6例(死亡一例),经过如下: 9月份在某村给16头牛(黄牛8头,水牛8头)投药,每公斤体重10毫克,一次口服,出现9头牛中毒(其中黄牛4头,水牛5  相似文献   

15.
用牛BVD/MD活疫苗(NO.12—43株)接种92头牛的抗体应答:接种时牛的抗体价在4倍以下者,对任何病毒株的抗体应答率几乎都是100%;接种时抗体价在8倍以上者对NO.12株、Nose株的抗体价高的牛其抗体应答率低下。抗体阴性牛接种疫苗后第2个月对各病毒株的平均抗体价分别是NO.12株4806.5倍,Nose株1170.0倍,KS 86-1株121.4倍,北海道野外分离的3株分别是460.2、135.0、135.5倍,并发现疫苗株以外的病毒株的抗体也上升。1年后的平均抗体价(n=6)分  相似文献   

16.
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在牛的免疫学研究中对鉴别牛IgG的类别和亚类是必需的。按常规方法制备的抗血清,往往缺乏特异性;然而非特异的抗体需要用相应的固定抗原进行吸附才能除掉。即使经过如此繁琐的吸收手续所得到的抗血清,对有亲缘关系的抗原仍然可能发生若干程度的交叉反应。抗血清与Ig的这种交叉反应是特别精确的,因为在Ig的类和亚类中间广泛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制品是针对一种Ig亚类的决定簇独特地产生的。这种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是基于一个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抗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用在两个牛群中有呼吸道症状的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和牛肾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细胞传代至第3代,各代观察14天。与此同时,将上述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用市售的人呼吸道合胞体(RS)病毒萤光抗体检测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结果分离到牛 RS 病毒。病毒分离率:用牛肾(BK)细胞者为3/18(16%)。用 Vero 细胞者高达11/18(61%)。且后者细胞变性效果明显。牛 RS 病毒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是在接种后的第一天,最早在 Vero 细胞检出,在第四天检出率最高,达10/18(55%)。牛 RS 病毒对外界各因素抵抗力非常低,以分离病毒作出诊断是困难的。因此,该病毒感染症的诊断,通常用双份血清抗体有明显升高为指标,但这个血清学诊断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者在1978年以及1982年,以牛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病牛鼻涕为试验材料。用 BK 细胞和 Vero 细胞做比较试验。其结果是用Vero 细胞比用 BK 细胞对 BRSV 的分离率为高。同时,接种鼻涕材料的 Vero 细胞以萤光抗体法检查,能够早期检出 BRSV 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各种方案高免实验室动物制备的牛白血病诊断血清,其免疫球蛋白是非常不纯的,而用免疫吸附法来制备纯抗体和纯抗原需要的许多昂贵的不溶性载体都是很短缺和难以得到的。苏联维捷布斯克兽医研究所用牛红细胞作为载体(红细胞免疫吸附剂)制备牛白血病单价抗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山羊是否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不同血型。方法:用一次性EDTA-K2真空管,采集河北省邢台县当地山羊全血样本。采用微柱凝胶卡鉴定血型,正定型检测山羊A B O血型的A抗原、B抗原及Rh系统的D抗原;反定型检测抗-A、抗-B及A B 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结果:正定型抗-A、抗-B及抗-D试剂血清与山羊红细胞在微柱凝胶血型卡中,凝集反应均为阴性;反定型山羊血清与试剂A细胞、B细胞均为阴性反应。山羊血型正定型为O型,Rh(D)血型为阴性;反定型也似O型;但对照管与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推测山羊血清中存在着抗人红细胞的种族抗体。结论:山羊红细胞上无抗原,正反定型类似人类红细胞A B O系统的O型、Rh(D)阴性;但山羊血清中有抗人类红细胞的种族抗体。  相似文献   

20.
对血清学上呈阳性反应但不认为被流产布鲁氏菌感染的50头牛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仅有一头牛被感染,因为细菌学检查,只获得一株流产布鲁氏菌分离物(19号菌株),原牛群没有任何一群在以后表现有布鲁氏菌病。在15头牛的膝关节液中检出抗体,这是在有活力的病原体消灭以后,持久存在于胶原组织中的19号菌株抗原刺激牛体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