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3 ̄1995年在浙江省新安江开发公司姥山林场杉木种子园检测了14个无性系,762株标准株,5040个球果,结果表明,引起球果死亡的主要病害是杉木雌雄花序幼果萎病,杉木球果赤枯病和杉木球果炭疽病,球果害虫主要是杉木球果瘿蚊,杉木球果麦蛾和杉木扁长蝽等。  相似文献   

2.
杉木球果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至 1 994年 ,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进行了杉木球果生命表的研究。杉木球果在生长发育期间 ,因霜冻、病害和虫害等的影响 ,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 2 3%。结果表明 ,致使球果损失的关键因子是灰霉病 ,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 1 3% ;其次是杉木扁长蝽和瘿蚊 ,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 8%。表 2参 5  相似文献   

3.
1991 年至1994 年, 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进行了杉木球果生命表的研究。杉木球果在生长发育期间, 因霜冻、病害和虫害等的影响, 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23 %。结果表明,致使球果损失的关键因子是灰霉病, 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13 %;其次是杉木扁长蝽和瘿蚊,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8 %。表2 参5  相似文献   

4.
1991年至1994年,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进行了杉木球果生命表的研究。杉木球果在生长发育期间,因霜冻、病害和虫害等的影响,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23%。结果表明,致使球果损失的关键因子是灰霉病,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13%;其次是杉木扁长蝽和瘿蚊,每年平均损失球果约8%。  相似文献   

5.
杉木败育种子的土壤肥力数量化模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土壤质地、表土层厚度、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杉木种子败育的影响,根据数量化模型Ⅰ,建立败育种子(涩粒和空粒)的预测模型,并指出引起种子败育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6.
对减少油松种子园球果败育和提高球果出籽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油松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关键在于减少球果败育和提高球果出籽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球果败育与种子园的共产量无关;不同无性系球果败育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树冠上部的球果败育率显著低于树冠;在种子园开花初期,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球果出籽率。  相似文献   

7.
黄山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2-1994年,在浙江省天台县华顶林场北山区铁泉湖黄山松种子园研究了黄山松球果生命表。结果表明,从雌球花开放球果成熟过程中,导致球果死亡的主要因子是松实小卷蛾幼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广东松球果与种子形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广东松球果与种子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以期为揭示该国家保护植物天然濒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取样,测定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结果]广东松球果平均饱满率为26.7%,饱满率变幅在2.1%~93.8%,单个球果平均干重10.76g,果纵径6.68cm,果横径2.94cm,果纵横径比2.27,果体积15.99cm3,种子平均千粒重79.33g。[结论]广东松球果可育种子大部分集中在球果中部;败育的球果可因"流脂"造成。种子可分为可育、外观成熟内部败育、发育不完全和没有发育4类。种子产量、千粒重与球果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暗黑松果长蝽与杉木扁长蝽是杉木上的两种害虫,可为害种子、苞鳞嫩梢及针叶,但以往未见详细记载过。本文是对上述二种害虫的形态、生活史、习性及为害等方面所进行的初步观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黑松海岸防护林径级分布及其与球果和种子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黑松种群的结实规律,调查了烟台海防林中黑松的径级结构,采集了不同大小植株上的球果,分析了球果和种子特性。结果表明:黑松种群径级结构为金字塔形,35.84%的植株具有生殖能力。随径级增加,球果大小(球果质量、球果长、球果宽)逐渐增加;总种鳞数逐渐增加,可育种鳞数、可育种鳞率和总种子数变化为凹形,在径级Sc6(胸径12.5~15.5cm)处最低;在径级Sc6(胸径12.5~15.5cm)处,球果结种率和胚珠败育率分别为最低和最高。球果大小与总种子数成显著正相关,与胚珠败育率成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径级增加呈波浪形变化,在径级Sc3(胸径3.5~6.5cm)和Sc6(胸径12.5~15.5cm)处显著高于径级Sc4(胸径6.5~9.5cm)和Sc7(胸径15.5~18.5cm)。对球果胚珠败育率的调节是黑松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姥山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球果类型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88~1989年,对浙江姥山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的杉木球果类型、苞鳞、同一球果苞鳞的形态变异、不同杉木球果类型种子分布规律及其好粒、涩粒和空粒种子含量进行了分析。认为杉木涩粒种子含量与球果类型相关并受遗传因子的控制,用长鳞松张及半圆松张型球果而且目的性状遗传型优良的杉木接穗,有利于种子园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杉木球果虫害程度与坡位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直观统计表明杉木球果虫害程度随坡位不同而不同,虫害最严重的是上坡,中坡次之,下坡最轻;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坡位杉木球果虫害程度差异显著;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坡和下坡、中坡和下坡杉木球果虫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掌握了该地杉木二代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气候因素、无性系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上述因子均对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划分三种花期同步类型,筛选出9个“优高”无性系SJ-3#、5#、34#、40#、78#、82#、88#、114#、140#,并探讨了提高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花芽数和球果数的系统抽样为基础,采用可见半面树冠法和信息段法分别建立了杉木种子园单株球果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球果切开法建立了球果种粒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可见半面树冠法预测单株球果产量简便易行、精度较高,最佳信息段法预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球果切开法能估测全球果的饱满种粒数、空粒数和涩粒数,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可预测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级。各类预测模型的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子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5个杉木1代种子园结实,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了多年监测。该地区杉木种子园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子可总分为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3个方面。无性系遗传特性是影响种子园产量的基础条件;而种子产量年度变动的首要影响因子是球花授粉不良,其次是病虫危害,两者可造成球果损失65%左右。生物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均是杉木种子产量和品质同影响因子,而人为的栽培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的主动影响因子。建园初期  相似文献   

17.
对普通杉木林及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植株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数量及其配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中杉木无性系间球花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年龄与球花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中壮龄杉木林郁闭度越小,雄球花量越小,雌球花量变化不明显,雄雌球花比值则越小,林分组成对球花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地条件对球花量的影响显著。杉木无性系单株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各部位间球花量的差异达极性水平。球花的数量虽受年龄、母树特性,立地条件及密度的影响,但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总趋势保持不变。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平均为7653.31粒,平均每株产花粉5.6553E+9粒,约6.0163E+4mg.全园可产花粉约1.1018E+13粒,经1.9264+8mg。平均每株产胚珠46483.25个。全园可产胚珠约1.4884E+8个。种子园花粉与胚珠比值为1.2166E+5,即约12万:1。因种子园中花粉相对胚对来说偏多,因紫在进行杉木种子园建设与改造时,应该注意选用生产雌球花较多的无性系植珠作材料, 以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并在调查授粉效率的基础上,依据胚珠数量可以进行球果及种子产量的预测与预报。  相似文献   

18.
四个杉木种子园的花量和种子产量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对贵州和四川四个杉木种子园球花、球果和种子产量作了多年调查,分析了年度变化规律、种源与无性系间的差异、年度间的相关性、生长与着花量的关系,探讨种子园郁闭度和立地条件对花量和球果产量的影响,对杉木种子园经营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偏冠方式营建杉木种子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一个重要的造林树种,杉木种子园营建十分重要。我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杉木(嫁接)种子园,良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提出了建立杉木偏冠种子园,以解决种子产量、质量与采种安全性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杉木凋落物对杉木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处理,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比较不同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以10 g·L-1的浸提液处理的种苗综合指标最好,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叶长和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根长对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反应最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杉木幼苗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的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各项指标表明,不同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起到低促高抑的作用,且高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功能的絮乱,可见随着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浓度的上升,其对杉木种苗的化感作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