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生产能力是稳定区域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全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分化,对区域内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均粮食产量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呈两极分化趋势,非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趋低,区域内粮食安全水平紧张。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等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建议主产区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节水等技术,稳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完善非主产区粮食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进程,提升非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规划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农业》2008,(17):1-1
为充分发挥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优势,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初步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按此规划,河南将采取措施使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亿kg稳定提高到650亿kg,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保持主产区粮食持续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天下第一粮仓”吉林省榆树市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分析在新形势下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促进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保持主产区粮食持续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天下第一粮仓"吉林省榆树市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分析在新形势下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促进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业》2011,(19):6-6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全方位推动农业发展新跨越。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强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2010,(8):1-1
对河南的粮食生产,胡锦涛总书记尤为关心。在河南考察途中。总书记察看庄稼长势,向农民询问种粮情况,并反复强调,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5000亿千克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千克;2008~2010年再新建标准粮田1亿亩,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优势。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初步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按此规划,河南将采取措施使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亿kg稳定提高到2020年的650亿kg,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分析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三大粮食主产区1979—2003年间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单产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结了五大粮食作物不同区域的优势表现。最后提出发挥中国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温州市近几年粮食生产现状出发,对温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明确提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杭州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从粮食长期安全和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需要来看,必须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涵 《农学学报》2011,1(12):55-58
立足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首先从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形势需要3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用具体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挑战,即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病虫害频发,比较效益偏低,扶持政策不健全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主产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业科学》2006,(2):32-32
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高产稳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继续建设优质棉基地、优质油料带,在13个粮食主产区的484个粮食主产县(场).建设万亩连片标准粮田,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专家提醒,要避免狭隘的地区意识,应打破原有省际界限.形成粮食主产区域的概念.才能保证整体地区生产能力的提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在农业主产区区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讨论了长春市粮食产量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提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潜力所在,然后分析了影响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问题,并定量定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04,(5):1-1
<正>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纠正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现象。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重点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7.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主产区历来都是我国粮食安全研究的热点区域,通过测算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贡献率,定量分析2000—2015年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程度,研究其供需状况,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加0.03%;(2)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粮食安全贡献率最低的四川与最高的黑龙江相差142%,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4省(区)的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35.64%,粮食安全年均贡献率达44.1%,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于北方。今后应完善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的粮食生产,胡锦涛总书记尤为关心.在河南考察途中,总书记察看庄稼长势,向农民询问种粮情况,并反复强调,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粮食主产区政策的首要目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意在评估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基于199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增长均显著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政策能够促进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粮食主产区政策在北方粮食主产区更显著;粮食单产分位点越高,粮食主产区政策的效果越弱。3)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路径。4)非粮食主产区的“非粮化”问题会抵消粮食主产区政策的部分效果。据此,建议保持粮食主产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完善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鼓励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对非粮食主产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