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3个角度阐述吉林省42个县域玉米生产空间变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区位熵模型对2004~2015年吉林省西部平原农牧区、东部半山农林区、长白山地农区3个非传统优势地区的县域玉米区位优势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的传统优势县域如公主岭市、梨树县、农安县和榆树市仍保持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同时乾安市、东辽县和图们市等非优势地区也具有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玉米生产优势地区需要完善农业耕作制度、玉米核心主产区建设、玉米种质创新和改良、扩大专用玉米种植、完善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推进目标价格制度实施;玉米生产非优势地区需要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政策背景、理论依据。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要推动湖南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功能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农村建设等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玉米结构调整,是东北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分析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及玉米结构调整必要性基础上,研究评价了吉林省2016年玉米结构调整实践及效果,论述了"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影响及粮农行为响应以及当前吉林省玉米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深化对玉米结构调整的认知;提升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构建玉米产业链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稳定大豆生产补贴,强化对大豆加工业的支持;大力扶持畜牧业,推动农牧结合发展;强化玉米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分析后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国家食物安全战略和保持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去库存"与"保产能"并存,"降成本"与"杠杆化"并存,"补短板"与"强基板"并存等特点。建议今后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创新农业科技机制、增强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6,(4)
正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当前,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改革的重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点也在供给侧。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如何认识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为何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而推进供给侧改革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出发,以陕西省为例,在总结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建议,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阐述了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分析了湖南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向飞  信聪聪 《玉米科学》2017,25(5):152-156
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有效供给量不足导致需求外溢,消费能力外流。为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尤其是促进农产品价格机制的形成。玉米在其定价过程中引入期权契约,利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对玉米期权进行估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关于农户和玉米贸易商的期望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农产品定价模型,为期权契约的制定者和持有者做出决策建议,实现农户和贸易商的双赢,提高玉米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加的动力,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9.
常德市是油菜生产大市,目前存在供给过剩,面积下滑的趋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常德市应结合油菜产业发展进度放缓的实际,通过加大科技与服务创新力度、积极支持油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通过种植品种与技术改进及种植思路的转变,并进行油菜籽的就地加工与销售,积极创新销售模式等多重举措,推进油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当前正面临着效益低下、生产下滑、产不对需等系列问题的挑战,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良好棉花倡议(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BCI)有利于棉农、有利于环境、有利于棉花产业发展未来的棉花生产方式,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有诸多类似之处。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系统梳理了良好棉花的概念、生产原则、生产标准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山东滨州良好棉花实施经验和成效,提出了山东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执行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玉米收储价格持续走高,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利益。但临储制度所带来的库存、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2016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等部门,正式启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模式,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收储制度改革作为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秩序过程中,客观上引发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不适应甚至生产经营困境。本文利用2016~2017年吉林省72个玉米种植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分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吉林省不同规模玉米种植农户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所带来的种植规模扩大、种植结构调整等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1,19(5):128-133
玉米产业是吉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在市场结构、产品加工深度、发展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也面临着值得重视的问题,包括种植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透支性使用、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不长、产业集群成长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玉米种植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玉米综合加工水平并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和生态补偿政策,支持玉米主产区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东北黄金玉米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玉米产销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玉米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建设东北地区黄金玉米带是缓解我国玉米供销矛盾的需要,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玉米工业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军 《玉米科学》2007,15(1):139-141
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适合玉米种植,但由于铁路运费较高的制约,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文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新疆与全国玉米价格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与全国玉米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新疆玉米价格主要受本地供求关系的影响。为新疆大力发展畜牧业、引导企业发展玉米深加工、争取上马燃料酒精项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春季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吉林市永吉县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发现1种新的玉米害虫,经鉴定后为白肾纹夜蛾(Amphipoeaburrowsi Chapman),属于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奂夜蛾属(Amphipoea)。该虫主要以蛀茎危害玉米幼苗,导致被害幼苗心叶萎蔫,甚至枯死。目前白肾纹夜蛾对吉林省玉米生产尚未造成威胁,随着耕作制度改变和玉米品种更换,其种群发生动态需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在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玉米生产上设计秸秆覆盖还田+覆盖作物(T1)、秸秆深翻还田+覆盖作物(T2)、秸秆粉耙还田+覆盖作物(T3)、秸秆离田(CK)4种种植方式的定位试验,通过玉米秸秆还田结合种植覆盖作物解决冬季土壤裸露、培肥地力、改善玉米生产等问题。2019~2020年,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对株高、叶数、SPAD值、干物质积累均有提高。在拔节期和开花期,T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对比CK显著提高。在成熟期,T1、T2和T3处理比CK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幅均在5%以上(P<0.05)。各秸秆处理的产量对比CK均有显著增加,其中,T3处理为最佳处理。利用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作物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收储制度改革下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鹤  顾莉丽  刘帅 《玉米科学》2021,29(4):175-180
利用2008~2019吉林省玉米相关数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仍保持稳定,玉米优势产区在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较稳定,非优势产区在玉米播种面积调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又出现复种现象。玉米流通性增强,流通成本增加。玉米价格的下跌激活了下游玉米加工企业活力,提高了开工率,企业转亏为盈,但盈利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仍以玉米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针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