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处理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棉花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均有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抑制苗期病虫害发生,增加棉株现蕾结铃和提高皮棉产量的效应,但以包衣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各棉区病虫危害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切实做好2016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提高棉花种植效益,特制定本方案。防治措施:1.播种期预防苗病、苗蚜、棉叶螨、棉盲蝽、枯萎病、黄萎病等。一是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和包衣棉种,做好种子药剂处理。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种子处理剂与枯草芽孢杆菌等杀菌剂混合再包衣,预防棉盲蝽、棉蚜、苗病、黄萎病。二是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方  相似文献   

3.
种衣技术是一项增加种子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的高新种子包衣技术,是作物物化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良种标准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及农业生产节支增收的重要途径。种子包衣后不仅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种苗抗逆及生长素质、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增强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也具有潜在优势。种子包衣的特点是处理效果好,目的性强,适应农作物种子加工现代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我连棉花病虫害主要有“三虫、三病”。三虫指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三病指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 一、病害的种类及发生 1.棉苗烂根病的防治棉花烂根病防治目前主要依靠种子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种子包衣。2006年全连使用锦华牌福多甲包衣剂,包衣种子发芽率提高20%,出苗率提高30%,降低烂根病发生率50%,死苗率降低12%,减轻了发病程度和发生面积,基本上达到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5.
种子包衣处理技术在花生上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包衣处理能有效地防治花生苗期病虫害,死苗率比对照(不包衣)降低77.8%~100%,缺穴率降低69.9%~100%;出苗比对照推迟1~2天,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5%~33.7%。花生种子包衣处理还能明显地促进花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其百株鲜重和根重分别比对照增加7.2%~54.4%和9.0%~48.3%,产量增加7.2%~32.9%。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和品种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其中某些种传、土传病害在小麦、玉米上发生程度和蔓延趋势逐年加重,如何有效的控制种传和土传病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种子包衣处理是首选的技术措施。种子包衣是指对经过清除秕粒、小粒和杂质后的种子用种衣剂进行处理,在种子表面附着一层含有多种有效成份的药膜形成包衣种子。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油菜种子包衣后对种子的发芽率、生育期、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在陕西鸿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排下,开展油菜种子包衣直播试验,通过裸种对照、包衣,三叶期喷施多效唑、三叶期和越冬期喷施多效唑等4种处理试验分析,初步得出油菜生长过程中喷施多效唑,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加快;油菜种子包衣,可能因种子细小,加之包衣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其发芽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子包衣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包衣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成苗、秧苗素质、苗期病虫害防治,以及对抛栽后立苗速度、发根力、分蘖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包衣处理后,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有效防治苗期多种病虫害;移(抛)栽后发根力强、立苗速度快、分蘖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多,从而促进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超微粉型种衣剂包衣棉花种子 ,通过大田育苗试验 ,研究了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和苗期病虫害的影响 ,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具有促控棉苗生长、提高棉苗综合素质与成苗率、有效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与对照相比 ,包衣处理成苗率提高 14 5 % ,根系活力提高 16 4 % ;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 82 0 %~ 90 7% ;其综合作用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二种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昌吉市区域食葵平均产量中等偏下,病害发生重及品质逐年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食葵大田蜜蜂授粉技术、种子包衣处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水肥精准调控等集成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了食葵结实率低、病害发生重、产量低的问题,达到食葵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种子包衣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杀菌剂、杀虫剂、微肥、生长刺激素等成份和相应的助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借助成膜剂、包衣机械将种子包上一层种子药膜。种子包衣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减轻环境污染。种子包衣技术虽已推广多年,  相似文献   

12.
种子处理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农业措施。它是用化学、物理等方法,给作物或树木种子消毒或予以有利的刺激和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等各种措施的总称。种子经处理后再播种。可使发芽迅速整齐,生长发育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的变异和提早成熟等。常用的方法有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温热处理、微波处理、辐射处理和种子包衣等。  相似文献   

13.
一、播种期玉米播种期是预防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做好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病虫危害效果明显。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苗枯病、地下害虫、蓟马、害鼠等。(一)种子处理使用包衣种子或使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未进行包衣的种子应使用药剂拌种。可采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0mL加水250mL  相似文献   

14.
用28.7%噻虫·咯·霜灵悬浮剂和60%吡虫啉悬浮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验证2种包衣剂对花生地下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其花生长势及产量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利用上述2种药剂处理的花生出苗早,地下病虫害轻,花生长势旺盛,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当地生产环境与市场需求,引进4个优质叶用芥菜品种,以新都区当地主栽品种“二月青”为对照(CK),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同时,针对新都区芥菜生产中易发根肿病的情况,对“川芥1号”采用2种不同种子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处理,探索种子包衣处理对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川芥1号”“川芥2号”“优选包包青2号”产量均高于CK,其中,“川芥1号”“川芥2号”产量均与CK差异显著。“川芥1号”最适宜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栽培,“川芥2号”可作为加工芥菜品种进行推广栽培,以丰富新都区泡菜原料蔬菜品种。“川芥1号”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在成株率、单株重、产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川芥1号”(2号包衣)处理在提升成株率上有一定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燕麦包衣处理对宁南山区燕麦蚜虫及红叶病的防治效果,对燕麦出苗率、株高、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处理能有效防治燕麦蚜虫及红叶病的发生,同时对皮燕麦的出苗率、株高、产量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裸燕麦的出苗率没有影响,但对株高及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预胜种衣剂、卫绿环种衣剂、卫福悬浮种衣剂、锦华种衣剂4种种衣剂包衣棉种,以不包衣处理为对照,通过试验比较4种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及科学制定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油菜种子包衣后对种子的发芽率、生育期、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海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油菜种子包衣直播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可以极显著降低黄条跳甲和茎龟象的危害率,可以极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可促进株高生长、提高实收产量。  相似文献   

19.
种子包衣技术,是近几年种子加工中逐渐推广的一种实用技术,主要应用于棉花、玉米、花生、水稻、甜菜、小麦、大麦及蔬菜种子。种衣是用成膜剂、农药、微肥等配制而成的乳糊状新型剂构成。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粘在种子上,固化成均匀的一层薄膜。包衣种子播种后随着种子萌发、成长,有效成份逐渐分解并被植株吸收,使苗株对病虫害起防治作用,促使植物生长,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增产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经过包衣处理,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玉米种子包衣后,粘虫危害率降低14%,丝黑穗现的防治达到69.4%-72.8%,大豆饣衣后包囊虫防治效果达79%,棉花种子包衣后防治立枯病效果达90%左右。包衣种子出苗快,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叶片肥大,叶色深绿,百株鲜重高,为作物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种子包衣后,棉花增产9%-14%;小麦增产10%左右;谷子增产6%-9%;花生增产10%-15%;大豆增产6%-9%;玉米增产15%-20%。包衣种子促进了标准化的发展,经过精选加工后,粒粒均匀一致,提高纯度和质量,可采用精量点播。可减少用种量1/5-1/3,起到了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包衣种子有利于市场管理。促进种子机械加工,精选包靖和标牌销售,有利于统一供种,有效防止伪冒、假、劣种子在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