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常优一号”直播栽培技术专题探索,取得预期效果和成功经验,摸清并掌握其栽培特性和相应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常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2004年我们建立了“常优1号”高产栽培示范方,表现为产量高,后期熟相好,综合抗性强,米质优,省工节本,深受示范农户欢迎,为大面积推广“常优1号”打下良好基础。1丰产方实施过程及主要特点1.1示范方概况示范方地处塘桥镇鹿苑街道滩里村,面积350亩  相似文献   

3.
“常优1号”是目前我市推广种植的杂交晚粳稻优良新品种,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株型紧凑抗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熟相适宜、适应性好等优势。为了探索“常优1号”在直播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其产量稳定性,本试验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植株根系、叶面积  相似文献   

4.
对6个品种进行晚稻区域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1号可作为桐城市晚粳的主推品种,镇稻6号适宜作晚稻直播栽培,杂交粳稻甬优8号和常优5号适宜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5.
“常优1号”系本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为探讨不同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2002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常优l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2年姜堰市引进试种3.7亩,平均单产692.5k,比对照“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9.97%和1.82%。2003年扩大种植120亩,平均单产仍达589.4k,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增80k以上。  相似文献   

7.
三系杂粳常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 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制种容易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常优 1号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广油菜直播栽培,2003年受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委托,组织对“宁油12号”、“中双7号”等品种进行直播油菜比较试验,以筛选出最适合苏南地区用于直播栽培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杂交粳稻种子价格偏高,用种量少,育秧、机插技术要求高,杂交粳稻机插秧堆广面积受到一定限制。为了探索杂交粳稻机插秧的高产栽培途径,市种子管理站和塘桥镇农服中心2007年在塘桥镇青龙村示范了200亩“常优一号”机插秧,获得了产量和效益双丰收,为2008年进一步扩大“常优一号”机插秧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常优3号”是常熟市衣科所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优,适应性好等优点。为夺取“常优3号”高产,介绍了该品种的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A”דR254”杂交选育、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2001年引种示范种植,表现出明显的优质、高产及适应性好等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常优1号”生产力水平及其肥料报酬率,笔者进行了优质高产高  相似文献   

13.
上戍乡早稻直播栽培在1995年已获得成功,面积逐年增加,1998~2001年早稻直播栽培面积达2000~3000亩。早稻直播栽培有增产、增效作用,人工手插早稻常规品种“中丝2号”等平均亩产350kg,而直播亩产为380kg,亩增30kg,增产率为8%左右,且省工省力。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6,(7):32-32
在科技部、农业部公布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评审结果中,“常优1号”杂交粳稻新品种在2004年种植的水稻丰收情况实测中,农户单产超过750公斤,创下苏州市杂交粳稻历史新高。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优1号”,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熟期适宜等特  相似文献   

15.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经国家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我镇于2002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质优、省工、省肥、适应性广等优点。3年来经试验示范种植,一般亩产量在550~600kg,高产田块亩产量可达700kg左右,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6年吴中区种子站共制种“常优一号”455亩,其中委托太平镇代制种73.6亩,平均亩产172.85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原名“常优99—1”,属中熟杂交晚粳稻,以武运粳7号A/R254配组育成。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212国审稻2003068  相似文献   

17.
“常优2号”(原“常优02—6”)系常熟市农科所2001年用“武运粳7号”A/C53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经多年试验与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耐肥抗倒性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轻,米质优,米饭口感佳。适宜太湖稻区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金穗1号是以花培品种“早花2号”为亲本,与优良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配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既保持了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的特点,而且抗旱性突出,适合旱直播栽培。冀东旱直播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早播,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9.
苏种 《农家致富》2014,(8):22-23
一、常优粳6号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16。来源与类型:原名“常优09—3”.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119A×CR-312配组,于2009年育成.属三系杂交晚粳稻组合。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常优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几年来经大面积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在进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大田示范的同时,对该品种的分蘖成穗规律进行跟踪观察与研究,以掌握其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