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贤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90-90,194
宿松县是植棉大县,近年来斜纹夜蛾对棉花产量品质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根据对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特性的分析,对2007年斜纹夜蛾在宿松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意见,从而降低斜纹夜蛾对棉花造成的危害,力争夺得棉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的现状和原因。棉花供不应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矛盾;原棉纤维品质差,与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保持合理的粮棉比价,稳定棉花生产;重视培育高品质的棉花品种,提高棉花品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宿松县丘陵棉区棉花生产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随着籽棉价格的提升、粮棉效益差距拉大,宿松县丘陵湖区棉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籽棉单产稳步提高,但是棉花生产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丰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高品质棉的推广,高品质棉种植而积不断增加。但在生产上高品质棉存在棉铃发育不平衡、生产品质低于内在品质等问题。对于棉花纤维存生产过程中其品质发生变化,经分析,主要是因棉株不同部位间棉铃发育及纤维品质有明显差异造成,陈德华等研究发现棉铃的大小对纤维品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棉铃变小时纤维长度、强度、成熟度下降,棉铃增大时纤维长度、强度和成熟度提高,说明了纤维品质高低与棉铃的大小和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010年宿松县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2010年宿松县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以期提高当地的棉花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6.
防治农田残膜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能大面积提高农作物单产、提高农作物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高产栽培技术.八十年代初,呼图壁县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逐步应用于瓜菜、棉花、粮食等各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栽培区域,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由于品种适应性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适宜种植长绒棉的区域仅分布于新疆阿克苏、巴州、吐鲁番等地的小块区域。近年来,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增加,而北疆棉花品质仍待提高,品质问题制约棉花产业发展,亟待突破。因此,在北疆棉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中棉所71棉花品种在宿松县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棉所71杂交棉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棉花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棉花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国棉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16年11月28日牵头组织成立,全国棉花全产业链208家企事业单位加盟。联盟成立近2年来,大力开展高品质品种筛选、品质中高端创建、质量标准化建设、品牌培育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筛选高品质棉花新品种。组织开展高端品质棉花新品种(系)选育联合攻关,筛选出首批高品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针对敦煌市长期只重视棉花品种的抗病性,而忽视了棉花品种内在品质的问题,新陆早41号引进示范、在抗病的基础上棉花品种内在品质有所提高,特别是棉花衣分提高了近3%~5%、绒长增加了近2 mm,为敦煌市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江苏省高品质棉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 ,最突出的问题是纤维品质结构类型单一 ,尤其是缺乏高品质类型的原棉 ,不能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江苏省高品质棉生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前景好 ,且时机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2.
浅析棉花过早枯衰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几年宿松县沿江洲区棉花过早枯衰的原因,并提出4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棉花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国内棉花产业大而不强,高品质棉花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生产高端产品的需求。推进棉花"由量向质"转型,是全面提升其竞争力、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分析了国内棉花品质差的主要原因,阐明了进行棉花全产业链布局,发展订单生产、规模化种植是发展高品质棉花的有效途径,同时,成立生产链发展基金及CCIA棉花交易市场,确保订单生产的有效运行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良种的推广应用在棉花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棉花良种可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增强棉花抗逆性.各棉区随着棉花产业化的发展,应积极应用各种育种新技术,加快培育和引进适合本地气候生态和集约化栽培技术要求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棉花新品种.但应防陷入盲目性误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棉花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早熟和高产稳产,而且要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虫.一部分高品质、抗病、抗虫等基因存在于中棉、海岛棉和棉属野生种.野生种本身种子上没有可供纺纱的纤维,但有改进纤维品质的潜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夫特试验站用亚洲棉与瑟伯氏棉杂交,使F_1染色体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品质棉新品种(组合)示范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通州市被列为国家棉花良种推广补贴的县市之一。为加强良种推广补贴的力度,让惠民政策真正得以实施,根据江苏省作栽站安排,在2007年“科棉”系列品种在我市示范试验的基础上,2008年建立了高品质棉高产示范点。为进一步扩大高品质棉在我市的推广面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为我市成为优质棉生产县市奠定基础。现将高产示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品质抗虫棉花新种质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野生棉种质渐渗系为基础材料,通过与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杂交,利用常规育种程序,开展高品质抗虫棉花新种质的培育.通过对9份杂种后代的高世代品系进行抗虫性状的标记基因检测、抗虫性鉴定、农艺性状鉴定和纤维品质检测,培育出4份高品质抗虫棉花新种质.高品质抗虫棉花新种质系可以作为高品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选育的桥梁亲本,多目标性状聚合到同一亲本中,有利于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8.
高品质的棉花产品需要高质量的棉花,但由于新疆的机采棉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部分技术还不成熟,机采棉的质量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棉花质量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给我国的棉纺织产业用棉造成很大困扰,文章介绍了如何提高新疆机采棉品质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棉花种质资源纤维品质性状多样性,筛选出高品质种质资源,为棉花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引进的120份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种植的方法,利用田间表型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纤维品质的品质性状整体状况及形状间的相关性,结合分子标记手段,分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结果】120份资源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在33 mm以下,其中31份棉花样品马克隆值属于A级范围,断裂比强度最小为24.08,最大为38.4。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58个多态性位点。供试材料可分为2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其品质性状大致相同。【结论】12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PSP25523-1、苏联棉5系、苏联棉28系和鄂抗棉7共4份材料纤维品质优良,可以作为优质亲本改良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20.
朱伏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0):107-108
该文阐述了2007年宿松县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