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黑刺粉虱 ,近几年已在全市茶园中普遍发生 ,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它传播快、危害重。以幼虫在叶片背面刺吸茶树汁液 ,其分泌物招引煤病发生 ,使茶树叶片正面乌黑 ,阻碍光合作用 ,导致芽叶稀瘦 ,树势衰弱 ,抗冻能力下降。为了减轻黑刺粉虱的危害 ,近年我们观测了其发生规律 ,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 :1 .发生规律根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 ,黑刺粉虱一年发生 4代。以卵或幼虫在叶背越冬 ,翌年 4月下旬 ,越冬代成虫大量羽化 ,1~ 3代成虫分别在 6月中、下旬 ,8月上、中旬 ,9月下旬盛发 ;盛卵期 5月中、下旬 ,7月中旬 ,8月中旬 ,1 0月上旬 …  相似文献   

2.
<正>网友孤独钟佬发帖:现在茶树上黑刺粉虱成虫特别多,用灭扫利、联苯菊酯等药防治,当时效果还可以,但怎么都治不彻底,而且持效期太短。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防治,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该如何防治?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  相似文献   

3.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茶园黑刺粉虱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不少茶农对该虫知之甚少,防治时不知从何下手,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危害特征。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成虫体小,橙黄色,前翅紫褐色,周围有7个白斑,喜栖息在茶芽梢叶背面,其他时间则多栖于丛间老叶背面。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叶、果实、嫩枝的  相似文献   

5.
农药合理使用5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恒 《种业导刊》2010,(10):50-50
各种农药在使用前,应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农药,对一些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的害虫(蚜虫、粉虱等)应选择触杀及内吸作用的农药。对体表有保护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蚧类、黑刺粉虱等)应选择对蜡质有较强渗透作用及触杀作用的农药。对以咀嚼式口器取食作物叶子的害虫(小菜蛾、夜蛾的幼虫等),应选择以胃毒作用为主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黑刺粉虱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在丽水茶区发生普遍 ,多次猖獗为害 ,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该害虫均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 ,其分泌物能招致煤菌寄生并诱发煤病 ,使树势衰退 ,发芽减少 ,严重时可导致茶园一片乌黑 ,叶片大量脱落 ,甚至茶树死亡。因此 ,加强黑刺粉虱的防治 ,对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至关重要。1 发生动态 茶树生长茂密郁蔽、偏施氮肥、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较阴湿的茶园 ,受害常较重。2 为害习性 黑刺粉虱在丽水茶区 1a发生 4代 ,其第四代 ,即越冬代幼虫于 1 0月上旬前后盛孵 ,当年开始为害。 1 1月…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刺粉虱于80年代初在临沂县始见发生。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密矮“区田”茶园推广、综合防治措施不力、越冬基数大,虫源中心多及防治时间不统一等原因的基础上,概述了其全年发生过程。在防治上,提出了以越冬代防治为重点,盛发期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香樟,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姿优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但近年来香樟黑刺粉虱的发生正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对香樟树的危害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应当引起一定的重视,并需要积极的进行防治。黑刺粉虱又称橘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江苏地区,黑刺粉虱一般一年会发生4代。黑刺粉虱主要是会为害香樟树的当年生的春梢、夏梢和早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杂食性、分布广的小型刺吸式口器害虫,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各国等。寄主主要有烟草、番茄、番薯、木薯、棉花、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等。烟粉虱已经在我国北方有过几次大发生,严重危害温室、大棚蔬菜及露地作物。在观赏植物上也造成较大危害。危害严重时,出现成团的烟粉虱成虫乱飞乱撞现象。  相似文献   

10.
柑橘粉虱又名橘黄粉虱、通草粉虱和橘绿粉虱等,因其成虫体和翅上均被白色蜡粉覆盖,肉眼看为白色而得名。以往在三峡库区乃至国内柑橘产区很少发生,然而近几年来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现就其普遍发生的原因、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5、6月份茶树进入夏茶期,期间适温天气有利于茶树常见病虫害发生发展为害。茶树常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常见虫害有茶尺蠖、茶黑毒蛾、茶蚜、长白蚧、茶橙瘿螨、茶丽纹象甲、茶毛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等。茶白星病1.症状:主要侵害嫩叶。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针状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病斑,灰白色,中间凹陷,边缘有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后期表面散生黑色小粒点,重时病斑互  相似文献   

12.
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茶树品种(种质)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为抗虫品种选育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采用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份不同抗性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茶树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份茶树种质新梢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4.323,P<0.05)。其中,‘丹桂’、‘优3’、‘铁观音’、‘优510’、‘玉龙’和‘毛蟹’等种质的新梢叶片叶绿素总量较高,分别为3.72、3.49、2.85、2.74、2.69和2.61 mg/g;而‘黄旦’、‘福云10号’和‘福云6号’等品种的叶绿素总量较低,分别为1.83、1.84和1.85 mg/g。茶树种质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有一定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黑刺粉虱世代存活率有显著或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P<0.05)。表明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反之,则抗虫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茶试站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立项的“山东茶树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4a的调查、观察,已基本查明山东茶树害虫的种类,并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山东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山东茶区主要茶园害虫有15种,其中叶部害虫12种、枝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1种。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轻依次为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木蠹蛾。其中,在茶园普遍发生,对茶树为害较重的害虫是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俗称山…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贵州省茶树主要病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蓟马、茶螨、茶毛虫、炭疽病、茶饼病、白星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等,发生面积584.14万亩次,主要呈现:一是病虫害发生种类多,病虫害发生种类涉及30余种;二是虫害重于病害,虫害发生面积440.77万亩,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三是以茶小绿叶蝉、茶蚜、茶黑刺粉虱、炭疽病等病虫发生广、危害重,发生面积达322.31万亩次,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黑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又名橘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等。除为害柑橘、橙、柚、沙田柚外,还为害葡萄、柿、梨、枇杷、龙眼、荔枝、杨梅、香蕉、苹果、栗等,在柑橘上主要为害当年生春梢、夏梢和早秋梢。一、为害特点成虫、若虫刺吸叶(图1)、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严重时,一叶可达数百头,虫体堆叠,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使柑橘树枝叶发黑,枝弱叶薄,开花少,产量低,果质劣。该虫近年为害呈上升趋势,成为果树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温度对蓖麻粉虱若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为未来蓖麻粉虱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我们使用人工气候箱,设置了20、25、30和35℃ 4个恒温条件,测定蓖麻粉虱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蓖麻粉虱卵期从20℃的15.4天缩短到35℃的3.6天。整个若虫发育期从20℃的53.1天缩短到35℃的18.7天。30℃是蓖麻粉虱生长发育最合适的温度,在40℃恒温条件下卵不孵化。在恒温25℃时,卵和若虫死亡率最低。在30℃恒温时,雌性比有增高趋势。所有结果表明蓖麻粉虱能适应高温,随着未来全球气温变暖可能导致蓖麻粉虱为害范围扩大,制定完善的蓖麻粉虱防控措施亟不可待。  相似文献   

17.
正从10月份开始,柑橘生产进入采摘期,橘农忙于柑橘的采收工作。笔者近日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橘园出现了黑刺粉虱,严重危害果实,果皮颜色变黑,外观受到影响,甚至一部分果实已失去商品价植,橘农望而兴叹。有的橘农已开展化学防治,但因该虫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发生特点的柑橘害虫,并向周边扩散,一家一户单独防治收效甚微,因为未防治地区的黑刺粉虱很易再向其他橘园传入,因此虽一家积极防治,但因周边防治不力,同样遭致该虫的危害,劳而无功。因此,笔者认为应以村、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用药,这样才能收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绿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别名蠓飞子,主要为害茭白、野茭白等,在南方地区茭白上发生较为普遍。长绿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茭白叶片,吸取汁液,并在叶脉上产卵,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输送受到影响,往往会导致孕茭时间推迟,从而造成茭白商品性降低、产量降低,严重时减产达25%~75%。  相似文献   

1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花卉植物的蚜虫类、蓟马类、螨类、粉虱类、蚧类、蝽类、叶蝉类等7类主要剌吸式害虫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帆  罗晨  张君明 《华北农学报》2007,22(6):179-182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不同寄主粉虱及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产卵选择性及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喜欢寄生温室粉虱,温室粉虱上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烟粉虱的寄生率;当供试寄主仅为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能力在寄主植物间存在显著差异,寄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烟草>甘蓝>棉花>黄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