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灰色理论系统,对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森林蓄积量、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3个指标进行动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灰色预测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在未来30 a,整体呈增加趋势;到2018年,森林蓄积量达到1.33×109m3、有林地面积达到1.74×107hm2、森林覆盖率达到82.28%。  相似文献   

2.
福建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福建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复查数据为基础,建立全省森林资源灰色动态变化预测的GM(1.1)模型,对我省森林资源的主要指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用材林蓄积量(其中包括近成过熟林蓄积量和松木近成过熟林蓄积量)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灰色预测结果,除近成过熟蓄积量外,其它项目预测精度高,切合我省森林资源发展变化实际,应作为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组成部分,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琴琴  刘标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16-217,220
应用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与方法,以光泽县止马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光泽县止马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用材林蓄积量、近成过熟林蓄积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精度好,可信度高,可为福建省光泽县止马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1974-2007年山东省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为时间数据序列,建立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用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等级检验,求得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后验差检验值分别为0.15,0.23和0.14,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均为1,预测精度等级为一级好,预测的结果可以作为制订山东省未来林业发展计划的依据,为建立“数字林业”等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26.78%,还达不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生态省建设阶段性目标。因此,山东省应加快森林资源发展,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分质量,避免造成森林资源的逆转。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预测模型理论,以1990—2014年横县少量的、不连续的森林资源指标为时间数据序列,借助MATLAB软件分析横县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有林地)、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变化,建立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根据拟合方程得到1990—2014年各指标的拟合值,除1999、2009年的活立木蓄积量拟合误差为10.14%、11.70%外,其余拟合误差都小于10.00%,拟合结果较好;检验的方差比C都小于0.35,小误差概率P=1,预测等级都为一级"好"。预测结果表明,2017—2030年森林资源除了林地面积略有减少外,其他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的相对变化率都低于1%,而活立木总蓄积量则相较于2017年相对净增长率分别为6.02%、17.15%、29.83%。说明近年来横县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相对得当,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乌兰察布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结构特征,优势树种的分布情况,森林资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进行了探讨.借助2003年-2007年连续5年的森林资源特征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以及活立木总蓄积量的GM(1,1)模型,模型经检验精度较高,通过外推预测得出三项指标2015年的预测值,为该地区森林经营管理和林业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肃森林资源分布现状的极不均匀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华 《甘肃农业》2005,(11):84-84
本文较系统的研究了甘肃森林资源特征。提出:甘肃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存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和两大国有林业局的显著不均匀性。占全省国土面积40%的河东地区确分布着占全省森林面积、蓄积的77%、90%,占全省国土面积60%的河西地区只分布着占全省森林面积、蓄积的23%、10%;河东地区森林资源的49.98%分布在占河东地区国土面积16.18%的十大国有林区,河西地区森林资源的47.80%分布在占河西地区国土面积9.52%的祁连山林区;白龙江、小陇山两国有林业局集中了全省林分面积、蓄积的27.46%、45.41%,而且郁闭度≥0.6的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占两林业局林分面积、蓄积的81.00%、70.40%。建议对全省郁闭度≥0.6的林分实施抚育,总抚育面积可控制在186.26万h内,将林分的结构调整到防护效益的最榕森林状态,不断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探讨了灰色预测模型在城市降尘污染预测中的可行性,以实例为基础,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城市降尘环境污染预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GM(1,1)模型预测结果经过精度检验,后验差比值C=0.43,小误差频率P>0.95,精度较高;用灰色理论预测城市降尘环境污染,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方便实用等优点.该方法可作为环境监测指标预测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对吉林省短期需水量进行预测分析,计算出各模型预测结果所占权重,得出新型组合模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各单一数学模型预测精度,可应用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林分蓄积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祛,以甘肃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1989—1996年对白龙江-洮河林区调查的林分蓄积量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的GM(1,1)拓扑模型,从中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对白龙江-洮河林区1997-2001年的林分蓄积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经过1997年蓄积量调查数据的实践检验,精度达到99.5%。  相似文献   

11.
固定样地用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了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吉林省第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和吉林省TM遥感影像为基础,对固定样地调查结果与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采用点对点匹配法,分析了固定样地作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时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样地调查与遥感影像分类调查森林资源总体精度较高,森林覆盖率误差仅为-1.04%,而点对点匹配检验时森林类型误差达到52.99%.  相似文献   

12.
河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河南历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理论和简单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河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Ⅰ,Ⅱ副总体合并为一个总体,优化完善了清查体系.新体系样点按4 km×4 km间距布设,总样地数10 355个.2003年复查,抽样调查精度普遍提高.当可靠性为95%时,有林地面积精度达95.617%,活立木蓄积量精度达95.115%,其它抽样精度指标也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趋势外推法和灰色系统预测理论进行了北京水果产量和面积预测的数据处理、典型曲线型函数选择、模型精度检验的探讨,并对水果总产量和面积以及苹果、梨、葡萄的产量和面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理论和回归分析的需水量组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精度更高的需水量预测模型,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以深圳大鹏半岛需水量为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独采用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单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2.5%,而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1%。【结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并且该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组合预测思想,结合灰色理论与马尔可夫预测方法的特点构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为大坝沉降量的中长期预测提供支持。【方法】通过对传统灰色系统模型的优化改进,简化建模步骤并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借助于马尔可夫模型处理时间序列的随机性波动,克服灰色模型对随机波动性大的序列预测精度较低的局限性,并利用新信息优先原理,构建新维无偏灰色马尔可夫组合预测模型。将构建的新维无偏灰色马尔可夫组合模型应用于大坝沉降量的预测。【结果】构建的模型预测平均误差由原来的1.7%降低为1.0%,且预测误差的变化波动性减小。同时,随着预测期数的增加,相对于传统灰色模型,改进后的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结论】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新维无偏灰色马尔可夫组合预测模型计算量小、预测精度较高,且该模型保留了传统灰色模型短期预测精度高的优点,提高了模型的中长期预测能力,适用于大坝沉降量的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灰色模型在降水量预测中精度较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选取朝阳地区1996~2011年的降水量为试验数据,引入小波分析理论,对小波分解与灰色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改进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运用小波强大的多分辨率分析能力,将降水量数据分解为不同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根据高、低频分量的不同特性选取不同的预测方法,对降水量低频部分进行灰色建模预测;降水量高频部分采用波形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最后合成两部分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低频分量数据的平均灰色模拟精度为0.066;高频分量数据的波形模拟精度为0.159,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解与灰色预测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结果比传统灰色预测精度提高53.4%。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演变具有复杂性、非线性特征,其模拟预测的精度受到空间转换规则及数量预测约束的影响。针对经典数量预测马尔科夫模型存在忽视社会发展阶段性速率不同及灰色模型对随机波动性大的数据拟合效果较弱等不足,构建了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以双鸭山市为案例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考虑社会因素影响的灰色-马尔科夫改进模型,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等因素对土地变化的综合作用,预测趋势更加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用地规律,同时解决了社会经济类指标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难以空间化表达的问题;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能够发挥马尔科夫链处理数据波动的优点,降低传统灰色模型将土地随机变动数据视为干扰数据剔除进而产生的误差,有效提高数量预测模型的精度。进一步通过模拟验证表明,相比于传统马尔科夫模型,灰色-马尔科夫改进模型2020年模拟结果FoM精度提高了20.07%,证实通过数量预测方面的改进对于提升模拟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正向推动。  相似文献   

18.
杨树苗圃地下害虫灰色灾变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芳  贺春玲  路志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4,(15):3553-3555,3559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杨树苗圃地下害虫的灾变预测模型和灾变季节预测模型,灾变预测模型平均相对精度可达97.56%,建立的灾变季节模型包括达到防治指标日的预测模型和虫口密度高峰日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精度分别为94.27%和90.40%,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够准确地进行杨树苗圃地下害虫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铁桥林场森林资源平衡率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行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林业用地各龄级面积和立木蓄积的调查 ,应用“平衡率”数量指标和“面积、蓄积最优化”指标对森林资源的平衡率、蓄积分布、树种结构及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比重等作了初步分析 ;提出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加强对次生林的抚育改造、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经济 ;并对今后 2 0a的树种结构、面积分布、立木蓄积和次生林改造情况作了预测分析 .预测表明 ,到 2 0 19年该场人工林将由原来的 6 45 .7hm2 增加到2 76 0 2hm2 ,森林资源平衡率由原来的 0 5 6提高到 0 73 ;优势树种落叶松和油松的平衡率分别提高了 0 2和0 0 3;落叶松面积比重由 0 3%提高到 31 2 % ;油松面积比重由 93%降为 6 2 .7% ,主要树种的比例得到了调整 ,各龄级的面积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模型技术对马尾松毛虫灾变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松毛虫的猖獗发生可以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过程,为探索松毛虫危害森林资源灾变规律,依据瑞金市2001-2007年大发生面积的时间数据序列,尝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GM(1,1)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灾变趋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变长期趋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趋势与过去情形相符,且1-2年的预测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