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果核芒果象、云南果核芒果象均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50余种芒果核仁,对三年芒果危害率为41.3%~67.%,对象牙芒果危害率为42.2%~78.0%。印度果核芒果象占总数的76.3%~88.9%,云南果核芒果象占11.1%~23.7%。其生物学小佳和发生危害规律近似。在云南景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对三年芒果危害率降为10.9%,象牙芒果降为11.7%。  相似文献   

2.
芒果柑桔小实蝇生物学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4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从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3.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丛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4.
印度果核芒果象(Sternochetus mangiferae(Fabricius))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害虫,为进境口岸重要检疫对象。介绍了印度果核芒果象雄性外生殖器显微解剖和玻片标本的制作,同时比较了其它两种芒果象雄性外生殖器的重要特征,旨在为检疫鉴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芒果切叶象在云南景谷湿热河谷种植区1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芒果树冠下5~10cm深的表土中越冬。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生为害高峰期;8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第2个发生为害高峰期。降低越冬代和第1代虫口基数,对控制后期发生为害至关重要。综合防治后,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秋梢为害率分别由53.6%,57.3%降至7.4%,9.7%。  相似文献   

6.
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incertus(Baker)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地区1年发生8-9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若虫)成虫越冬,越冬态不明显,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生高峰,是全年发生危害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2个发生危害高峰期,对梢,叶的危害率分别为100%,96.4%,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其危害率分别降为4.7%,6.2%。  相似文献   

7.
芒果蓟马复合体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元江芒果受3种蓟马复合为害,花穗受害率达100%。以黄胸蓟马发生量最大,年发生8 ̄9代,以第一至第六代对芒果的危害最严重。适期使用万灵、灭杀毙、氧化乐果1000倍药液防治,大田防效达78.3% ̄80.6%,可有效控制多种蓟马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柑桔花蕾明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对果花蕊的危害率为60%-70%,最高达100%,严重影响果开花、座果。该虫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区,1年发生5-6代,完成1代需16-32日,世代重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危害率可控制在0.29%左右。  相似文献   

9.
芒果白粉病(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发生流行规律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芒果白粉病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芒果种植区,对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花序,幼果为害率分别为75.4%~91.6%,32.1%~54.3%,严重的达100%,是幼果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损失产量为25%~30%,病重树基本绝收,芒果白粉病于2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发生为害,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正与芒果盛花期吻合,该病繁殖和侵染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80%~100%,采取综  相似文献   

10.
柑桔花蕾蛆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对芒果花蕊的危害率为60%~70%,最高达100%,严重影响芒果开花、座果。该虫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区,1年发生5~6代,完成1代需16~32日,世代重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危害率可控制在0.29%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分布。芒果果实象甲在国外芒果产区均有发生。云南的景洪、思茅、德宏、景东、景谷等地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为害情况。幼虫进入果核,少数兼食果肉。专家曾在景谷县调查芒果品种间被害情况,象牙芒果爱害率在60%左右,三年芒受害率在50%左右,小芒果受害率在10%左右。形态特征。成虫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景谷芒果种植区,芒果炭疽病对芒果树嫩叶、嫩梢、花穗和果实为害率分别为85.7%,63.4%,77.1%和73.3%。风雨和昆虫媒介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生为害最适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85%~100%。该病在景谷种植区全年均可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在发生期。发生前期为害,是花穗干瘪和幼果掉落的原因之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特别在发生前期适时防治,可控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业科学》1995,(2):88-89
在含2,4-D2mg/1的C17基本培养基中附加浓度为0.1,0.3,0.5,0.7和0.9mg/1的氯苯胍,用于培养烟农×84-A-359-9、新冬15×84-A-359-9、唐山6898×88-A-916-1、花冬86-16×太原81、88-138×84-A-359-9和花冬86-16×27-A-455-1小麦杂交组合F2代花药,结果花粉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3.21%-4.79%,其中0.7(4.32%)和0.9(4.79%)的诱导率高于对照(4.09%),其他均低于对照;绿苗分化率(11.97%-19.40%)均低于对照(20.19%),但以0.9mg/l(19.4%)与对照接近;白苗分化率(10.16%-15.49%)均高于对照(6.73%)。  相似文献   

14.
芒果果肉象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害芒果果肉,在果肉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蛀道或洞穴,粪便污染果肉,失去食用价值。该虫在云南景谷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树干翘皮裂缝、树洞或表土层中越冬。  相似文献   

15.
对提高果奶稳定性的方法研究表明,果奶必须含有0.4%-1.2%的油酯,PH值为3.7-4.0,温度为50-80℃,单宁含量低于0.3%,均质压力为18-25MPa,在加酸成果汁前后各均质一次,对果奶的稳定效果好。乳化剂和络合剂须与奶粉同时溶解,并经胶体磨充分乳化后再加入稳定剂。当均质后的料液温度低于40℃时,剧烈搅拌并缓缓加入稀释的果汁或酸,在65-70℃杀菌30min。按上述工艺生产的果奶和芒果  相似文献   

16.
云南境内5种象虫幼虫和蛹的形态描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描述了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Situ et Zhang),多瘤雪片象(Niphades verrucosus Voss),粗刻点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Situ et Zhang);果核芒果象(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和果肉芒果象(Sternochetus frigidus Faust)等5种象虫的幼虫和肾的形态特征,并配备插图和说明,幼虫主要特征包括头部正面观、内唇、上颚、下颚、第Ⅵ腹节、气 门;蛹体正面观,背面观,臀板和臀棘。列出了幼虫检索表,并报道了5种象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7.
酸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氯化铵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水稻上施用氯化铵安定试验,连续3年的结果表明,氯化铵的肥效与尿素相当;土壤中氯离子有一定的积累,在0-40cm土层中,氯离子残留率为7.9%-9.0%,耕层土壤pH降低0.18-0.31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芒果果肉象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害芒果果肉,在果肉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蛀道或洞穴,粪便污染果肉,失去食用价值。该虫在云南景谷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树干翘皮裂缝、树洞或表上层中越冬。  相似文献   

19.
大豆地方品种在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上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南方和黄淮地区的210个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研究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100g烘干大豆籽粒干豆腐产量的品种间平均数与标准差为50.0±5.2g,湿豆腐产量246.1±51.7g;豆腐蛋白量16.2±5.0g,豆腐脂肪量11.3±1.9g,豆腐蛋脂量27.5±6.1g;豆腐蛋白含量32.3%±8.4%,豆腐脂肪含量22.9%±3.1%,豆腐蛋脂含量55.2%±9.3%;脂肪利用率80.2%±11.7%,蛋白利用率35.5%±11.0%,蛋白抽提率65.6%±11.7%,蛋白凝固率55.0%±16.7%,残渣率37.2%±5.3%,渣蛋白含量28.5%±3.7%,渣脂肪含量14.0%±2.5%。从中筛选出一批各别性状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20.
刻叶刺儿菜发生密度对青稞产量损失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初步探明了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setosum(Willd)Kintam,在青稞田不同发生密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刻叶刺儿菜密度每m^2内1,2,3,4,5,6,7,8,9,10株时,青稞减产依次为0.9%,7.0%,11.1%,11.1%,14.3%,17.4%,18.1%,30.8%,30.3%,32.8%,刻叶刺儿菜发生密度对青稞减产的回归方程为:Y=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