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23日至7月5日,我场利用珍珠贝育苗室进行对虾育苗试验取得了成功。初步摸索到了珍珠港长毛对虾(Penaeus penlcillatus Alcock)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幼体培育等规律。此外使用  相似文献   

2.
《水库渔业》1983,(2):10-10
山东省掖县防潮堤管理局在1982年的对虾人工育苗中,进行了4次亲虾充氧远运试验。从荣成县(350公里)和海阳县(350公里)运输亲虾916尾,运输成活率达96.7%。取得了对虾亲虾充氧远运的成功。亲虾运回后,产卵率为65.5%,共培育出虾苗4,030万尾,并且育苗结束时问此1981年提前28天。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对虾幼体粉状微颗粒饵料的研制和小水体育苗试验,发现在对虾糠虾期和仔虾期投喂粉状微颗粒饵料都能顺利变态,并且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3~4万尾。1985年将这种粉状微颗粒饵料直接用于生产性育苗试验,对虾从糠虾Ⅰ期至仔虾出池,使用该饵料培育,能顺利发育变态,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7.5万~9.3万尾。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6年以来,唐海县认真总结1985年对虾养殖中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了对沿海经济开发工作的领导,使全县对虾养殖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县对虾精养面积2万亩,比1985年增加了4600亩;人工育苗4.1亿尾,比1985年增加4倍;亩放苗1.9万尾,比1985年增加6000尾;对虾产量超过2500吨,比1985年增加5倍。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普通的对虾育苗室,于1994 ̄1995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性试验,其结果:1994年在360m^3水体中育出苗220万只,计21.5kg,199年在360m^3水体中育出C1苗882万只,计80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广东的对虾养殖起步慢,基础差。1985年,全省仅有对虾育苗室16座,育苗水体1.6万米^3,年育苗3.26亿尾;养虾面积2.9万亩,平均亩产25.5公斤,总产量仅约760吨。在1986年全省沿海水产工作会议之后,在省委、省府以及省经贸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规模创办对虾养殖出口基地,使我省养虾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高潮中,我们和厦门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74班工农兵学员和革命教师一起,进行了第四个年头的对虾人工繁殖试验。经过今年两个月的工作,共育出虾苗47万,在对虾多次产卵、幼体成活率、饵料培育和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生产性的育苗打下了基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刀额新对虾育苗试验在浙江获得成功为了解决刀额新对虾这一新的养殖品种的苗种问题,今年5~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与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牛头门对虾育苗厂在牛头门联合进行刀额新时虾人工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产卵孵化和幼虫培养试验,在480m^2育苗水体中,经过45天,育出平均壳高353μm的泥蚶稚贝2.3亿粒,平均出苗密度47.92万粒/m62,最高达63.5万粒/m^2,创产值65万元、纯利38万元。试验证明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人工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1988,(1):25-25
滦南县水产开发养殖公司养虾一场,700亩对虾精养池,60天育出对虾苗3.46亿尾,平均单位水体育苗34.6万尾,最高为67万尾。对虾养成生产110天共生产较大规格的商品虾17.58万斤。平均亩产125公斤,其中最高亩产204公斤,比1984年的高产池增一倍多,育苗和养成二项总收入达到224万元,纯收入135万元,平均每人创利4.5万元,进入国家养虾生产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对虾人工育苗试验工作,在渔舍围垦区盐管处纳潮闸进行。自5月5日开始到6月17日虾苗出池下塘,前后历时43天,取得了人工培育虾苗8,050只,成活率从卵到苗为1.21%,为我县就地解决对虾苗种摸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13.
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今年来建设对虾系列工程,使生产、科研、育苗、饲料、加工和销售成龙配套,形成对虾新产业。今年全县对虾总产量可比去年增长两倍,仅这一项沿海农民就将增加收入2千5百万元。今年来,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抓紧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社会化服务的能力,中心本部投咨400万元进行了三大建设:一、建成4千立方水体的育苗基地,并投入使用,今年已培育对虾苗2.3  相似文献   

14.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沿海各地的对虾人工育苗,绝大部分是通过捕捞自然亲虾来进行,亲虾资源破坏严重,对秋汛对虾的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减少自然亲虾的损失,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去冬今春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了对虾越冬试验,并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对虾生殖腺发育良好,成活率平均达55%,最高达67%。今年3月获得首批成熟虾,经育苗试验,幼体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提高罗氏沼虾单位水体出苗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利用对虾育苗进行了提高罗氏沼虾单位水体出苗量试验。15个试验池总水体79.5m^3,共出虾苗404.23万尾,平均5.08万尾/m^3,最高6.35万尾/^3.1992年1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1988年5月8日—28日,我们在黄骅县水产资源增殖站利用带有加温管的室外海水高位水池进行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试验”。共育出0.7cm以上虾苗1000万尾,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出苗13.3万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5月初,中国对虾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正进入高潮,室内所有育苗水池已被占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育苗厂,利用东方对虾亲体进行夏季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500尾亲虾共育幼苗2000万尾,这一成果填补了东方对虾育苗史上的一项空白,并为对虾人工养殖开辟了新途径。东方对虾育苗一般在冬季进行,夏季人工育苗在育苗领域尚属新课题,夏季育苗亲虾发病率高,并且水温如控制不得当,产卵时间难以达到预定要求。对此,为攻克夏季育苗技术难关,为虾农提供二荐养殖苗源,这个厂与科研部门协作,在二荐育苗上下功夫,早在冬季,他们就备下了1500尾对虾做夏季育苗亲体,将亲虾放人室内暂养池内,严格控制水温,使水温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发展我省对虾养殖事业,对虾人工育苗是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今年,省所海水养殖室对虾组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海兴养殖场,结合对虾养殖生产,协助养殖场培育对虾苗种,成功地育出虾苗168万尾,满足了养殖场的苗种需求量。育苗工作是在边建育苗设施边进行孵化培育的情况下进行的。育苗过程中遇到了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