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3年,我们首次在我省对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促使草鱼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对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等“三病”抗病力,达到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增加养鱼经济效益的目的。试验所使用的疫苗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研究室提供的。翌年,我们应用采自本省邵武市鱼种场毒种材料,自制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1万毫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已肯定了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组织疫苗(下称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此法难以适用大规模的苗种生产。寻找注射法以外的免疫接种途径,已成为当前防洽草鱼出血病的一个研究内容。我们于1984年在本所进行了尼龙袋灭活疫苗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Ⅰ组)和尼龙袋灭活疫苗 PHA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Ⅱ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广泛用于草鱼出血病的预防,对于提高草鱼成活率,增加鱼种和成鱼的产量起了积极作用。据我县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进行了免疫注射的草鱼种的成活率都在80%以上,高者达92.4%,其中又尤以注射夏花草鱼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半的草鱼种。该病流行广、发病时间长(水温25℃以上的夏、秋季)、死亡率高(90%以上)。常与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很难治愈。从全国来说,由草鱼苗养成商品鱼,一般成活率只有20%左右,因此防治草鱼“四病”,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所在。 一、1979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草鱼养殖成活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年确定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后,该所高汉姣同志,于第二年首先试制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当年草鱼种或春片,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18日我县一养殖户网箱养殖的草鱼种发生出血病,我们采取用本网箱病鱼土制灭活疫苗进行注射防治,获得很好的效果,成活率86.5%,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与诊断2007年6月18日上午,养殖户丘小龙来电,其网箱  相似文献   

6.
针对草鱼"老三病"对养殖成活率的严重影响,探索在草鱼夏花养殖一个月后(体重8.2~9.7g)注射三联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后继续养成冬片.在南昌市周边地区试验推广,池塘总面积超100hm2.2010年对南昌县蒋巷镇1.6hm2的养殖池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疫苗的草鱼,其养殖成活率平均为87.6%;未注射疫苗的草鱼,其养殖...  相似文献   

7.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8.
草鱼是江西目前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期间易爆发出血、烂鳃、肠炎和赤皮等疾病,采用草鱼夏花注射疫苗措施可有效预防草鱼"三病"的发生与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本文介绍了草鱼夏花疫苗注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实施的要求,2007年我们开展以"草鱼免疫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草鱼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在示范区内选择21户养殖户开展草鱼免疫注射试验,同时选择12户养殖户为对照而进行草鱼未免疫注射试验,结果表明,在鱼种经过免疫注射的连片池塘中,草鱼平均死亡率为7.32%、平均成活率为84.7%,分别比对照池塘降低23.28%和提高32.5%;鱼种经过免疫注射的山塘水库中,草鱼平均死亡率为17.6%、平均成活率为69.5%,分别比对照水库降低18.4%和提高22.3%,证明注射草鱼"四联"疫苗可有效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少养殖用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0.
草鱼细菌性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与病毒性的出血病,俗称草鱼“四病”,严重威骖着芋鱼鱼种及成鱼生产,挫伤群众的养鱼积极性。为此,我们调查了草鱼病的关口,针对性地选择了中科院水生所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技术,自一九七八年开始生产性试验,经多点试验成功之后,积极应用推广,逐步建立相应的疫苗生产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邵阳地区的渔业生产受草鱼出血病的危害很大,每年因草鱼出血病死亡的鱼种达30—50%,严重地挫伤了群众养鱼的积极性,影响了渔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业部门认真总结了一九七九年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免疫注射试点的经  相似文献   

12.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6,23(4):47-47
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和“出血病”,历来是草鱼养殖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注射疫苗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就草鱼种注射疫苗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防病的技术,效果良好。但是,注射免疫操作麻烦,费工、费时,难在大面积集中放养的情况下推广。因此,探索非注射途径的免疫技术,就显得十分的迫切与必要了。非注射途径的免疫防病报道,见有“草鱼出血病免疫技术的初步探讨”,“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试验初报”、“草鱼出血病免疫刺激防治的研究”等。但其防病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应用于生产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自一九七九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对养殖鱼类各种疾病的防控主要三种途径:即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 我国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而允许使用的鱼用疫苗,至今已经有8种.其中专门用于预防养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就有2种,即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活疫苗.有些地方的养殖业者也将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了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防病的技术,效果良好。但是,注射免疫操作麻烦,难在生产中大面积集中放养的情况下推广。因此,探索非注射途径的免疫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南方地区草鱼养殖用药分析自1971年草鱼“三病”人工免疫法首先在广东顺德、中山等市、县开展以来,草鱼成鱼养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经注射疫苗的草鱼成鱼成活率相当高。可许多地方草鱼种的出塘率却相当低,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经本人观察、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注射免疫座谈会于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沅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九个商品鱼基地县的水产技术人员暨特邀代表共25人。会议期间,交流了今年鱼病流行情况及其防治经验,重点介绍了各单位草鱼出血病的流行危害及预防等技术知识,观察掌握了出血病的一般症状,操作制备了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并讨论制定了今明两年草鱼注射免疫的规划等。与会代表一  相似文献   

18.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草鱼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夏季北方部分地区也有流行,主要危害全长2.5cm~15cm的草鱼鱼种。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免疫防治,通过注射灭活疫苗,可达到有效防控。草鱼是惠州主养品种之一,全市草鱼养殖面积20962公顷,年产量16697吨,每年3~6月份草鱼出血病的  相似文献   

19.
国营益阳县兰溪渔场前些年因忽视科学养鱼,草鱼发病严重,成活率低,职工不敢多养草鱼,池塘养鱼效益不高。从1988年起,该场管委增强科技意识,发动养鱼户订阅《湖南水产》,并组织他们学刊用刊,发挥杂志效益,效果显著。1988年和1989年,他们两次学习《湖南水产》刊登的“灭活疫苗预防出血病真灵”、“请君使用草鱼免疫注射”两篇文章,照着去做,果真灵验。  相似文献   

20.
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给当年鱼种进行免疫注射,对预防此病效果显著。但在七月以前给当年草鱼种注射疫苗时,由于规格小、数量多,加上水温偏高,鱼的活动力强,在注射操作时,不免有部分鱼种受伤死亡,致使免疫防病难以推广应用。我们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曾多次在室内外试用麻醉药物丁卡囚(又叫地卡因),将鱼种轻度麻醉后,再注射疫苗。这佯不但减少了鱼种因注射操作的伤亡数,而且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