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及其杂交种Mo17×B73和B73×Mo17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磷处理水平,对玉米苗期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浓度高于或低于0.5mM时,玉米苗期株高、地上和地下干重及植株含磷量的值均降低,0.5 mM的磷适合作为玉米盆栽蛭石培养的正常供磷水平;低磷下玉米苗期地上和地下干重较正常磷下降低,且不同基因型玉米地上和地下干重变化不同,Mo17×B73地上干重降幅较地下干重大,根冠比增加,其他基因型地下干重较地上干重降幅大,根冠比降低;正常磷和低磷下杂交种株高、成活叶数和地下干重大于双亲平均值,且杂交种根冠比和地下干重耐低磷指数均显著高于双亲.正交杂交种Mo17×B73根冠比耐低磷指数显著高于反交杂交种B73×Mo1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响应,分析自交系和杂交种耐盐差异。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为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GEMS46以及B73×GEMS46 杂交种为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分析比较自交系和杂交种在耐盐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和最终差异,研究自交系对盐胁迫下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玉米幼苗在3叶1心时用150 mmol/L NaCl处理植株是一个比较合理浓度;利用盐胁迫后植株的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Na+、K+离子含量是衡量植株耐盐性的较好的指标。在盐处理后,耐盐自交系的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与杂交种变化趋势相同,耐盐自交系和杂交种前期对盐胁迫的响应较快,后期生理指标变化平缓,植株体内积累Na+离子较小,表现为耐盐性。【结论】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可以较快地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的筛选与鉴定指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75份东北三省常用玉米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低磷与高磷水平下苗期叶片症状率、株高、产量、秃尖长度、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差异,据此筛选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并根据测定指标的差异显著性确定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的鉴定指标。结果表明:Mo3和掖107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症状叶、产量和百粒重是筛选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的主要鉴定指标,其中,苗期只要是出现症状叶的自交系均为不耐低磷自交系,产量耐性系数0.85的玉米自交系为耐低磷自交系,百粒重耐性系数0.95的玉米自交系为耐低磷自交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湿胁迫下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在植株形态和生理水平上的应答差异,为玉米耐湿种质的筛选及耐湿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来自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田间正常生长的玉米自交系为对照(CK),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湿胁迫处理,胁迫处理10 d后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高湿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株高、可见叶数、总叶面积、茎粗、植株鲜重和根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湿指数范围分别为0.49~0.99、0.65~1.00、0.56~0.98、0.54~0.96、0.58~0.97和0.60~0.96.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CK也有所降低,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耐湿指数均以自交系SC-3的最大,分别为0.95、0.90和0.95;以自交系TY-36的最小,分别为0.52、0.62和0.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POD和SOD活性的耐湿指数以自交系TY-11的最大,分别为1.67和1.73;MDA含量的耐湿指数以TY-36的最大,为1.71;POD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的耐湿指数均以自交系SC-3的最小,分别为1.03、1.04和1.03.高湿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PSII潜在活性(Fv/Fo)、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均较CK有所下降.[结论]不同种质来源的玉米自交系对高湿胁迫存在形态生理应答差异,热带玉米种质的耐湿性高于温带玉米种质,可在热带种质中筛选耐湿玉米种质,培育耐湿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低磷胁迫下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可溶性糖含量的阶段变化特性与玉米耐低磷能力之间的关系,以2份高耐低磷(511、178)和2份对低磷胁迫高度敏感(492、9782)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河沙盆栽的方法,研究低磷胁迫对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可溶糖含量阶段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交系的总体耐低磷能力为1785114929782。低磷胁迫下,玉米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先高于对照后低于对照,而MD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4个自交系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和灌浆期相对SOD活性平均值分别为1.90、0.93、0.76、0.61,相对POD活性平均值分别为1.33、1.02、0.66、0.62,相对MD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8、1.77、1.52、1.60,相对可溶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4、1.85、1.10、0.77。与敏感型自交系相比,耐低磷自交系的SOD和POD活性因低磷胁迫变化较小,MDA含量增加幅度也较小,而可溶糖含量在低磷胁迫早期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西昌地区玉米自交系苗期耐低磷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耐低磷玉米种质,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通过对苗期部分性状的考察,对攀西地区115份玉米地方品种进行耐低磷胁迫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茎粗、相对可见叶数、相对成活叶数以及叶片缺素指数可作为耐低磷特性鉴定和评价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发现115份地方品种对低磷胁迫的反应差异极显著,鉴定出19份极强耐低磷自交系;17个强耐低磷自交系;16份自交系表现出对低磷胁迫极敏感,其它则表现为中间型.  相似文献   

7.
磷是玉米生长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目的]选育耐低磷和磷敏感的玉米新品种。[方法]本试验选取35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在不同磷水平下(低磷和正常对照)筛选玉米耐低磷自交系。[结果]虽然低磷胁迫下玉米的鲜重、株高、茎粗性状指标和其胁迫指数以及胁迫SPAD指数可作为玉米苗期耐低磷特性的鉴定指标,但胁迫SPAD指数与玉米苗期耐低磷特性评价相关性较好。[结论]采用隶属函数法,可将35份玉米自交系材料综合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5级(高)耐低磷材料和1级(极敏感)耐低磷材料均为1份,4级耐低磷材料5份,3级(中)耐低磷材料和2级(敏感)耐低磷材料较多,分别为11份和17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玉米株系的抗旱性特点,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以6个杂交种以及其亲本12个自交系为材料,测定其在正常生长和干旱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对抗旱性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生长,干旱胁迫下玉米品种和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性降低;旱胁迫下MDA含量不同程度升高,表明不同玉米植株的膜过氧化程度存在差异;旱胁迫下玉米植株体内Pro的大量积累,稳定了细胞的渗透压,维持了植株对水分的吸收;旱胁迫下SOD和POD酶活性升高,清除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维持了细胞膜的稳定性。隶属函数抗旱性评价显示自交系郑8713、NK17-8抗旱性较好,杂交种郑单819、秋乐368的抗旱性极强。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显示,Pro含量与MDA含量相关性较高,且Pro和MDA含量对玉米的抗旱性贡献值相对较高。本研究筛选出2份抗旱性较好的自交系,2份抗旱性极强的杂交种,为玉米的抗旱育种和挖掘抗旱基因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选取常规玉米育种中应用的4个自交系,研究它们苗期对低磷的耐受性及低磷胁迫下幼苗鲜重、干重、株高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齐319低磷胁迫耐受性较差,鲁原476次之,鲁原43、99038较耐低磷胁迫;低磷胁迫可增加玉米自交系的根长和根体积,耐受性较差的增加较多;可增加自交系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使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酯酶活性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生物活性分子含量及酶活性变化与自交系的低磷耐受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苗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水培试验,对17个玉米自交系进行苗期PEG胁迫,测定对照(正常水分)与PEG胁迫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及单株干质量,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7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抗旱性评价和分类,以期筛选出苗期抗旱的玉米种质,建立抗旱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G胁迫下,除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外,其他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SOD和POD活性、Pro含量增加,单株干质量增加,说明玉米通过增加Pro含量、提高SOD和POD活性来应对干旱胁迫;同时,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间的所有指标差异总体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隶属函数抗旱性评价与聚类分析将郑7024、郑588、L269、吉853归为中抗旱型玉米自交系,其他自交系均归为弱抗旱型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1.
69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于温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各自交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含水量(RWC)等5项生理生化指标和茎粗、根冠比2项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5项生理生化指标的耐旱系数的聚类分级,综合评价自交系的耐旱性。同时分析实验室条件下综合评价结果与形态指标鉴定结果的吻合度。结果表明:(1)受到胁迫时,材料的耐旱分级各不相同,材料间的响应机制各不相同;(2)筛选出耐旱性极强自交系4份、耐旱性强系14份、耐旱性中度系35份、耐旱性弱系12份、耐旱性极弱系4份;(3)根冠比、茎粗与综合评价结果吻合度低,不适宜作为实验室条件下玉米耐旱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耐和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同钾浓度的营养液进行苗期培养,分析保护酶类(SOD、POD、CAT)活性、AsA、Pro含量与MDA的关系。结果表明: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与不耐自交系相比,无论钾浓度高低均能保持较低的MDA含量,且与非酶性抗氧化剂AsA和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增加存在一定的关系;高钾条件(3.125 mmol/L)增加CAT的活性,中钾条件(2.5 mmol/L)增强SOD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狼尾蕨及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7的5个生理指标,并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I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NY-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MDA含量有所增加;而狼尾蕨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NY-7的耐盐性高于狼尾蕨。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玉米萌芽期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佐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36-6037
[目的]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萌芽期和苗期生长的影响。[方法]用PEG高渗溶液模拟干旱条件,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和苗期水分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各玉米自交系发芽率、叶片鲜干比明显下降,抗旱性强的自交系下降的幅度较小;根冠比、MDA含量和CAT、SOD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升高,抗旱性强的自交系升高的幅度较大。萌芽期发芽率、苗期叶片鲜干比、根冠比、失水率、MDA含量及SOD和CAT酶活性与玉米抗旱性都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玉米抗旱性的鉴定指标。[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早期抗旱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影响,文章以杂交玉米品种天农9和天合1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培养(发芽期6℃,苗期4℃)方法,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发芽(发芽率)、幼苗农艺性状(株高、根长、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鲜重)和生理生化指标(SPAD值、Pn、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降低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地下部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天合1对低温胁迫更敏感。研究成果为解决玉米生产冷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5份玉米自交系,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变化,分析了SOD、POD、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指标.结果表明,4 ℃低温条件下玉米幼苗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一直升高,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POD的活性基本是略有降低后又大幅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升高后又降低.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如实地反映玉米幼苗受低温胁迫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1%NaCl胁迫处理黑麦草,以未经NaCl胁迫的、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黑麦草为对照(蒸馏水处理),分析检测处理5d内黑麦草几种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aCl胁迫5d内黑麦草叶片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ro大量积累;叶绿素含量于胁迫后第2d极显著升高,3d后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CAT和POD活性于胁迫后第2d显著增加后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急剧增加。结论:黑麦草能够对盐渍环境做出必要的响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自交系B73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5-氮胞苷处理玉米种子后,对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形态变化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5~10μmol/L)的5-氮胞苷对玉米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SOD、POD、CAT的活力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和拔节期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在抽雄期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自交系B73经过5-氮胞苷处理后其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