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菜是当今世界上养殖面积较大的一个海藻养殖品种,也是浙江省温岭市主要的海水养殖食用品种,且该市可供开发紫菜养殖的浅海、滩涂资源比较丰富。20世纪80~90年代,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就开始研究推广“丁字型脚筏式半干露”养殖技术,在新世纪的开端又运用“冷藏网”技术适宜地开展多茬养殖,如今对传统的叶状体养殖旧器具进行改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加之合理利用浅海、低潮区滩涂,采用无公害养殖新技术开发黑状体紫菜(属坛紫菜改良型的一种)养殖具有良好的推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缢蛏是海水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缢蛏采捕困难,机械化收获短期内难以实现,作为基层渔技推广者,如何研发一种简单、实用、易推广的缢蛏收获或者养殖的方式,解决缢蛏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4-2015年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试验,采用聚乙烯网片埋入养殖滩面50厘米,然后覆盖泥土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藤壶壳作为生物滤料应用于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的可行性,通过比较陶瓷环组、聚乙烯(PE)组、藤壶壳组和藤壶壳+PE组4个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挂膜效果,初步评价藤壶壳作为生物滤料的应用价值;通过设定藤壶壳的不同填充率(滤料体积∶尾水体积),研究填充率对对虾塘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藤壶壳组挂膜成功时间较早,水处理效果好;藤壶壳不同填充率对水处理中悬浮物、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A、B、C、D各组悬浮物在6 h时的去除率分别达(68.7±4.3)%、(74.5±7.0)%、(80.9±4.2)%和(82.1±3.8)%,其中B、C、D组去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4组的氨氮最终去除率都在92.1%以上,以0.1 mg/L为基准,A组氨氮降至此质量浓度以下需要时间5 d,B、C组4 d,D组3 d,降解速率为D组C组B组A组;4组的亚硝酸盐氮最终去除率都在98.0%以上,以0.1 mg/L为基准,A组的亚硝酸盐氮降至此质量浓度以下需要时间为6 d,B、C、D组需要5 d,降解速率为D组C组B组A组。研究表明:藤虎壳作为生物滤料应用于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效果良好,且随着填充率的增大,处理效率增强;但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应用实际,建议藤壶壳填充率为2∶9。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为的过度采捕,加上海洋环境的污染及其它一系列有害的因素致使截蛏面临日趋衰竭的局面,为有效保护这一资源,填补在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增加海水养殖的新品种,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截蛏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时间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  相似文献   

6.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采苗好坏直接影响收成丰歉。福建沿海采集牡蛎苗的传统季节一般在“清明”至“夏至”,此时正是藤壶大量繁殖季节,且常在牡蛎繁殖高峰之前出现,因此,采苗器经常被藤壶布满。1987年,厦门沿  相似文献   

7.
正缢蛏是黄海和渤海湾的土著名优品种,通过滤食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舔食滩涂上的底栖硅藻等,实现顺畅的能量流通与物质循环,能够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改善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缢蛏的经济价值也很高,为我地区的海水养殖主要名优特品种。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捕及环境改变等原因,自然海区缢蛏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且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养  相似文献   

8.
河蟹“抖脚”症的病理分析及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河蟹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在近年来日臻成熟与完善,形成了天然海水、半人工海水和全人工海水育苗技术模式,相应也有了围网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使河蟹人工养殖产量逐年上升。但是自95年在上海崇明首次发现了具有“胸肢颤抖”症状而死亡的病蟹后,至98年在江、渐、皖、沪,以及辽宁盘锦等河蟹养殖主产区,相继发生严重疾病,各地依病蟹的主要临床症状,称为“抖脚病”、“抖肢病”、“腹水病”和“仔蟹上岸”等。从幼蟹(5-10g/只)到成蟹(200-2509/只)皆有发生,发病时间自春季到秋季皆有,随着放养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海水双壳贝类能够大量、快速富集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属微生物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至今已发现多种人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与食用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贝类有关。对海水双壳贝类进行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贝类安全质量标准和贝类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保障贝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水双壳贝类常见致病微生物,以及贝类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特殊性,对国内外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中国在该领域的工作开展提出展望,以期为中国的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 2月 1 4日 ,受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委托 ,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主持 ,组织有关专家对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完成的“双壳贝类筏式养殖与赤潮相关性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经讨论认为 :该课题通过对黄海北部小窑湾高密度双壳贝类筏式养殖区环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对双壳贝类养殖自身对海域环境的污染 ,以及养殖浮筏对海水交换的影响 ,贝类对浮游植物摄食 ,浮游植物对海域营养盐IN、IP的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提出了他们之间的循环过程和制约机制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有创新性。此项研究把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1.
新型网具     
新型网具彩云养殖用网具,因海藻、藤壶等海洋生物附着堵住网眼使养殖水体缺氧,结果不得不每7天换1次网或进行防污染加工,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本。最近,日本协和商会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网具,其材料采用聚乙烯和铜粉混合。这种网具用于海水养殖,能释放具有灭菌效果的铜...  相似文献   

12.
紫贻员在旅大地区均有出产,以大连港的码头、防波堤、栈木上生长最多。过去当地渔民和群众终年不断地采捕,对资源损害十分严重。去年在以养为主的方针指导下,才进行了划区管理,而且积极进行了各式养殖试验,其中以筏式养殖比较成功。筏式养殖试验是从58年10月开  相似文献   

13.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现将有关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亲鱼培育 可采用野生采捕或人工养殖的个体达到性成熟(年龄满2龄,雌性全长360mm以上,雄性全长300mm以上)的亲鱼。培育时根据牙鲆的生理特点进行控温和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将于今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在浙江省舟山沈家门召开“全国海水养殖技术学术讨论会。”会议内容:着重研讨国内外海水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海水养殖遗传育种技术;病害防治技术以及海水多样化养殖  相似文献   

15.
1.采用棚架式、浮台式、蛎石增养三种方法,以聚乙烯绳穿结牡蛎壳成串作附着基质。选择最好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待见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或浅海养殖台架上,或蛎石间隙增养(即利用过去条石养殖石架增养)。一般壳串长2米,立绠长50厘米,横缆40厘米,脚绳长5米,吊苗绳长0.5米,桩长1.2米,脚1.8米、桩长1.2米、行距2.2米、串距0.2米、壳距0.1米。按每块2亩,每亩5台设计。  相似文献   

16.
藤壶     
<正> 在海洋生物中,藤壶既不象鱼、虾类等游泳生物那样,长有强有力的运动器官,得以在海水中自由运动;也不象浮游生物那样能在海水中随海浪、海流漂忽不定;而它却在木材、金属、塑料、岩石或贝壳、小鲸鱼身上安家落户. 藤壶属于甲壳动物,在海边的岩礁上,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许多藤壶.它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从潮间带到深海都有它的踪迹.它的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仅是一个采捕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我国目前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是合浦珠母贝,但其个体小,养出的珍珠也小,经济价值不如大珠母贝。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生产海水珍珠的母贝主要是双壳纲、异柱目、珍珠贝科的两个属的一些种,即珠母贝属的珠母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等。  相似文献   

18.
陈维国 《海洋渔业》1987,9(4):186-186
<正> 日本宫城县气仙沼海水养殖公司已着手进行鲍鱼工业化陆上养殖。这种养殖方法的特点是鲍鱼从卵开始到上市一直用陆上设施进行培育。因鲍鱼价格昂贵,频繁的采捕造成产量的不断下降。1980年,全县的鲍鱼产量由1979年的408吨剧减到200吨,产量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在经历了养殖海带、对虾、扇贝等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鱼类养殖为主、鱼虾贝藻及珍稀海洋无脊椎动物等的多元化养殖新格局已经形成。但是要使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一.选育优良品种从育种学的角度讲,目前进行海水养殖的鱼、虾、贝类,都是未经人工系统选育或改良的野生种类,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其中多数种类是靠采捕的野生亲体,在人工环境下近亲繁殖获得的后代,以及由这些后代再经人工育苗获得的后裔,还有一些种类是人们采集的野生苗或人工养殖群体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魏爱芳 《齐鲁渔业》2005,22(12):25-26
紫贻贝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是海水贝类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其苗种来源主要靠自然采捕及海区投放附苗器采苗。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苗种的采苗效率及苗种产量,笔者进行了海区紫贻贝半人工采苗试验,现就试验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