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对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阶段的关键环节: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乌鳢养殖技术。实践证明,使用该技术能提高乌鳢鱼苗成活率和成鱼产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厚壳贻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在福鼎市大元当育苗场经过4年时间的苗种繁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人工规模化育苗技术,包括繁育地点选择、育苗前准备、饵料培养、亲贝选择及培育、催产、苗种培育、苗种包装与运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月气温上升,但变幅较大,水温极不稳定。多数常温性鱼类、水生动物在4~5月进行繁殖,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产卵设施、产卵巢、孵化设施、苗种培育池的消毒清整、饵料生物的培养等。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人工授精、人工孵化、苗种培育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LHRH-A2、HCG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红鳍原鲌亲鱼,催产率达到82.13%,受精率达到95.18%。采用脱粘孵化技术和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89.72%,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5.81%。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围中养殖,越冬后再放流模式可有效提高放流苗种存活率,转化增殖效果明显。该文旨在为红鳍原鲌人工繁殖、大型水域增殖和转化增值低值鱼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松江鲈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半岛沿海松江鲈鱼为研究对象,在对松江鲈鱼繁殖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人工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包括亲鱼培育,激素催产与自然受精,采卵、授精与孵化,松江鲈鱼仔稚鱼培育及管理等方面内容,以突破其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为松江鲈鱼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经过驯化能够摄食配合颗粒饲料,本文描述将四大家鱼人繁设施、工艺流程应用于团头鲂人工“繁、育、养”过程,通过对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方法、激素使用、人工孵化管理、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病防治等方面描述,对团头鲂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供养殖者及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高背鲫人工繁育技术,主要包括:亲鱼选择、日常培育、人工催产、孵化管理、鱼苗培育等方面的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8.
黄小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67-167,173
通过在三种不同模式下培育花亲本,观察其个体繁殖力和产卵情况及苗种孵化后的成活情况,所得结果表明:各种培育模式下花的繁殖力和人工催产情况无显著差异,但在翘嘴红鲌塘套养的亲本所繁育的苗种成活率极低,因此,花亲本培育需补充一定的鱼糜或虾蚌螺肉来保证苗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南方鲇是如今人工繁殖技术相当成熟的淡水食用鱼品种之一。本文对南方鲇的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亲鱼选择、人工催产、胚胎发育及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卡拉白鱼全人工繁殖技术要点,即后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和鱼苗孵化的关键技术。采用鱼类催产药物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4μg/kg)、马来酸地欧酮(DOM 2 mg/k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0.12 mg/kg),三者混合注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采用自然受精或人工干法受精,孵化桶流水孵化等方式,卡拉白鱼受精率达97%,鱼苗孵化率83.60%。简述了仔鱼、苗种培育及池塘养殖技术。鱼苗生长阶段采用室内平面槽强化培育仔鱼,投喂蛋黄、豆浆和虾苗饲料,仔鱼10~15 d下塘,结果表明:苗种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