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村蛋鸡饲养大户李成梅,具有15年蛋鸡饲养经验,她养的蛋鸡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饲养方法延长一倍多。同时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也高达97%左右,即使二龄蛋鸡产蛋率也有85%以上。近几年来,她每年饲养蛋鸡都在5000只左右,年均收入12万多元,被选为市、县人大代表。现将她的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数养鸡户都需要外购鸡雏,对于肉鸡养殖户而言,鸡雏质量将直接影响其鸡群出栏体重、料肉比、饲养周期等,进而影响该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讲,鸡雏质量就显的更加重要了,鸡雏质量不好可影响蛋鸡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持续期、产蛋率等。  相似文献   

3.
白银 《中国畜禽种业》2009,5(5):140-140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饲养方法产蛋高峰期延长1倍多。同时.采用此法还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高达96%以上.即使是二龄蛋鸡.产蛋率也可达到85%以上。现将此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1 选养优良品种的蛋鸡优良品种的蛋鸡生产发育快,抗病能力强,早熟高产,不仅饲料消耗少,而且产蛋早、产蛋多.目前,我国已培育出多种良种蛋鸡,如来航鸡、伊莎鸡等,这些良种蛋鸡一般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200~260只,蛋重60~65克.饲养这些优良品种的蛋鸡,可以用较少的饲料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2 合理确定公母鸡的比例饲养商品蛋鸡最好不要购买混合雏.因购买混合雏,公母不分,不仅鸡舍面积需扩大一倍,而且要多用一倍以上的饲料.因此应选购鉴别雏.若饲养种蛋鸡,留种公鸡与母鸡的比例可在1:12~15之间,不能低于1:10.公鸡数量过大,既无必要,又浪费饲料.3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8):53-53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这里特介绍几种延长蛋鸡春季产蛋高峰期的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蛋鸡饲养管理关系到产蛋性能,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相关性。只有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就能提升产蛋性能和产蛋时间。本文通过对蛋鸡饲养管理进行简要概括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般注重蛋鸡产蛋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往往疏于产蛋后期的管理,使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方式,加强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使产蛋周期过早结束,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建雨 《新农村》2010,(12):24-24
蛋鸡产蛋初期正值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的产蛋水平。特别是补钙与光照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鸡产蛋最旺盛的季节.养鸡户一定要把握住这一蛋鸡旺产的黄金时期.搞好蛋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其具体措施有:  相似文献   

11.
1、淘汰老弱母鸡.蛋鸡一般饲养1~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的、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母鸡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另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  相似文献   

12.
蛋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高峰期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  相似文献   

13.
鸡群整齐度是衡量育成期蛋鸡群饲养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乎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产蛋情况,也关系到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整齐度:包括体重整齐度和性成熟整齐度。整齐度高则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鸡群开产整齐,产蛋率高,且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因此,提高育成期蛋鸡群的整齐度,是蛋鸡饲养的关键环节,也是饲养效益的重要指标,至关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中国畜禽种业》2013,(10):145-145
衡量蛋鸡饲养水平的高低在于其产蛋率,若在蛋鸡饲养过程里,因各种因素,导致其产蛋率下降,无法实现日常产蛋的平均数量及周期达不到相关的标准率,将造成养殖场增大饲养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从而影响蛋鸡业的发展。因此,为确保蛋鸡的产蛋率,要严格按照科学饲养蛋鸡的方法,注重综合性的管理对策与措施,避害就利,增加蛋鸡的产蛋数量,延长其产蛋高峰期,最大程度地提高蛋鸡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蔡生珠  马占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72-172,174
蛋鸡从17周龄起进入预产期,5~6周后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因此,要根据其体重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应饲料营养调整,防止应激反应,做好驱虫、免疫接种和转群等工作,为今后长时间维持产蛋高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肉鸡,是将仔鸡经过短期育肥之后,专供肉用的一种鸡种。它和蛋鸡的主要区别是,蛋鸡饲养周期较长,以成鸡产蛋为饲养目的;而肉鸡饲养周期较短,育成的肉仔鸡不经过产蛋期就直接供人食用。目前,肉鸡饲养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一般养鸡户对其饲养技术还比较陌生,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我们根据近年来的肉鸡饲养与繁殖实  相似文献   

17.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影响、营养因素、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维持比较短,产蛋量下降较快,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饲养管理方面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蛋鸡的饲养,通常人们只对雏鸡与产蛋鸡比较关注,而对于育成期的蛋鸡却不够重视。饲养育成期的蛋鸡,对日后产蛋鸡生产机能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直接影响成年蛋鸡体型的大小及是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加强对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饲养人员需提高重视度。1培育育成鸡的目的育成鸡一般在4~18周龄上下便需进入产蛋鸡舍,而此时蛋鸡的体重与生殖系统都会随之增加与发育。培育育成鸡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蛋鸡的体成熟及性成熟达成一致,即取得满足品种标准的家禽体型元素:精神面貌与均衡度好、健硕无病、达到一定体重指标、适宜开产的蛋鸡群体。  相似文献   

19.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间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1.场地确定鸡场选择远离村庄、背风向阳的南山坡,鸡场面积一般饲养1000只需0.7~1.0公顷的山林,四周埋上木桩,拉上2米高的尼龙网。鸡场附近要有水源,以便鸡上山后饮用,鸡舍要建在鸡场的中间,地势要平坦,便于鸡群夜间休息和避雨。饲养肉鸡,饲养期避开寒冷季节,鸡舍可用塑料薄膜搭成简易房;饲养蛋鸡,鸡舍要求保温性能较好。舍内设有料槽、饮水器和产蛋箱(养蛋鸡),鸡的饲养密度一般为8~10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