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垃圾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武汉市的垃圾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接种量不同,沼气产生量就不同,接种量为20%时、沼气产生量为102公升/公斤挥发性固体:接种量为27%时,沼气产生量为182公升/公斤挥发性固体;当接种量为40%时,气量下降,沼气产量为120.8公升/公斤挥发性固体,厌氧消化垃圾中总固体最高去除率为19.1%,挥发性固体最高去除率为33.5%,在挥发性固体占总固体30—40%的垃圾中,每公斤挥发性固体可产102—108公升的沼气,即每吨垃圾可产沼气12.86m~3。武汉市每年产垃圾865,050吨,那么利用这些垃圾一年可产11,124,543m~3沼气,折合标准煤8899.6吨。  相似文献   

2.
湿贮存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玉米秸秆为原料,经前期原料特性分析及沼气发酵潜力的对比研究,分别进行实验室规模和工业规模湿贮存试验,研究湿贮存对原料产气潜力的影响并通过修正Gompertz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湿贮存可明显提高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日均产甲烷峰值和甲烷含量。两个地区的玉米秸秆的沼气累积净产量分别为395 m L·g-1VS和396 m L·g-1VS,经过湿贮存60天的玉米秸秆品质较佳,沼气累积净产量分别提高7.5%和14.7%;在青贮壕内湿贮存365天的玉米秸秆品质明显降低,沼气累积净产量降低了23%。采用修正Gompertz方程能够较好模拟湿贮存前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因此玉米秸秆的高效湿贮存是其沼气工程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厌氧发酵产沼气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秸秆的有效贮存是保障秸秆沼气工程周年稳定运行的关键。该研究以麦秸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含水率为75%的麦秸,在氧分压分别为21%(未气调),17%,13%条件下贮存30天的性状变化,通过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索贮存后麦秸的发酵潜力。结果表明,未气调的麦秸贮存30天后,干物质损失率为36.73%;而进行气调的处理组,氧分压分别为17%,13%,其干物质损失分别为12.56%和11.00%,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24.17%和25.73%;未气调贮存的麦秸TS产气量分别为66.25±0.53 mL·g-1TS,氧分压为13%的麦秸TS产气量(191.93±1.54 mL·g-1TS)比氧分压为17%的麦秸TS产气量(171.43±1.22 mL·g-1TS)提高了11.9%。结果表明:气调作为麦秸贮存与预处理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确保沼气工程周年稳定运行的原料供应。  相似文献   

4.
全国沼气卫生科研专题组第九次会议与中国沼气协会环保卫生学组第四次会议于1988年8月17—21日在成都召开。七个省、区及农业部所属20个单位37位同志出席。会议交流了近两年来的沼气卫生科研新成果,总结了十年来专题组的工作,参观了四川郫县城镇沼气化粪池,讨论并提出了下阶段沼气卫生科研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沼气发酵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适宜浓度的沼气发酵液浸种小麦,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芽的生长,增加小麦产量.为进一步摸清用于小麦浸种的适宜的沼气溶液浓度,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沼气发酵试验,笔者研究利用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碳氮比为22(CK)的纯猪粪处理,产气速率最快,产气量最大,说明碳氮比为22的猪粪直接作为沼气的发酵原料最好;高温条件下,利用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为25的处理总产气量大,产气速率适中,有利于沼气稳定产气,避免高温条件下产气过量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古老的茶叶之乡,为了把沼气用于茶叶生产,从1988到1990年春,我们先后在咸宁市国营贺胜茶场(地区特产科学研究所)多次作了烧沼气与烧柴、烧电炒制莲心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沼气炒茶好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我所1980——1983年对沼肥和堆肥的养分对比测定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一、试验概况试验以同质等量的猪厩肥为发酵原料,以沼气发酵作处理,当地农村习惯露天堆肥为对照。发酵残留物分别用作水稻、大麦基  相似文献   

9.
由武汉市能源所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以牛粪为原料沼气供气站示范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圆满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各项指标,于国庆前夕在武汉通过技术鉴定。以鲜牛粪为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由于发酵装置工艺技术上的问题未过关,装置的产气率一直不高。为探索高产气率的工艺技术,武汉市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德正等科研人员,从1986年起开始研究,经小试、中试,试验取得成功。1989年,农业部以此作为国家“七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秸秆不同预处理产沼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秸秆不同预处理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在实验室分别用沼液、绿秸灵预处理玉米及小麦秸秆,共设置六个处理进行秸秆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并保持相同浓度和C/N比的发酵条件下,单位质量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及甲烷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玉米秸秆+绿秸灵>玉米秸秆+沼液>小麦秸秆+绿秸灵>小麦秸秆+沼液>玉米秸秆CK>小麦秸秆CK,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采用绿秸灵预处理秸秆的产气效果优于用沼液预处理的效果。在采用相同的预处理前提下,玉米秸秆的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及甲烷产气率(TSCH4产气率)均大于小麦秸秆的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表明玉米秸秆比小麦秸秆更适宜于沼气发酵。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鄞县梅湖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浙江省科委1988年重点科研项目,也是农业部环能司1988—1989年度集中供气200户的示范工程。该工程由鄞县沼气站与浙江省沼气太阳能研究所承担、中国沼气协会科技咨询部上海分部提供咨询服务。该工程第一期投资42万元,采用二步发酵工艺,有酸化池3×20m~3,计量调节池10m~3,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300m~3,还有二沉池、储气柜、脱硫系统等。发酵流出液除部分用作肥料和回流再利用外,其余部份经一级与  相似文献   

12.
王霞 《中国沼气》2007,25(1):43-44
为解决生姜贮藏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叙述了将沼气应用于生姜的贮藏,经试验,蚊虫的杀死率为100%,各项指标均符合生姜进口国标准,生姜可安全贮存达2~3年。  相似文献   

13.
沼气工程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工程作为一个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环境工程,既是一个提供干净、便利燃气的能源工程,又是一个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多层次利用和可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为此,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沼气工程技术现状,包括发酵原料、发酵工艺、装置设备及沼气净化与贮存等,就目前我国沼气工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秸秆的厌氧消化性能,提高产沼气的效率,文章采用NaOH和NaHSO_3对小麦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浓度组合预处理对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NaOH和3%NaHSO_3预处理的应用效果最佳,与仅用4%NaOH处理的效果相比,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了55.59%和72.34%,甲烷含量也增加了13.17%。综合来看,NaOH和NaHSO_3联合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秸秆的厌氧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宜宾酿酒厂建成400m~3上流式厌氧过滤装置,已被用来处理液态酒糟废醪,运转正常。该工程是四川省沼气局1982年10月下达的试验课题,由宜宾县沼气办公室承担、宜宾酿酒厂协作试验。他们经过瓶试、10m~3中试,取得可靠数据以后,建成了这个生产性试验装置.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内部设有两层20—30cm厚的煤渣过滤  相似文献   

16.
不同菌渣产沼气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种菌渣作沼气发酵的原料,以纯小麦秸秆做为对照,比较4种原料的产气量及沼气中的甲烷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稻草及棉籽壳3种菌渣均可发酵产沼气,但产气量比较低,干物质产气率远小于栽培食用菌之前的纯秸秆。棉籽壳菌渣的干物质产气率约是小麦秸秆菌渣的2倍,稻草菌渣的产气率介于二者之间。3种菌渣所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也略有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棉籽壳菌渣小麦秸秆菌渣稻草菌渣。在农业生产上应首选棉籽壳菌渣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沼气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近年来,安徽、辽宁、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群众用沼液拌料喂猪获得了可喜的苗头。为了深入探讨沼液喂猪的实际效果,开辟新的廉价饲料资源,并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用沼液拌料喂猪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计委下达的“农村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已在武汉市通过验收和鉴定. 该示范工程由武汉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和市畜牧兽医科研所负责设计及具体实施。它由厌氧发酵装置、再生饲料加工处理装置、综合利用设施、沼气输配系统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南通柠檬酸厂于1982—1985年建造了处理柠檬酸废液的沼气工程,总投资115万元,日处理浓污水80—100吨、稀污水2200多吨,日产沼气1000—1200m~3。工程情况如下: 一、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一)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示意图。在柠檬酸生产过程中,来自中和工段的浓污水(其主要成分是淀  相似文献   

20.
由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主持、上海市前进农场协作研制的实用脱硫装置于1988年11月通过了农业部能环局主持的技术鉴定。该沼气脱硫装置采用TG—1(现名ST801)脱硫剂,已在前进农场成功运转了半年多,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