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露香梨’与‘黄冠’梨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通过调查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其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柄长度都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大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达到105.79%;果实硬度主要集中在3.0~8.0kg/cm2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杏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以及其在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差异,为杏育种过程中的父母本选配以及后代性状表现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组合的单果质量、果面盖色、果实形状、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进行了调查,每株杂交后代调查10个果实。【结果】正、反交后代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与果实纵、横、侧径)均有偏小的遗传倾向;果面盖色属于质量性状,有彩色相对于无色为显性;果实形状(果实外观形状、纵径/横径、侧径/横径)果实形状表现为趋圆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肉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偏低遗传的倾向;果实风味表现为偏酸的遗传倾向。【结论】‘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后代单果质量、纵、横、侧径多为累加效应形成,且正、反交组合果实累加效应相似,均完全解体;两组合可溶性固形物虽然存在加性效应数量性状的解体,但在子代中由于新的累加效应形成,后代出现超高亲株系。  相似文献   

3.
以玉露香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粗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等7个指标,分析其分布规律,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其中单果重变异幅度较大,分离广泛;果形指数为0.91,表现出较高的倾亲现象;果柄长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21.48%,母本玉露香梨果柄长这一特点易于遗传给后代;果实硬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17.46%,超高亲率为62.67%,有增大趋势。果柄宽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超低亲率分别为48.00%、54.00%和41.33%,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相似文献   

5.
‘京白梨’与‘鸭梨’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京白梨’与‘鸭梨’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京白梨’与‘鸭梨’杂交后代果实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实有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7.14%,平均变异系数为38.2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都呈升高的趋势,后代平均超高亲率分别为97.25%和35.28%。正反交后代果实硬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23.81%。可滴定酸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为51.1%。果实维生素C的遗传正反交倾向不同。果实石细胞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后代平均遗传传递力达到了182.62%。  相似文献   

6.
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中心亲本的7个杂交组合做试材,对228株杂种后代的童期和主要果实经济性状做调查分析,研究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童期长短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结果年龄广泛分离。成熟期均以晚熟为主,早中熟较少。果实大小受环境因素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后代平均果重小于亲中值。果实形状广泛的分离,但以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7.
经过3a时间,对库尔勒地区香梨果实商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梨果实商品性状不稳定,不同年份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商品果率、特级果率、"公梨"和"母梨"的发生比例、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方面;单果重表现为,初果园的盛果园的老果园的;可溶性固形物表现为,老果园和初果园的高,盛果园的低;"公梨"和"母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在不同年份表现不同,"母梨"的品质优于"公梨"的说法不科学;3a"公梨"的单果重都显著大于"母梨"的。研究指出,目前香梨果实分级存在弊端,特级果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并不优于其它级别果实。  相似文献   

8.
以日本草莓新品种红颜2号为母本、桃熏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草莓杂交后代性状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杂交易出现杂交不亲和现象,杂交后代果实单果重呈现趋小性遗传,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提高趋势。植株长势、姿态、叶面颜色等易受环境和双亲两方面影响,从而表现不同性状,其它性状仅受双亲遗传影响后代性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枇杷果实重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以及果实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枇杷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对宁海白与大房杂交产生的130株F1杂种后代的7个果实重要性状进行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的7个果实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其中果肉厚度、果实横径、果实质量、果实纵径等4个性状表现出趋低遗传倾向;种子数、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性状表现出趋高遗传倾向。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质量与其他6个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而通径分析显示,果实横径、种子质量、果肉厚度、果实纵径、种子数是影响果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果实横径和种子质量对果实质量的影响最大,而种子数的影响最小。【结论】7个果实重要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其中果肉厚度、果实横径、果实质量、果实纵径遗传倾向趋于趋低遗传,种子数、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趋高遗传;果实横径和种子质量是影响果实质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10.
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2):95-102
通过对富士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苗的调查,研究了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果实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通过杂交育种改善苹果含糖量是一条有效途径。苹果含酸量受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完全显性,以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富士、东光、长红、锦红均为显性杂合体(Mama)。苹果果实肉质、质地、果汁及果心大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后代果实分别呈现肉质变粗、质地变硬、果汁减少、果心变大的趋势。果肉颜色为质量性状,有色对无色表现为显性,杂交后代的平均果肉颜色级次略低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11.
以"紫龙"与"武鸣-4"火龙果及其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果实的主要性状,并对其遗传倾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皮厚、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连续变异,属数量性状遗传。单果质量遗传传递力低,变异系数大,整体呈趋小回归。果形指数、皮厚、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较高的遗传传递力。果形指数呈超高亲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一定的杂交优势。杂交后代果肉颜色分离出紫红色、白色、红白双色及粉色4种类型,分别占41.63%、30.62%、15.79%和11.96%。果肉风味分离为甜、清甜、淡味或稍甜、蜜甜及甜带微酸,分别占39.23%、33.97%、10.53%、9.09%、7.18%。  相似文献   

12.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母本地D4为共同亲本与其他9个自交系的杂交一代组合及相应亲本作为试验材料,采用Griffing的同亲回归(c.p.r)分析方法,分析比较F1的4个性状的遗传表现和亲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硬度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大,分别为80.00 %、93.74 %;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别为53.85 %、54.76 %和46.15 %、44.2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65 0、0.750 0、0.649 3和0.928 5,狭义遗传力分别是0.737 1、0.532 9、0.631 5和0.527 3;仅单果质量亲子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果树》2017,(Z1):19-23
以脆肉梨‘华酥’和软肉梨‘考西娅’为试材,对其果实不同部位、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果实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2种果肉类型梨果的平均单果重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脆度、果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黏着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因果肉类型而不同;果实萼部、中部、梗部3个部位间黏着性的分布均匀一致,没有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脆度、果实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在果实3个部位间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萼部>中部>梗部,但部位间差异的显著性因肉质类型、成熟度而不同;软肉梨‘考西娅’的果肉脆度、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均显著高于脆肉梨品种‘华酥’,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黏着性与脆肉梨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以为不同果肉类型梨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判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桃不同果实类型品质、产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普通桃、蟠桃、油桃、油蟠桃4种果实类型496份品种资源(Prunus persica L.)的主要品质、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不同果实类型群体的农艺性状特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果实类型桃的生育期不存在显著差异。②普通桃与蟠桃、油桃与油蟠桃的比较,果形扁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增加;可滴定酸、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核质量、核质量/单果质量、产量指数减少趋势。③普通桃与油桃、蟠桃与油蟠桃的比较,果皮无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着色面积、去皮硬度增加;可溶性糖、果皮韧性、平均单果质量、产量指数减少趋势。④油桃与蟠桃比较,油桃的可滴定酸含量、着色面积、平均单果质量和产量指数高于蟠桃。⑤普通桃与油蟠桃比较,油蟠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平均单果质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越橘果实糖酸性状在后代中的变异和遗传倾向,为越橘品质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越橘半同胞系杂交组合为试材,连续2 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亲本及杂交组合后代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糖、酸组分和总糖、总酸平均含量在绝大多数组合中低于或接近于亲中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变异;总酸变异系数大于总糖,各组合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超高亲单株。2)杂种后代的糖含量呈连续变异,趋近于正态分布,总糖的广义遗传力(H~2)和遗传传递力(Ta)平均值分别是0.74和0.93,主要表现为多基因控制并以加性效应为主的数量遗传;杂种后代枸橼酸和总酸呈偏正态或多峰分布,可能为由主效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H~2平均值分别为0.69和0.72,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Ta分别为0.94和0.86,表现为受加性效应影响大,而酒石酸H~2和Ta平均值分别是0.37和0.74,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受环境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不能稳定遗传。【结论】越橘果实糖酸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均存在衰退变异,糖含量是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且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糖含量受低糖亲本影响大;越橘果实酸含量受父本影响,其中枸橼酸是主要有机酸组分,能较稳定遗传,而酒石酸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不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8.
昭富2号是苹果品种红盖露的早熟芽变品种。果实短圆形至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0.0g,最大单果重260.0 g;果实鲜红色,色相条纹;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液多,有淡香,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0%,果肉硬度8.20 kg/cm2;在云南省昭通市,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9.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黄金梨和砀山酥梨的杂交后代果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杂交后代在果重、果色、果形及可溶性固形物的遗传倾向性。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重主要集中在150~300g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果色以传统梨的黄色和黄绿色为主,趋向于亲本的果实颜色;果形主要以圆形为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部分在9%~12%之间,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