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全氮量可作为判断土壤潜在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含量一般在0.02—0.5%,是土壤常规分析项目之一。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类。有机态氮占全氮的95%,只有在微生物的活动下逐渐矿化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无机态氮仅占全氮的5%,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全氮测定方法较多,多年来一直采用开氏法。此法缺点消化费时,还要用混合催化剂。近年来我们应用了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分析结果与开氏法比较,差异不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空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空气一旦受到污染或成分发生改变,就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破坏。 地球大气的纯净成分,氮占78.089%,氧占20.95%,氩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如氦、氪、氙、氖、氢等等总共尚不足0.001%。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腐烂以及各种形式的燃烧等都要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而一切绿色植物(包括陆生和水生)的光合作用都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  相似文献   

3.
<正>多功能水(气)发生器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以空气中的氧、氮为原料,辅之以碳酸盐产生多种有利于农林作物生长的物质,如硝态氮、二氧化碳及活性氧、臭氧等,使水中氧含量大增。该仪器内装有两套电路,根据需要切换开关,可产生高浓度臭氧水或液态、硝态氮肥。经陕西、贵州、甘肃、山东等6省、市多点生产应用表明,在农林方面的作用主要有:(1)处理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苗壮苗旺,抗逆性强,对有些植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速率的杉木硝酸还原酶活力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含氮化合物是树体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对树木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树木生长期内叶片中氮化物水平的高低往往反映出树木的营养状况和物质代谢的旺盛程度。而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代谢中的关键酶,它与植物利用氮素能力有关,它的含量与活力影响着硝态氮转化的强度和速率,而且硝酸还原酶对其它代谢 (如光合、呼吸碳代谢和能量代谢等) 都有很大影响。实际上,施氮肥增产就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改变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氮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氮是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文中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氮沉降导致的氮素可利用性变化对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光合生理以及凋落物特征等造成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深入研究氮沉降与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机制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科 《林业与生态》2013,(11):28-28
植物一般不能直接吸收空气里含量很大的游离氮素,而只能利用氮的化合物,如氨态氮、硝态氮。可是,有一些植物却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环境·大气·森林刘殿芳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空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空气一旦受到污染或成分发生改变,就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球大气的纯净成分,氮占78.089%,氧占20.95%,氩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如氦、氙、氖、氢等等总...  相似文献   

8.
环境·大气·森林刘殿芳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空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空气一旦受到污染或成分发生改变,就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球大气的纯净成分,氮占78.089%,氧占20.95%,氩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如氦、氪、氙、氖、氢等...  相似文献   

9.
生物固氮     
作物需要施肥,目前施肥量最大的就是氮肥。其实,地球上并不缺乏氮素.仅大气中氮素就占4/5,但大部分植物都不能直接利用它。许多种微生物能利用大气氮素(即固氮),能够独立生活并固氮的叫做自生固氮;必须和植物共生才能固氮的叫做共生固氮。世界上共生固氮起的作用要比自生固氮大得多,所以这是最有意义的固氮形式。两种形式的共生固氨共生固氮的方式有两种:我们所熟悉的豆科植物,其根部长有根瘤,瘤里的根瘤菌能固氮,它们吸收植物的营养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 氮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份,高等植物组织平均含有氮素2-4%。植物从土壤吸收的养分中,以氮素为最多。当土壤缺氮时,植物碳素同化能力降低,生长明显受抑,并提前衰老。而且,充足的氮素还可提高植物对磷、钾、钙的吸收。但过多的氮素会降低植物的抗逆性。因此,土壤的氮素供应状况,对于林木生长至关重要。所以,研究土壤氮素供应,对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土壤的氮素供应,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的状况。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这方面的实证。本文根据林业区划中的土壤调查资料,对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施加氮肥(15NH4和15NO3)处理后在两个连续生长季内欧洲水青冈(Fagus sylvatica L.)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分配。盆栽欧洲水青冈幼苗培养于温室大棚内,培养土样取自相邻的三种林分:欧洲水青冈,挪威赤松,欧洲水青冈-赤松混交林。结果表明,氮肥(15N)处理对欧洲水青冈营养元素分配没有显著影响,施加氮素形式决定自身流入植物库的情况。欧洲水青獭收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因此,尽管植物体内保存的硝态氮和氨态氮并没有统计差异,但是叶片中硝态氮明显减少。施加硝态氮对欧洲水青冈氮素恢复的影响要大于施加氨态氮。与欧洲水青冈茎、粗根相比,优质根系对氮素(15N)固定是一个缓慢过程。表8图1参40。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学研究肯定,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吸收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铜、锌、钼等多种元素作为它的“粮食”。其中需要从土壤中吸取的、量最大的为氮、磷、钾。而一般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远不够供应,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故通常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氮素,是植物细胞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又是一切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因此,没有氮素,就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生命。同时,氮素又是植物叶绿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森林固碳制氧价值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固持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生态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森林资源在稳定气候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森林资源固碳制氧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森林的固碳制氧功能由于工业化革命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CO2的浓度逐年上升。据估计,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浓度将达到550mg/kg。森林与温室气体有密切的关系。在陆地植物与大气中CO2的交换中,90%是由森林植被完成的。一方面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另一方面森林的破坏使释放的CO2和其…  相似文献   

14.
用赤松Pinusdensiflora幼苗研究了土壤水分与氮素利用之间的关系。4月份盆栽1年生幼苗,6月份分别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土壤水分保持干旱或湿润状态。施氮素后3周测定针叶和根的总氮量、无机氮、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铵态氮区针叶中总氮量和铵态氦含量增加,在任何条件下都未发现硝态氮。铵态氮区针叶的游离氨基酸特别是谷酰胺和精氨酸含量增加,根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中度缺水(-0.035mPa)不影响赤松对氮素的利用,该树种喜吸收铵态氮而不是硝态氮。硝态氮区针叶中钾和钙的含量较铵态氮区稍高,但差异很小,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小可能与硝态氮的吸收率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氮素是植物个体生长最常见的限制因子之一,氮限制植物生长更甚于其他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及各种植物的生产力可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盆栽法,以退化克氏针茅草原优势植物多根葱为研究对象,设置0、2、5、10、20、50gN/m~2 6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了实验,分析了不同施氮梯度对多根葱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根葱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枯落物量以及总生物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证实了氮添加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适量氮添加可以提升植物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对广元市碗厂沟湿地松、刺槐混交林3种林型的氮素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剖面特征随着土层的加深含量逐渐减少,硝态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种林型虽然各氮素上下层的差异较大,但都表现为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3种林型的氮素在不同深度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一年中全氮以3月含量最高,6最低;水解氮是6月含量最高,12月最低;铵态氮以12月最高,9月最低;硝态氮在一年中变化复杂,且各林型变化不一。3种林型相比较,全氮、水解性氮、按态氮总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各林分硝态氮总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17.
2021年6~8月,利用在线气相色谱系统在宿迁城郊对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组分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并对来源进行了解析.VOCs源解析结果显示:宿迁市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VOCs排放源中,工业排放占40.4%,机动车尾气排放占24.5%,燃烧源排放占19.0%,植物排放占9.6%,...  相似文献   

18.
生物固氮     
自然界的植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赖以生存,其中主要是氮素.氨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几乎占地球大气的80%,可是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加工,使之转化成氨后,植物才可吸收利  相似文献   

19.
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约有4亿多辆汽车,每年将18.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层中。 二是臭氧层破坏。每年春季,南极上空大气中的臭氧层都消失40%到50%。近60多年来,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已排放1500多万吨,目前年排放量竟达到100万吨,其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树种(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和山杨)根际土壤氮素的富集程度和差异性,选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其全氮、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树种根际土壤全氮含量5—10月波动在1.22~5.43 g·kg-1之间,最大值均在5月;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波动在22.41~53.75 mg·kg-1和0.79~2.06 mg·kg-1之间,含量均在7、8月较低,且兴安落叶松根际土壤月平均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为最高。2)研究区无机氮素以铵态氮为主,占95%以上;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P <0.05)高于非根际土壤,分别高出101.77%、29.26%和9.07%;兴安落叶松根际土壤全氮富集率达101.25%,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均最高为39.37%和15.34%;樟子松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分别为95.98%、34.86%和7.84%;白桦全氮的富集率最高为125.73%,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为30.30%和7.31%;山杨根际土壤氮素富集率最小。3)根际土壤铵态氮与全氮、硝态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全氮与硝态氮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4个树种根际土壤对氮素养分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正根际效应,其中针叶树种对无机氮素的富集能力强于阔叶树种,且兴安落叶松对氮素的富集能力最强。因此,在森林经营和调整林分结构时可适当调整兴安落叶松树种比例,以提高森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