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明确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文对2004年1月在南黄海28个站位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双壳类、介形类等20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86.12±486.07)ind/10cm2和(1120.72±487.21)μg/10cm2,其中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为(1063.97±469.98)ind/10cm2,占小型动物总丰度的89.702%;其次是底栖桡足类,占4.193%.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呈镶嵌式分布,沿岸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垂直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于沉积物0~2、2~5 cm和5~8 cm的数量比例分别为74.33%、22.31%和3.36%.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Ch1-a的含量是影响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对2009年11-12月采自长江口及邻近的东海海域19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秋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081±700) 个/10 cm2和 (600±374) μg 干重/10 cm2,均呈现由北往南、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趋势,且在长江口冲淡水向东海的扩展区域内,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明显较东海外围海域高。该数量与同一海域春季的研究结果相近,但明显低于夏季。在分选出的12个主要类群中,海洋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4.4%),其次是涡虫类(2.3%)和桡足类(2.0%)。线虫也是生物量上的最优势类群(占68.1%),其次是涡虫类(14.8%)、桡足类(6.8%)和多毛类(5.8%)。在垂直分布上,占总量70.8%的小型底栖动物和69.9%的线虫分布于0-2 cm表层,均高于54%-65%的历史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呈显著负相关。BIOENV分析显示与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和丰度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深和脱镁叶绿素a含量。海洋线虫与桡足类数量之比(N/C)可大致反映本海域沉积环境的质量状况,但沉积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可造成环境评价的偏差。通过对639条线虫生物体积的测算,获得两个站位的线虫平均个体干重分别为0.104 μg/个和0.365 μg/个。研究表明,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0.4 μg/个这一系数估计的线虫生物量将不同程度地高估其实际生物量。  相似文献   

3.
线虫和桡足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种。本文采样、调查长海县某典型海域底栖沉积物,对沉积物样品中的线虫和桡足类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不同采样点之间的线虫与桡足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分布均存在差异。5个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在春季的平均生物量为11.08 ind/mL,夏季平均生物量为165.44 ind/mL。春季,5号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生物量最多,为22.5 ind/mL,1号采样点最少,为1.6 ind/mL;夏季,5号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生物量最多,为229.2 ind/mL,1号采样点最少,为60.5 ind/mL。从春季到夏季每个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的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春季和夏季2个季节的线虫和桡足类的优势体长区间为500~1 500μm。初步判断这些差异与季节,环境等因素存在关系,可为该地区的底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测定,于2004年10~12月对青岛太平角潮间带2种海藻上附生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采样调查,对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的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同时测定了附植海洋线虫优势种类的个体干重和ATP含量.结果表明2种海藻上共采得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18.95 inds./g algae和1270.05 μg/g algae,海洋线虫和桡足类为优势类群.不同粒级海洋线虫的个体干重为0.14~32.65 μg/ind.,ATP含量为1.18~297.64 ng/ind.,碳/ATP比值为43∶1~99∶1.  相似文献   

5.
线虫和桡足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种。对长海县某典型海域底栖沉积物采样、调查,分析沉积物样品中的自由线虫和桡足类。结果表明,该海域不同采样点之间的线虫与桡足类的生物种群,数量,分布均存在差异。五个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在春季的平均生物量为11.02ind/mL,夏季平均生物量为166.04 ind /mL。春季五号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生物量最多,为22.4 ind /mL,一号采样点最少,为1.6 ind /mL。夏季,五号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生物量最多,为229.2 ind /mL,一号采样点最少,为93.5 ind /mL。结果表明从春季到夏季每个采样点的线虫和桡足类的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春季和夏季两个季节的线虫和桡足类的优势体长区间为500-1500um。初步判断这些差异与季节,环境等因素存在关系,可为该地区的底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3年-2004年对胶州湾B2站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7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B2站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是1889±609 ind.10cm-2,其中5月丰度值最高,为2721.5±776.7 ind.10cm-2,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9月,其丰度为1094.2 ±497.4 ind.10cm-2;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1292.3±534.4μg dwt?10cm-2和11630.4±4809.5μg dwt?10cm-2?a-1。One-Way ANOVA分析表明,B2站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共鉴定出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中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是1801.82 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95.4%。小型底栖生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小型底栖生物数量发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0-2cm表层Chl-a含量。  相似文献   

7.
赵红雪  邱小琮  李力  王远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51-16253,16307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密度为175~924个/L,轮虫占优势;生物量为0.28~1.80mg/L,桡足类和轮虫占优势,趋向小型化。沙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大于50,水体营养水平达到富营养化。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与桡足类密度同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TLI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后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与水体水质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辛荣  孟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93-1394
通过对9月日照市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采样调查,对其种类组成、类群的分布、生物量及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共发现底栖生物35种,以多毛类、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约占总种类数量的91%。栖息密度以多毛类最高,2个站点生物量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烟台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为研究对象,对比饲料中添加海泥对桡足类养殖水体三氮一磷(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磷酸盐)以及桡足类种群密度的影响,探索北方室内桡足类大规模、高密度养殖技术。结果表明,较添加海泥的复合饲料,单纯利用复合饲料进行分叉小猛水蚤的室内养殖效果更好(P0.01),表明桡足类不能直接利用海泥中的营养成分;水体三氮一磷中,亚硝态氮含量最为重要,在桡足类快速增长期其含量与本地桡足类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后期浓度超过0.4 mg/L时,对桡足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磷酸盐含量与桡足类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对桃林口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相应的鱼产力。结果表明:桃林口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5.154 mg/L,高峰出现在春秋季,优势类群为硅藻门;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16 mg/L,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动物品种较单一,生物量平均为4.776 g/m2,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颤蚓(Tubifex sp.)。桃林口水库滤食性鱼类和底栖鱼类鱼产力分别为1013 t/a和11 t/a。  相似文献   

11.
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有其自身的弱点,难以抵御“两个风险”,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抗御“两个风险”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中仍然存在着资产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管理队伍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奥尼尔的剧作在对悲剧根源的探索、审美效果的追求及悲剧人物观诸方而与传统悲剧相比己有了质的飞跃,是一种现代悲剧意识。奥尼尔写出了现代人在一个“上帝已死”的世界里无所适从的状况以及企图重新找回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以自己的实践为现代悲剧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所能更好地助力新时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顺利的实施,运用定性分析结合经验研究,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现状,提出普惠金融应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为甘肃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服务,从而实现普惠金融有效支持“三农”发展的目的,这对于未来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景天科植物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显示,Sal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丁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中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统起到双向调节作用。此外,Sal在PD和AD中可通过维持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生成和增加抗凋亡蛋白和凋亡蛋白的比例以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神经元存活。但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具体机制,如Sal通过哪种机制调控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以及Sal在疾病模型中的体内代谢分布改变等,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本文仅就Sal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颁布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发生了明显的职能异化和虚化现象,其原因是受到了部门利益的影响,亦即法院系统在该制度的立法和实施过程中谋求本部门工作的便利和利益,以致影响了人民陪审固有价值的实现。要想实现其司法民主、司法监督等预设价值,就必须将陪审还原为公民的宪法性权利,去除部门利益的影响,具体包括科学民主立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进步在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中国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促进全国人民向小康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的主要体现形式,进而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及调整农业科技政策,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这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Vlazov双参数弹性地基上Reissner中厚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地基与中厚板相互作用的控制微分方程,运用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的加权残值法进行了分析求解,并结合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进行算例分析.算例表明,对于Vlazov地基上四边简支的Reissner板,板的弯剪刚度比的增大可有效地减小板的挠度,亦即减小地基的变形;考虑地基的横向连续性可合理地修正板的挠度和弯矩的值,使其与工程实际更相符.本方法只需划分稀疏的离散网格,便可得到与精确解吻合较好的数值结果,其计算效率与精度均优于全域离散的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3~2014年发生高管腐败的49家上市公司作为相关样本和未发生高管腐败的49家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高管腐败对经营业绩有显著危害。CEO权力强度、股权分散性、股权流动性与高管腐败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高管腐败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与高管腐败低度正相关,股权集中度、监事会规模、CEO相对薪酬与高管腐败低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思想。作者认为 ,江泽民论述集中体现在十个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分配、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