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仔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1999对贵州省遵义、安顺、毕节等9个地区、县(市)的10个养猪场、16个猪群、934头仔猪进行了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部分濒死仔猪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从265头病仔猪的直肠拭子、十二指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筛选出214株肠杆菌科细菌、经生化图谱鉴定,其中176株分离物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并分离出1株O抗原类群、产肠毒素、溶血素的特征、K88菌毛抗原表达、分子量和基因定位及上述毒力因子与仔猪大肠埃氏菌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现场病例分离出O8、O115、O138、O139、O145和O157仔猪黄痢病原菌型,检出18株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热敏肠毒素(LT)和(或)热稳定肠毒(ST),证4株大肠埃氏菌表达K88菌毛抗原。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消除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及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而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展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而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艾叶挥发油,得到淡黄色艾叶挥发油,提取率为0.65%。用1%吐温-80乳化得到的艾叶挥发油乳剂。该乳剂稳定性好,安全可行。体外抑茵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对炭疽杆菌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茵作用,但对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茵的抑茵效果不明显;艾叶挥发油对水生生物常见病原茵大肠埃希氏茵、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茵、产酸克雷伯菌、鱼害黏球菌、副溶血茵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埃希氏菌制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菌O1、O2、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培养后的3株菌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菌生化特性;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菌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免疫30日龄雏鸡,1-2周后产生保护力,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0%,对同型异株(湖北地方分离株)的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3株菌都能使重20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剖解死亡雏鸡,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连续传5-10代的3株菌,其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我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的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毒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细菌DNA,EB染色,Info Quest FP聚类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获得了《中国兽医菌种目录》中收录的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其中CVCC212与CVCC213等12对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5%以上。实验通过建立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丰富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背景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基因分型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用碱裂解法提取分离的10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结果:多数大肠埃希氏菌株含有大质粒,分子量为50 ̄230kb。这些大质粒可能含有毒力相关基因,与细菌的耐药性,大肠埃氏菌素的产生及质粒的传递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宁夏地区羊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采集于宁夏地区的108份病料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108份病料中共分离到58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达53.7%;分离菌株中耐药株共34株(58.6%),其中15株(4...  相似文献   

9.
对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常见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茵菌株C83905、C83684和C83527进行了各级系统的鏊定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菌株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可以作为预防仔猪水肿病的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牧民家庭采集的10份酸马奶酒样品中共分离到18株同型发酵乳杆茵和4株异型发酵乳杆茵,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抗茵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有5株乳杆茵的产酸能力比保加利亚乳杆茵JCMl002强。其中,10株乳杆茵的茵体悬浊液对指示茵利斯特氏茵有抑茵作用,但其余茵体悬浊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对大肠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茵、利斯特氏茵无抑茵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埃希氏菌菌毛分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甘露糖敏感血凝特性(MSHA/MRH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种方法对鸡大肠埃希氏茵茵毛进行分类,证明MSHA/MRHA具有方便,快速及较可靠的特点,但不太敏感;PCR则具有快速速、敏感、准确、可靠的优点,用PCR对鸡大肠埃希氏茵进行分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及黏着素抗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株已鉴定的大肠埃希氏菌,采用玻板凝集法进行了O抗原血清型的鉴定,确定46株为O抗原血清型。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D-甘露糖抗血凝反应(MRHA)及其抑制试验测定,确定为O抗原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的黏着素抗原,其中23株具有K88、K99、987P3种黏着素抗原。结果表明,同时采用上述2种方法筛选大肠埃希氏菌的黏着素抗原,其准确性和灵敏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质粒图谱分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孔蛋白是禽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本文用电洗脱法获得禽源大肠地面氏菌O78-g分离株的两种微孔蛋白(porinl和proin2)以皮内多点法免疫家兔,4周后强免疫一次,采血测得ELISA效价分别达1:12800和1:6400。在琼扩反应中porin2免疫兔血清与变性的外膜蛋白(OMPs)间出现了沉淀线,琼扩效价为1:2,该血清与未变性的OMPs间无反应;porinl免疫兔血清与任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多个鸡场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51株,金色葡萄球菌18株,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用10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肠埃希氏菌作用最强的依次是庆大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嘧啶,抑菌作用较差的是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唑啉;对金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的依次是头孢唑啉、红霉素、庆大霉素,押菌作用较差的是青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7.
建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分离与鉴定方法,对监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样品拭子通过麦康凯显色培养基分离纯化,采用生化或质谱的方法鉴定。用65株已知菌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示:确认大肠埃希菌56株,准确率100%。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8.
从某鸡声以瘫痪、歪颈、昏睡为主要症状的肉雏鸡脑实质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有动力的短杆菌,定名为LCB。其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产气,了酵乳糖、山梨醇,不发酵蔗糖、卫茅醇、肌醇,不产生硫化氯,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M-R阳性,V-P阴性。经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属O131,为国内外新发现的鸡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该菌株腹腔接种对KM小鼠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氏菌F18菌毛结构蛋白与黏附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表达的F18ab和F18ac菌毛各结构亚单位的融合蛋白(GST-FedA/ab、GST-Fe-dA/ac、GST-FedE、(;STFed-F/ab、GST-FedF/ac)分组肌肉注射健康家兔,制备抗FedA/ab、Fe-dA/ac、FedE、FedF/ab、FedF/ac多价血清。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种抗Fed多价血清均能凝集F18ab^+。大肠埃希氏菌107/86株和F18ac^+大肠埃希氏菌8813株。利用抗大肠埃希氏菌F18菌毛主要结构亚单位FedA特异抗体和次要结构亚单位FedE、FedF特异抗体,研究了F18菌毛与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特性。结果发现,FedA抗体和FedE抗体单独和合并均不能抑制F18^+菌与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而单用抗FedF抗体即能明显抑制F18^+大肠埃希氏菌与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表明FedA和FedE与F18菌毛的黏附不具相关性,而FedF才是F18菌毛的黏附性结构亚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状况,采用建立的畜禽粪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内牛粪污、猪粪、鸡粪、鸭粪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进而对检测阳性样品进行分离,并对药敏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预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检测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重复性好,特异性高。从80份畜禽粪污样品中分离到的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34株大肠埃希氏菌对氟苯尼考、利福平的耐药比例高于50%,高于25%以上的还有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异噁唑、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呋;耐药基因预测结果显示,鸡粪、鸭粪、牛粪和猪粪中的4株大肠埃希氏菌分别携带10、8、20和15种耐药基因;鸡粪中的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11种耐药基因。说明山东地区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状况严峻,菌株普遍多重耐药,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