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基于人工鱼礁有良好的集鱼效果,又是海洋农牧化增殖手段之一,因此人工鱼礁成了世界各海洋渔业国家注意的问题。日本把人工鱼礁设置事业作为栽培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岸渔场改良、建造的重要支柱,故日本大力推荐人工鱼礁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由于海洋资源、石油危机,及200海里等问题的影响,在发展渔业问题上已出现了策略性的调整,由远洋回到近海,重视发展近海和沿岸渔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奠定了振兴沿岸渔业的基本思想和制订了具体的政策体系:他们以开发和设置新渔场,增殖沿岸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栽培渔业;保护渔场环境;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加以实施,有些工作虽早已进行,但目前更带有政策性,且正在全面地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3.
发展休闲渔业振兴渔区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世界休闲渔业的兴还休闲渔业是集渔业与游钓休闲、旅游观光、水族观赏为一体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在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休闲渔业早已兴起。日本渔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六十年代的沿岸到近海,近海到远洋的扩展和高速发展时期;到七十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和世界主要沿岸国先后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理,对高度依赖进口石油和外国渔场的日本渔业,出现了一个减船和渔业结构调整的大转变时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建造人工渔场,发展栽培渔业,此时…  相似文献   

4.
建造海上人工鱼礁,发展游钓休闲渔业是海洋增殖渔业的一种形式,是一项新兴的海洋经济产业。它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笔者就利用报废渔船建造海上人工鱼礁,改善近海渔场生态环境,开发海上游钓休闲渔业谈一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 台湾已研拟沿岸渔业资源保育及开发利用计划。该计划目标为促进台湾地区沿近海域内丰富天然基础生产力有效利用,积极从事渔场改造,加强保护及栽培渔业资源,发展栽培渔业工作,以恢复其已呈衰退或枯竭现象之高经济价值鱼类资源,并对尚未充分利用之渔业资源积极开发,使海域内的渔业资源利用达到更高的层次,使本省沿岸渔业的经营型态,由以往的猎捕性迈入放牧性,使渔业资源生生不息,时时可以享用。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继续制作及投放各型人工鱼礁及保护礁,以改善渔场环境;办理大量鱼虾贝种苗之放流,以增加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人工鱼礁建设探讨我国鱼礁建设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豹德 《海洋渔业》1985,7(6):248-253
<正> 根据日本内阁会议1974年颁布的沿岸渔场整建开发法制定的整建开发计划,在日本沿海大规模建设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根据一些鱼类的趋性,专为吸引鱼类栖息和繁殖、成长,而设置在鱼类洄游通道上的人造礁。日本是世界人工鱼礁建设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为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1日本栽培渔业的进展 日本栽培渔业的广义概念为:采用渔场建造(包括投放人工鱼礁)、苗种生产、放流和资源管理等主要资源增殖技术和措施,促进水产资源的稳定和增长,从而确保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概念为:通过人工大量生产苗种并在适宜水域放流,以增大渔业生产量。  相似文献   

8.
人工鱼礁主要指人类为开发利用海洋,在海上或海底建造设置的人工设施和构件。其目的在于改造近海渔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以及丰富旅游内容等。  相似文献   

9.
人工礁渔场的建设.是当前世界渔业发达国家作为解决渔业资源衰退、渔场荒芜和沿海渔场建设的措施之一。日本从1962年开始至1971年止,仅13年共投资建造了人工鱼礁达5.000多座.336万立方米.1975-1981年又建礁225万立方米,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沿8967公里长的海岸线外,再建造5,000公里长的人工鱼礁带。美国、澳大利亚、苏联、南朝鲜、法国、加拿大等国,  相似文献   

10.
周建民 《海洋渔业》1982,(3):138-138
<正> 日本水产厅最近确立了第二次沿岸渔业准备开发计划,总事业费为3.900亿日元,主要用来开发和增加沿岸渔业资源,和大力发展钢制人工鱼礁。钢制人工鱼礁既经济,加工又容易,且能组合成大型,结构复杂的鱼礁。其特点:(1)通常制成立方米大小的  相似文献   

11.
设置人工鱼礁是以环境与生物体有机统一的科学思想为依据的。实践证明,人工鱼礁可有效地发挥保护、增殖、集鱼的效能。所以因地制宜的设置鱼礁是建设近海渔场的重要措施。人工鱼礁是敷设海底、长期固定的结构件。设置人工鱼礁当以发展海洋捕捞生产和增殖资源、改善渔场环境为前提,明确改造自然环境使其适应生物生长规律的指导思想。藉以达到改善海洋鱼类栖息环境、增加资源并使鱼类等趋近或集中于鱼礁,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远洋渔业受到200海里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提出了加强资源管理型的渔业,这也就、是从远洋渔业移向沿岸、近海的栽培渔业。栽培渔业包括养殖和苗种放流两个方面。加强资源保护,改变过去对沿岸渔业放任自流的现象,提高渔场利用率,养殖中高档的鱼类,是振兴沿岸、近海渔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国外简讯     
日本正式试建海洋“牧场”企业据报道,日本投资1亿日元于今年正式开始,将沿岸渔场扩建成海洋牧场。日本水产厅还计划在十年内将全国各地沿岸海域建设成海洋“牧场”。什么叫海洋“牧场”呢?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海湾开辟大规模的增养殖场,使渔业从单纯捕捞转向养捕结合的渔业。海洋“牧场”的设想,是在海湾地区设置人工孵化设备、稚鱼培育场、人工藻场和人工鱼礁等。对饲养在“牧场”的鱼类用超声波和光进行诱集,实行自动投饵。同时还设置使成鱼集群的人工漂浮海藻站和大型鱼礁站,来管理鱼类从孵化到捕捞的整个过程。此外,在海洋“牧场”里还有文蛤、牡蛎、紫菜、裙带菜等贝藻类养殖场。  相似文献   

14.
用人工鱼礁来建设近海渔场,调整外海捕捞量,保护资源,开辟多种经营之途径,已成为目前沿海各国渔业的一项建设事业,但尽管如此,真正对人工鱼礁的试验、研究历史还不长,不少人对人工鱼礁事业不了解,产生了种种怀疑,因此,对人工鱼礁作一全面性的论述,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传统养殖海域逐年压缩、近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等压力下,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早在2005年便开始了人工鱼礁建设,并在科技、政策、资金上进行了大力支持,截至2015年年底,该区已累计造礁150万空方,人工鱼礁及底播增殖面积达到4.7万余亩,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人工鱼礁建设已成为该区发展休闲渔业、都市渔业的重要支撑。本文结合环翠区人工鱼礁发展实际,对人工鱼礁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16.
人工鱼礁的建设规模与发展速度首推日本和美国。日本开始时采用装石沉船或沉瓦管造礁,至二十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便采用旧军舰沉没造礁。1950年淘汰小型底拖网渔船时,全国下沉了一万艘小型渔船。还利用废车(多种汽车和铁路货车)和轮胎等工业废弃物造礁。1976年实施的“沿岸渔场整备开发法”,把人工鱼礁摆到了重要位置。计划在1976~1982年间,人工鱼礁投资750亿日元(合人民币约5.49亿元),占总预算的37.5%。仅北海道、  相似文献   

17.
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于1983年11月上旬在广西合浦县召开全国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和人工鱼礁现场会。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水产局、渔业重点地县以及有关科研、教学、渔政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根据当前的情况和经验,确定把尼罗罗非鱼作为海水鱼养殖的突破口,把投放人工鱼礁,改造近海渔场环境,列为发展海洋渔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日本在和歌山县太地町外海设置一种能发出声音的浮鱼礁,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实验成功之后,将于1988年正式设置这种浮鱼礁,作为水产厅第三次沿岸渔场整顿开发事业的一环付诸实施。该鱼礁不仅利用洄游鱼朝浮物集聚的习性,而且配备有能发出声音的集鱼体。鱼礁用强化塑料制成,主体高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11月,辽宁省东沟县海洋渔业开发公司将300多座人工鱼礁投进黄海北部的近海海域。这种窗板沉箱式集鱼保护型人工鱼礁是钢筋、水泥结构,每座礁体积为6.75立方米。此批人工鱼礁的投放,将起到阻止大中型拖网渔轮在近海作业,使幼鱼虾得到保护的作用;并为近海渔场的经济鱼类提供  相似文献   

20.
作者围绕人工鱼礁能改造渔场的科学依据,生产性鱼礁的集鱼效果,保护性鱼礁重大的作用,海珍品增殖礁的巨大潜力,以及游钓鱼礁的良好开端等专题进行论述和探讨,并分析了人工鱼礁的经济效益。最后,作者提出整治近海的主要措施,以人工鱼礁为基础工程,在配合人工藻场和人工放流,使渔场环境,不断改善,鱼类资源,永保昌盛。并为实现农牧化“耕海牧鱼”、“海洋牧场”开发的战略方针,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