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鱼类的死亡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主要是鱼病和化学物中毒两种。由于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使污染死鱼事故接连发生 ,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 ,要正确区分鱼病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 ,以便及时、对症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损失。1 从死鱼季节和品种上区分。鱼病的发生一般是由春天开始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 ,细菌等病原体不断繁殖 ,到夏季鱼病最为严重 ,而且各种鱼病都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化学物急性中毒则不同 ,无季节性差异和明显的品种选择性 ,仅与有毒化学物排入养鱼水体的时间有关。2 从死鱼的前兆区分。鱼的发病和死…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种死鱼事故日益增多。由于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渔业水体造成死鱼的表现特征与缺氧死鱼的表现特征惊人的相似,给事故的调查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该如何正确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呢?笔者从事内陆水域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多年,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别:1.死鱼时间 缺氧死鱼易发生于春末、秋初、夏季高温季节,尤其是在气候突变、雷阵雨天气而气压低时更易发生,通常于午夜过后至黎明期间。耗氧有机物污染死鱼对季节、时间无明显的选择特征,但是排污单位在盛夏时节有意识地选择后半夜大量排污,造成…  相似文献   

3.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2,27(6):26-26
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塘鱼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因此,准确区别中毒与泛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减轻损失,是渔业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一般可从几方面进行区别和解救。1从发生的时间区别塘鱼中毒一般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塘鱼放养密度关系不大,多与厂矿排污时有毒污水进入池塘;或是农田施药时在池塘中清洗药器械;以及防治时用药过量或施用方法不当;个别不法分子投毒偷鱼等有关。中毒死鱼,在白天,夜晚都可发生。泛塘则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闷热天气、连续阴雨天和雷…  相似文献   

4.
正3.浮游植物池塘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若养殖水体有毒藻类占优势种,会形成"水华"。微囊藻、三毛金藻等过量繁殖造成的自然死亡会产生藻毒引起死鱼。一是大量死鱼,一般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白天,其余时间不发生;二是水体常呈碱性,毒藻类优势种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水体p H升高,甚至大于9,水质变碱性;  相似文献   

5.
鱼类中毒症状与污染物的判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增加,超过水生生物忍受极限,死鱼的事故就随时可以发生。在十几年前渔业环境污染引起的死鱼事故,尚未引起重视,使渔业环境日愈恶化,渔业经营者权益受到损害,渔业生产发展遭到破坏。近年来,每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死鱼事故有几千起,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随着事故频繁的发生、海洋毒潮规模、发生次数上升,渔业环境监测和国家渔政管理部门目前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过对重大污染水域监测后,拿出足以使污染排放者赔偿渔业经济损失的科学证据。为了快速、准确地分析出污染物,确定引起污染死鱼事故的污染源,必须以生…  相似文献   

6.
致鱼死亡的化学物主要指重金属、农药、无机物、有机物(如黄磷、氨、酚、石油类、酸、碱等)和混合废水等。某些化学物中毒致死单从物理现象上即可确诊.如石油污染中毒,水域表面可见大量油膜,鱼肉有煤油及酚味;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嗅到水体和鱼肉有特殊的农药气味等,但绝大多数化学物中毒需要进行水质分析和鉴别诊断方可确诊,而水质分析在污染物不明的情况下又难以进行。作者近年来在渔业环境监测和污染死鱼事故调查中积累了点滴经验,总结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开发水利资源的结果是天然河流成了湖泊或水库,形成了增养殖大水面,但水的流速缓慢,自净能力减弱.水体富营养化,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死鱼事件不断,呈上升趋势。为此,笔者将2006年发生两起死鱼事件并成功交涉索赔补偿渔业损失,所收集关于该问题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自已的观点和看法,供同行及广大渔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守成 《内陆水产》2013,(12):58-58
1盲目用药 1.1风险分析:生产厂家多,品种不稳定,市场秩序乱用户选药难。 1.2盲目用药危害多 1.2.1盲目使用化学消毒剂:会导致藻类、水草死亡,水质恶化,溶氧缺乏,引发应激、中毒、缺氧,频繁使用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其化学成份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直接药害养殖对象的肝脏和肠胃,诱发病变。  相似文献   

9.
黄权 《科学养鱼》1993,(6):15-15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工厂和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湖泊、水库等水体,使湖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质逐渐恶化,疾病频繁发生,纷纷出现死鱼现象,渔业减产,经济损失惨重。那么被污染的湖泊、水库及池塘如何进行养鱼呢?其主要工作内容应为:以控制污染物总量为主线,以健全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为主导的综合治理与养鱼并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盲目加大药量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池塘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一些渔民在鱼病发生初期不够重视,认为随便泼一些药就行了,到了鱼病暴发大规模死鱼时慌了神,以为加大药量就能把病菌杀死得更快。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具体情况 3月23-25日,海南省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分两次对临高县新盈港区头咀村附近海域鱼排死鱼现象进行了调查.据23日现场调查,从22日傍晚开始,养殖鱼排中心区域开始出现死鱼,晚上9点左右最为严重,初步估计死鱼有1-2万斤,大到七十多斤的珍珠龙胆,小到刚投放的鱼苗均出现死亡.死亡鱼包括珍珠龙胆、龙胆、青斑、剑曹鱼、点篮子鱼和金钱鱼等,未死亡鱼类活力差,出现打转、游动摇摆不定等症状,疑似缺氧和中毒.鱼排养殖区域内水体呈现黄褐色,水体表面漂浮黄色带状物,疑似发生赤潮现象.  相似文献   

12.
污水对渔业的危害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矿企业越来越多,由这些单位和城镇排放的污水,往往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这种污水大量流入江河、湖泊、或者池塘、水库,都会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化学废水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中毒重者会直接造成死亡,轻者也...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树国 《水产科学》2005,24(3):34-3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冲击,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方面,特别是渔业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渔业水体的污染,使渔业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一方面导致鱼类的种类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渔业水域污染死鱼事故频繁发生[1]。随着工农业  相似文献   

14.
翁蓁洲 《福建水产》2012,34(3):220-224
2004年6月22日,福建古田水库北区出现人工养殖的鱼类大面积死亡事件,受该县渔政管理站委托对该水库大面积死鱼事件进行调查鉴定工作。调查在事故区域布设了5个调查站位,对所采集的水样和鱼样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生死鱼的事故区域和未发现死鱼的对照区域的水样各项因子测试结果以及死亡鱼体内脏和正常鱼体内脏的农残测试结果,笔者排除了酸碱污染物污染、缺氧、重金属污染、粪便污染(非离子氨中毒)、化学药品氟化物和挥发性酚中毒、水质变坏(硫化物指标升高和细菌总数变高)等因素。确定福建古田水库北区此次鱼类大面积死亡是由于有机农药硫丹中毒造成的,系一次人为投毒事件。也说明了浮游生物及微生物作为水环境污染变化的指示生物,在渔业污染事故监测调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体中突然大量死鱼往往是有人投毒、企业有毒污水排放等引起水质突然变化、大量毒物突然出现造成,但自然大型水体中突然大量死鱼的现象还不多见。2005年7月10日,笔者到河北省衡水市境内的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大量死鱼突然出现漂浮水面的现象。随即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和市水文局水质科的有关技术人员展开调查,并提出治理方案。现就调查情况和处理方法报道如下,以供有关方面和水产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渔业水域是指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增养殖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的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物免役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近年来,各种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渗出液直接排入水体,水体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含量越来越高,造成极为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成为渔业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形势十分严峻。养殖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可直接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但多数情况下则是使生物机体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引发生物性病原感染而暴发流行疾病,甚至死亡,这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免疫毒…  相似文献   

18.
污染造成鱼类死亡的调查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濛 《河北渔业》2003,(4):47-50
<正> 鱼类的死亡有多方面的原因,除病害、缺氧、毒藻、机械损伤等都可能造成死亡外,污染中毒也是死鱼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污染中毒死亡又包括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非金属无机物或有机物中毒等,因此死鱼原因的诊断是十分复杂的。 农业部渔业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污染死鱼调查方法》和《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标准》是调查和诊断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中毒而死亡,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两种现象区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使用农药种类繁多,一旦发生污染,鱼类死亡原因复杂,涉及水化学、鱼类学、有机化学、药理等多门学科。2001年笔者调查了一起喷施氰戌菊酯农药死鱼事故,该事故造成下游池塘死鱼0.958吨,赔偿渔业损失6000元。现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如下,以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死鱼发生和现象2001年5月27日,养殖户承包5口池塘,面积8.63亩,水深1.4米,其中2号、3号、5号3口池塘面积6.3亩。池鱼异常兴奋,阵发性上窜、下钻、翻滚,游泳缓慢,反应迟钝,逐渐呈昏厥假死状态,急剧时呈螺旋游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